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梆子哭殿剧照(折子戏赏析第六十九出)

【主演】贾桂林(1916-1992),女,山西大同人8岁拜师学艺,数年后崭露头角,20岁上下就成了誉满晋北、绥远、包头一带的当红演员她主攻小旦、青衣,有一副甜脆圆亮的好嗓子和一双灼灼传神的大眼睛,深受观众喜爱,获赠“小电灯”的艺名正值她在舞台上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却遭遇了“七七事变”的战乱贾桂林后来回忆道:“北路梆子突然被打散了,我隐姓埋名做了家庭妇女,阔别戏曲艺术18年,直到1955年党救活了北路梆子,我才重登舞台”那时她已38岁,当年的功夫荒废殆尽在领导的鼓励下,她决心重整旗鼓没几年,出演《血手印》的王桂英、《王宝钏》的王宝钏,又重现“小电灯”的风采后来又经历了“文革”的磨难,也没泯灭她对北路梆子的一片痴情《明公断》的秦香莲、《白兔记》的李三娘,苦难母亲的形象中溶汇着她的慈母之情现代戏《山乡风云》的刘琴、《江姐》的江雪琴,又呈现她对革命的激情为了培养北路梆子接班人,她四处奔波创建了忻州地区艺校她收徒授艺,使王金莲、赵翠英、段美琴等北路梆子青衣、小旦演员脱颖而出,频频获奖令她欣慰的是,她的大女儿吴天凤成为贾派艺术的传人,一曲正工青衣重头戏《杀庙》,荣获山西振兴北路梆子调演主角金牌奖,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北路梆子哭殿剧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路梆子哭殿剧照(折子戏赏析第六十九出)

北路梆子哭殿剧照

【主演】贾桂林(1916-1992),女,山西大同人。8岁拜师学艺,数年后崭露头角,20岁上下就成了誉满晋北、绥远、包头一带的当红演员。她主攻小旦、青衣,有一副甜脆圆亮的好嗓子和一双灼灼传神的大眼睛,深受观众喜爱,获赠“小电灯”的艺名。正值她在舞台上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却遭遇了“七七事变”的战乱。贾桂林后来回忆道:“北路梆子突然被打散了,我隐姓埋名做了家庭妇女,阔别戏曲艺术18年,直到1955年党救活了北路梆子,我才重登舞台。”那时她已38岁,当年的功夫荒废殆尽。在领导的鼓励下,她决心重整旗鼓。没几年,出演《血手印》的王桂英、《王宝钏》的王宝钏,又重现“小电灯”的风采。后来又经历了“文革”的磨难,也没泯灭她对北路梆子的一片痴情。《明公断》的秦香莲、《白兔记》的李三娘,苦难母亲的形象中溶汇着她的慈母之情。现代戏《山乡风云》的刘琴、《江姐》的江雪琴,又呈现她对革命的激情。为了培养北路梆子接班人,她四处奔波创建了忻州地区艺校。她收徒授艺,使王金莲、赵翠英、段美琴等北路梆子青衣、小旦演员脱颖而出,频频获奖。令她欣慰的是,她的大女儿吴天凤成为贾派艺术的传人,一曲正工青衣重头戏《杀庙》,荣获山西振兴北路梆子调演主角金牌奖。

绑子上金殿,银屏示意秦英跪下,秦英却倔强不跪,银屏只得以笏板击其下跪。秦英在金殿上依然不认罪,唐王以秦英无法无天胆敢打死太师,令推出午门问斩。这时候,秦英才知害怕。坐在殿角的银屏公主从椅子上急遽滑下,翻转身来,跟着一连三个跌扑动作,踉跄着、匍匐着,先嘱咐武土“君无催旨莫要斩”,然后又跪在殿前向父王求情。这些情急之下的失态,都因救子心切,顾不得贵为公主、元帅夫人的身份,却符合当时规定情境中的人物的仪态。及至银屏二次祈求父王仍未得宽恕,焦急万分之时,恰遇徐茂公见驾,禀报军情危急,喊“刀下留人”,银屏急派人去昭阳院搬来母后出面求情。剧情跌宕起伏,观众的心又被提了起来。

