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以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太子丹的一句叮嘱)

#历史开讲#

素来以骨头硬闻名的赵国,在苦撑数年之后终于灰飞烟灭。偏远的燕国,失去了这道屏障,意识到自己即将大祸临头。以燕国的实力来看,贸然硬拼的结果,必然是比赵国还要凄惨,于是,燕国的太子丹经过一番权衡,决定走一步酝酿许久的险棋。

说起这个太子丹,曾经跟秦王政有过一段交情。那是在邯郸的时候,太子丹是燕国派来的人质,秦王政则是秦国人质的儿子,二人年纪相仿、患难与共,姑且算作沦落异乡的亲密玩伴吧。后来,太子丹又被派到咸阳做人质,但秦王政并没有重逢故知的喜悦,根本不念旧情。太子丹既难堪又恼怒,在公元前232年私自潜逃返回了燕国。

早在赵国岌岌可危的时侯,忧心忡忡的太子丹,便问计于太傅鞠武:赵国这道屏障朝不保夕,燕国当何以自处?鞠武建议:先将燕国容留的秦国将领樊於期(或许说的就是桓齮)送往匈奴灭口,防止走漏消息。再联合各方诸侯以及匈奴共同援赵抗秦,也许能赢得一线转机。太子丹认为鞠武的这个办法太绕,而且以眼下的形势来看,要想达成合纵抗秦的共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此旷日持久,终究难解燃眉之急。

荆轲刺秦王以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太子丹的一句叮嘱)(1)

再者说,樊於期是走投无路才投奔燕国的,招你惹你了?咱们把他送给匈奴人杀掉,是不是不太地道?鞠武见自己的动议不被采纳,转而向太子丹推荐了一位名叫田光的隐士,称此人有勇有谋,必能谋划出一个万全之策。田光没有辜负鞠武的厚望,第一次与太子丹见面便竭力举荐自己的一位好友——侠客荆轲。田光的用意不言自明:与秦国人硬拼,咱们不是对手,搞一个“斩首行动”,或许就能翻盘!

太子丹觉得这个办法好,既简单又粗暴,而且直奔核心,因此欣然采纳。毕竟是初次谋面,太子丹特意叮嘱田光万万不可走漏半点消息,否则将前功尽弃。太子丹没有意识到,像田光这样的隐士,思维模式跟常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在田光看来,太子丹最后的这句嘱咐,往轻了说,是缺乏信任,往重了说,是挑战他的人格。于是,田光在将此事转告给荆轲之后,竟然拔剑自刎了!

荆轲也是从“人才培养基地”卫国出来的,他既爱好读书,又精通剑术,还曾经向卫元君游说过一番治国之道。卫元君只是臣服于魏国的藩属,要权力没权力,要追求没追求,游说他有什么用?后来,卫元君死于秦军之手,荆轲辗转来到燕国落脚,结识了一位靠杀狗为生的屠夫,还有擅长击“筑”(古代弦乐器)的乐师高渐离。这三个人相见恨晚,情投意合,时常聚在一起痛饮高歌。

荆轲刺秦王以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太子丹的一句叮嘱)(2)

在得到田光的举荐后,荆轲感动于田光的大义凛然,毅然前来向太子丹领命。太子丹跟荆轲讲:以燕国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抵挡秦军的猛烈攻势,而且各方诸侯,此时已经完全丧失了合纵抗秦的勇气和信心,为今之计,恐怕只有劫持秦王政这条路可走了!如果能将秦国君主绑票,咱们便能威逼他归还诸侯的土地。

如若不从,咱们手起刀落,既能在秦国内部制造混乱,也能让山东诸侯重拾信心,携手打败秦国。太子丹言辞恳切,荆轲自然是义不容辞,欣然接受了这份重托,只等待合适的时机出手。王翦率领的秦国大军在攻破邯郸、灭掉赵国后进逼赵、燕边境,太子丹心急如焚,恳请荆轲迅速采取行动。

荆轲也知道形势紧急,但要想顺利劫持秦王政,没有像样的礼物,根本与之见不着面,沾不上边。什么礼物才算像样呢?奇珍异宝,秦国多得是,秦王政估计不会有什么兴趣。要想“钓”出真人,恐怕只有樊於期的人头,外加督亢一带的地图了!地图好说,但取樊於期的人头,这事儿有点麻烦。

荆轲刺秦王以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太子丹的一句叮嘱)(3)

说麻烦,不是太子丹杀不了赞於期,而是樊於期没招谁、没惹谁,凭什么要人家的性命?眼瞅着太子丹于心不忍、有些犯难,荆轲便在私底下找到樊於期,将劫持秦王政之谋和盘托出。樊於期逃亡之后,其留在秦国的父母、宗族均被秦王政杀害,他如今子然一身,满腔仇恨,既然能用自己的项上人头为解国难、报私仇尽绵薄之力,根本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于是,樊於期当着荆轲的面割颈自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太子丹还准备了一支无比锋利的匕首,让工匠淬入毒水,只要被它刺出血来,必死无疑!提着装有樊於期人头的木匣,背负内藏匕首的地图,荆轲踏上了不归路。太子丹带着宾客和闻讯赶来的高渐离,在易水岸边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当场击筑,荆轲和而悲歌,众人带着哭腔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今不复还。”在一片哀唱低吟声中,荆轲登车慨然而去,终不回头。

来到咸阳之后,荆轲如愿得到秦王政召见。接下来发生的惊魂一幕,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荆轲献上人头、地图,陪同秦王政拉开卷轴,图穷匕现之时,荆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手抓住秦王政的衣袖,拿起匕首刺将过去!秦王政惊出一身冷汗,拼尽全力后退躲避,衣袖被荆轲扯断。因为事发突然,惊慌失措的秦王政,一时抽不出佩剑,只能在殿堂上疯跑。

荆轲刺秦王以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太子丹的一句叮嘱)(4)

按照秦国律法,文臣武将上朝都不能随身携带武器,殿外的侍卫未得君命,也不能擅自入殿,这群死心眼儿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场好戏。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名叫夏无且的医官,顺手摸到了自己的药袋,赶紧将它扔过去,打到了荆轲身上。利用这一短暂的契机,秦王政在侍从的高声提醒下,将佩剑推到身后,这才拔出长剑与荆轲相搏。

秦王政一剑下去,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用尽最后一股气力,举起匕首抛刺,却打在了铜柱上。自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荆轲靠着柱子仰天长啸道:“我今日未能成事,只因执迷于生擒,想立下归还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啊!”话音未落,殿外的侍卫们,接到秦王政的号令,纷纷冲上前来一通乱刺,荆轲血溅秦国朝堂。

侥幸逃过一劫的秦王政,盛怒不已,下令王翦率领秦国大军讨伐燕国。在易水西岸,秦军痛击燕军主力,还有前来助阵的代军(代王嘉的军队)。随后,秦军攻陷了燕国都城,燕王喜仓皇逃往辽东。眼瞅着亡国在即,代王嘉向燕王喜献计说:“谁捅下的篓子,理应由谁来负责,不交出太子丹的人头,燕国这关恐怕过不了!”

荆轲刺秦王以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太子丹的一句叮嘱)(5)

燕王喜贪生心切,丝毫不念及父子之情,果真向秦国送上了太子丹的人头,以期息事宁人。秦国收下人头,暂且退兵,让燕国再苟延残喘一些时日。秦王政放燕国一马,并非出于一丝恻隐之心,而是南线战事紧张,实在顾不过来,只能在北面适可而止,让自不量力的燕国和代国这个残余政权,再苟且偷安几年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