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

历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运营的见证,每一段历史,都可以精准地反映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兴衰,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段历史,就是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了。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1)

我们都说中国历史纵贯上下五千年,仅仅是封建社会这一个历史阶段就已经快占据半数,所以这段时间是最能说明中华民族发展和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个时代最明显的时代特征就是封建君主专制,所以,除了极具针对性的制度之外,君主,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环节。

所谓君主,其实就是皇帝,他是封建社会之中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物,也是那个时代改朝换代引发战争人人都想做到的位置,因为古代皇帝掌管生杀大权,号称天子,基本就是一个可以肆意改变规则的人,把握朝政,治理朝纲,维护国家稳定。

所以廉明的皇帝,所看重的并不只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特权,而是维护天下的长治久安,所以皇帝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就名称方面也发生过许多的改动,秦始皇为什么把“寡人”改成“朕”,有何深意?把字拆开读就懂了。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2)

君主的产生

其实我国最早的时候是并没有所谓的君主和皇帝的,但是早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有了地位的高低,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制度和秩序,所以当时的部落只是由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部落。

所以最早期的时候,部落所获得的资源尚能平均分配,所以当时部落中的地位基本是以经验和年龄区分,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使部落中的新生代力量信服,于是很快这种模式就被取代了,其标志就是私有财产的产生。

在部落之中是否有领导和话语权,取决于是否为部落获取了更多的利益,其中为部落做出的贡献越大,就越具有领导权,族内的人就越发的言听计从,在地位上就越发的接近后来的君主,比如当时带领人类部落渡过难关取得胜利的炎黄二帝。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3)

且不说二人本就是部落的首领,就其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直接决定了二人的话语权,所以可以看作是最早的领导者,而后更是带领各自部落发展生产,走向强大,所以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君王和统治者的出现,其实是在后来的尧,舜,禹时期。

由于三位在部落中的突出表现,经过推选之后成为当时部落的领导者,但是大禹和其他两位不同,前两位地位的传承都是由再一次的选举和禅让,而大禹直接将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并且制定法律,修建城郭,第一位君王,就这样产生了。

此后统治者位置的继承也就变成了直接传给下一代,不再由推举产生,被一家所垄断,并且都是一个人说了算,作为而后的好几个奴隶制社会阶段,以至于后续的封建社会阶段都是如此,并且对于当时第一无二的统治者,也有了专用的称呼。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4)

寡人的来源与含义

“寡人”这个称呼只用于先秦,当时的国家还处于奴隶制社会,我们知道,奴隶制社会经历过三个朝代,夏,商,西周。在此三者之中,唯独西周与其他不同,因为当时的周天子比较昏庸,所以导致后来导致了周王室统治的分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东周,即春秋和战国时期。

在这段时期,由于周王朝统治的衰落和分封制的普遍,导致出现了许多势力强大的诸侯国,比如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当时的顶尖诸侯王不仅有自己的势力地盘,甚至还有自己的军队,所以在战国时期,已经变成独立分治的各个国家,也就有了当时的君主。

对于当时的统治者,他人称呼的时候一般称为某国的王,比如秦王,楚王,而这些所谓的君主,一般自称“寡人”。所谓寡人,所谓寡,第一层意思就是独一无二,象征着当时霸主和国君们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自视没有能和他们平起平坐之人,所以自称寡。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5)

第二个意思是谦虚,这里其实是秉承了中华民族一贯的优良传统,具体意思大致为“道德寡薄”之人,当然并不是说这位君王真的是功微德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非常谦虚的说法,基本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鄙人不才。

当然,除了寡人这种说法之外,还有孤,这种自称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实也是被经常使用的,并且后来也是被一直沿用了下来,但是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在秦始皇完成统一之前,孤这一说法是君主的自称,但是到了秦始皇之后,意思发生了改变。