皇后来了,也没能扭转局面,“斩杀”与“赦免”双方都各据其理,互不相让。肇事者秦英是当今安邦定国的名将—驸马秦怀玉的独生子,唐王的亲外孙。受害者是唐王爱妃的父亲,当朝国丈太师詹沛。詹妃为父伸冤,要求杀人者偿命理所当然。皇后和银屏公主为了保全忠良后代,又苦求赦免。金殿上矛盾双方据理不让,吵吵嚷嚷,哭哭啼啼,闹得不可开交。詹妃哭丧父之悲痛,皇后哭亲外孙将天殇,银屏哭儿子将命赴黄泉,三人哭声此起彼伏,所以《哭殿》便有了“三哭殿”之说。三哭殿是此剧的高潮,场面气氛虽然纷扰混乱,但焦点凝聚在银屏公主身上。她察言观色,时刻关注着与儿子生命息息相关的判决,静观事态的发展。贾桂林的表演神情仪态浑身是戏,听到母后表述秦家的功劳,说不该斩杀外孙时,她不觉喜形于色,听到父王不允,执意要杀时,她立刻紧蹙双眉,听到詹妃哭死去的爹爹时,她感同身受,也要哭一哭即将大难临头的儿子。贾桂林把这段悲哀与忧虑交集的感情戏,表演得准确、清晰,恰到好处。

接下来,观众怀着极浓的好奇心,且看皇帝唐太宗是如何处理这场宫廷风波的。唐王正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处境:行凶杀人,理应处斩,以正国法;但杀了秦英,必将造成宫廷失和、忠良离心、江山难固的严重后果;顾全大局,赦免秦英,不仅詹妃难以答应,而且会落下个执法徇私之嫌。最终,唐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妙法。他示意银屏跪求姨娘高抬贵手,让“原告”撤诉,达到开释“被告”秦英的目的。这样既从大局出发赦免了秦英,又不致落下徇私枉法的口实。这个“妙法”是编剧武承仁、导演温明轩和演员贾桂林共同研究出来的,与传统演出本不同。旧本的银屏公主名为求赦,实则是仗恃母后的权势,以嫡压庶,软硬兼施,虚情假意,硬逼詹妃退让妥协。电影《金水桥》及《哭殿》改为唐王示意女儿哀求詹妃,银屏深刻领会到这是救子的唯一出路,于是她放下公主的架子,暖语温人,入情入理地向詹妃倾诉衷肠。她深明大义,切身体谅亲人遇害的悲痛,同情詹妃丧父之悲苦。“小电灯”贾桂林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在表演和舞台调度上作了很大的调整。1954年秋,在全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贾桂林演出这出戏时,跪在地上连唱了五六十句,一直没起来。师傅说,银屏是晚辈,又是为了儿子求情,既要用好话去打动詹妃,又要詹妃看着自己可怜,所以一定要“跪够”。后经导演的指拨和她自己的细心揣摩探究,觉得艺术不等同于生活,一跪十几分钟演员累煞,观众腻煞,吃力不讨好。这样她就把这段戏分成三段处理:先以[二性]作铺垫,“我何不手捧金觞,袖拭悲泪,好言好语,哀告姨娘”,然后以第一段唱“尊一声好姨娘你倾听衷肠”,跪在詹妃左边唱完[垛板],申诉恳请赦子免绝忠良苗裔的苦衷。第二段唱说明“纵然把小奴才剁成肉酱,老太师也不能死而还阳”的常理。她站起来,捧起酒杯,复又左跪一次,右跪一次,手托着微微颤动的酒盘,口唱着哀婉凄切的唱腔,苦苦倾吐满腔衷肠。用如泣如诉的唱腔,配之以低眉下眼的神情和牵衣揉胸的动作,来表达她恳切的诚意。第三段唱,主动承应对死者披麻戴孝等后事料理,从舞台的一边匍匐着爬到詹妃跟前,向詹妃许诺克尽孝道当如亲生一样的各项义务,满腹委屈地哀求,满脸悲伤的神色,演员贾桂林调动了全身的艺术元素,细致入微地刻画出银屏公主的万般苦衷,不但打动了詹妃,也打动了观众。

最后,边庭告急。情急之际,银屏向詹妃陈述留子杀敌,卫国保家等共同利害关系。这些喻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利、证之以害的唱词和道白,令詹妃听得回心转意,以和解的方式消除了宫廷内部的一起重大纠纷。

贾桂林在演新版《哭殿》时已年过花甲,嗓音依然脆亮甜美,不露些许迟暮痕迹。她所演的银屏公主既不失青衣凝重、端庄的本色,又根据剧情所需,偶露小旦的妩媚娇憨之态(如在父王和母后面前),深谙事理、胸有城府的中年贵妇同金枝玉叶娇生惯养的公主身份得到完美的体现。北路梆子唱腔中所特有的“弯调”——唱词中拖得极长的“咳咳哎咳咳”丰富多变的花腔,贾桂林唱得丝丝入扣,沁人心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