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

万湖会议是指1942年1月20日在柏林西南部的大万湖56-58号别墅举行的一场会议,这个会议被认为落实了对犹太人进行有系统的大规模屠杀,该别墅早先归德国实业家弗里德里希·米诺(Friedrich Minoux)所有,他名下产业涉足药品、造纸、煤炭、电力以及石油等行业,1941年米诺因涉嫌那个时代最大的商业欺诈而入狱(战后才被释放),在押期间该别墅被强迫出售给北海基金会,该基金会也是负责管理党卫队保安局(SD)房产的主要机构,直至战争结束前该别墅一直作为党卫队保安局(SD)的会议和休假场所,现作为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使用。

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1)

万湖会议原址,现为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以下就是万湖会议与会者大名单,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会议记录的艾希曼在整个会议期间都是坐在边侧同速记员一起,严格来讲并不算是真正的与会者,但艾希曼为筹备这次会议却准备了相关资料及数据,并且会后将会代表莱因哈特·海德里希负责联系各与会部门。

格哈德·克洛普佛(Gerhard Klopfer),1905年2月18日生人,时任职务党务中心副秘书长,代表党务中心秘书长马丁·鲍曼(Martin Bormann),因证据不足在战后没有被追究任何处罚,1956年重新获得了律师资格后在巴登-符腾堡州的乌尔姆从事律师工作,直至1987年1月29日去世(82岁)。

莱因哈特·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1904年3月7日生人,时任职务党卫队国家安全部(RSHA)部长及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代理总督,代表党卫队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1942年5月27日在布拉格郊外遭遇英国特种作战部门派遣的两名原捷克籍陆军军人扬·库比什和约瑟夫·盖布茨克刺杀,重伤不治于同年6月4日而亡(38岁)。

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2)

莱因哈特·海德里希

约瑟夫·布勒(Josef Buhler),1904年2月16日生人,时任职务波兰占领区副总督,代表波兰占领区总督汉斯·弗兰克(Hans Frank),战后被引渡至波兰接受审判并被判处死刑,1948年8月22日在克拉科夫的蒙特鲁皮奇监狱(Montelupich Prison)执行(44岁)。

罗兰德·弗莱斯勒(Roland Freisler),1893年10月30日生人,时任职务司法部副部长,代表司法部部长兰兹·施里戈伯格(Franz Schlegelberger),死于1945年2月3日盟军对柏林进行 的大规模空袭,一种说法是被断落的横梁压死,另一种说法是炸弹碎片所造成的致命伤而亡( 51岁)。

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3)

罗兰德·弗莱斯勒

卡尔·舍恩加特(Karl Schöngarth),1903年4月22日生人,时任党卫队国家安全部(SiPo)与党卫队保安局(SD)波兰地区指挥官,战后接受审判并被判处死刑,1946年5月16日在下萨克森州的哈默林监狱(Hamelin Prison)执行(43岁)。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895年12月16日生人,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代表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1945年5月13日被苏军俘虏后因心脏病突发而亡(49岁)。

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1906年3月19日生人,时任盖世太保宗教部门犹太科负责人及万湖会议记录,战后逃匿至阿根廷,在1960年被以色列摩萨德追查后绑架至耶路撒冷受审,1961年12月15日被判处死刑并于次年5月31日执行(56岁)。

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4)

阿道夫·艾希曼

奥托·霍夫曼(Otto Hofmann),1896年3月16日生人,时任职务党卫队人种与移居部(RuSHA)部长,战后被判处25年监禁,在巴伐利亚州的兰茨贝格监狱(Landsberg Prison)关押至1954年4月7日提前获释,1982年12月31日在巴特梅根特海姆过世(86岁)。

乔治·莱布兰特(Georg Leibbrandt),1899年9月6日生人,时任党外交事务办公室东部分部负责人,代表党外交事务办公室负责人阿尔弗雷德·罗森堡(Alfred Rosenberg),因证据不足在战后没有被追究任何处罚,1955年开始担当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的顾问负责从苏联遣返德军战俘,之后担任萨尔茨吉特炼钢厂(Salzgitter AG)在波恩地区的负责人,1982年6月16日在波恩去世(82岁)。

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5)

乔治·莱布兰特

腓特烈·克里钦格(Friedrich Kritzinger),1890年4月14日生人,时任总理府副秘书长,代表总理府秘书长汉斯·兰马斯(Hans Lammers),战后接受审判期间是万湖会议与会者中唯一一个承认自己参与犯罪的人员,为战争期间所发生的暴行而感到羞愧,并同意将希特勒(Hitler)和希姆莱(Himmler)定性为大屠杀执行者,最终因健康原因获释,1947年4月25日在纽伦堡过世(52岁)。

阿尔弗雷德·迈耶(Alfred Meyer),1891年10月5日生人,时任东部占领区副首长,代表东部占领区首席首长阿尔弗雷德·罗森堡(Alfred Rosenberg),1945年4月11日被发现在威悉河自杀身亡(53岁)。

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6)

阿尔弗雷德·迈耶

威廉·斯图卡特(Wilhelm Stuckart),1902年11月16日生人,时任内政部副部长,代表内政部部长威廉·弗利克(Wilhelm Frick),战后接受审判并被判处三年零十个月的监禁,获释后在黑尔姆施泰特市财政部门以及下萨克森州经济促进研究所任职,1953年11月15日死于一场意外交通事故(50岁),但是这起事故被认为和以色列摩萨德有直接关系。

海因里希·缪勒(Heinrich Muller),1900年4月28日生人,时任盖世太保(Gestapo)负责人,在1945年5月1日于柏林的元首地堡中最后一次被人目击,其后下落不明,党卫队保安局对外情报负责人沃尔特·谢伦伯格(Walter Schellenberg)在回忆录中称缪勒叛逃至苏联后不久去世,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在被以色列逮捕后确认缪勒逃亡至南美地区,德国抵抗运动纪念馆馆长约翰内斯·图切尔(JohannesTuchel)认为缪勒在1945年5月就已死亡,他的尸体被埋在柏林米特区的一处乱坟岗,直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仍旧认为缪勒可能在世,因此缪勒也被认为是政权中未确认被捕及未确认死亡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7)

海因里希·缪勒

鲁道夫·兰格(Rudolf Lange),1910年4月18日生人,时任党卫队国家安全部(SiPo)与党卫队保安局(SD)拉脱维亚地区指挥官,1945年2月23日在苏军攻占波兹南前自尽而亡(34岁)。

埃利希·纽曼(Erich Neumann),1892年5月31日生人,时任四年计划(Vierjahresplan)全权负责人办公室次长,代表四年计划全权负责人赫尔曼·戈林(Hermann Goring),战后被捕但因健康原因最终获释,1951年3月23日在加米施-帕滕基兴去世(58岁)。

英格博格·魏勒曼(Ingeburg Werlemann),女性,1919年4月28日生人,时任会议速记员,既没有被指控也没有被定罪,2010年9月12日在德国去世(90岁)。

万湖会议超清(万湖会议与会者们的最终结局)(8)

《万湖会议》剧照,由马蒂·吉斯切内克导演。

2022年1月18日在德国上映的同名影片《万湖会议》,于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和豆瓣分别获得了7.5分及8.1分的高评,诠释了:一个70分钟的会议,就决定了600万人的生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