在之后的历朝历代中,“孤”主要是用作封建统治者允许下的封王自称,比如三国时期,汉朝统治衰落,曹操强迫汉献帝封王,自称孤,孙权一统江东,自称孤,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也是以孤自称,虽说算不上君王,但是称呼还在,而寡人,却被秦始皇废除了。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6)

秦始皇的野心

其实战国后期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已经是变得无比的强大,而后嬴政回归之后,刚登上秦国君主的位置,就开始实施自己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所谓秦王扫六合,仅用了九年时间,秦始皇就完成了对于全中国的统一。

而后,秦始皇要做的并不是将原本分裂的六个国家简单地灭掉,而是要在各方面实现完全的统一,而后秦始皇的一系列做法一直到今天还被我们沿用着,正所谓书同文,车同轨,秦始皇在完成大一统之后对方方面面都做了标准化的统一。

其中包括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当然,还有对自己的称呼,早年的寡人,秦始皇已经是瞧不上了,因为当时的土地,是被七个国家平分,尚且自称寡人,如果现在完成统一之后再运用以前的称呼,那岂不是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7)

所以在朝中大臣的帮助之下,秦始皇想出了另外一个霸气的称呼,因为在秦始皇之前,从未有过实现完全统一的人,纵使是之前的三皇五帝,也未曾完成像他这样的创举,所以说,他认为自己的功劳是远超三皇五帝的,所以将皇,帝两个字结合。

所以别人对于他的称呼就由秦王变成了秦朝皇帝,这个霸气的称呼直接贯穿了一整个封建王朝,而秦始皇作为封建王朝的开山鼻祖也是完全受得起这个称呼,毕竟是开启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也算是历史的新纪元。

但是虽说完成了统一,在自称方面秦始皇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因为谦虚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使你的功劳很大,也要很谦虚,如果再以皇帝自称,那是非常不合适的,就算是你要表现自己的伟大功业,也应当含蓄,而不是像皇帝这般直白。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8)

朕的产生与含义

而对于秦始皇来说,这种丰功伟绩自己可以说是想低调都没法低调,所以经过一番的深思熟虑之后,将“朕”这个字作为了皇帝的专有称呼,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秦始皇这里的操作知识用作,而并非创造,也就是说,“朕”这个字其实早就有了。

但是在秦始皇确立使用之前,朕这个字还是被普遍使用的,并且意思比较简单,就是我,我的意思,但是在秦朝之后,在李斯的建议之才,“朕”变成了秦始皇乃至以后皇帝的专用自称,并且全国上下只有一人能使用。

如果平民擅自使用,就会被冠上亵渎皇帝或是谋反的滔天大罪,所以在秦朝法令下达之后,能够自称皇帝的,只有一个人,所以它的第一层含义其实就是“我”只不过在秦朝之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为专属称呼。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9)

字形上的含义,其实这个字,如果通过字形解读的话,又会产生另外一层含义,但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字体已经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是看不出什么来的,要想将“朕”从字形方面解读,就要还原他数千年钱的字形。

最早的时候,左半边的月除了形状不同之外,其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而右边的关则不同,在古代的时候,傍边的字体形状大致为下面两个吃饭的叉子状,上方一个人字,旁边各自有一撇,这里的意思表示就很明显了。

旁边既像月,又像日的的东西代表这世间万物,而右边的两个叉子状的东西则是代表天下的军队大权,至于上面的人则是指位置居于军队之上,与日月同辉的皇帝,同时也是掌握着军队的绝对权力,除此之外,人上的两撇,代表这并不是一般人。

秦始皇开始称自己为朕(秦始皇为何把寡人)(10)

基本可以理解为,是被保护或者是受到天地保护的特殊人物,所以只要将字形还原到古代,“朕”用来当皇帝的自称可以说是低调又奢华,怪不得沿用了数千年之久。

总结

其实古代,每一个字的变化和使用都凝结了许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只不过由于事情的发展和演变有些含义被模糊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