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

近些年,印度电影在国内狂刷存在感。

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让人眼前一亮。

2016年,《摔跤吧!爸爸》以近13亿票房,登上年度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七位。

豆瓣评价人数破百万,至今以9分稳居TOP250榜单。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

后来上映的《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片,也都叫好又叫座

烧脑悬疑片《误杀瞒天计》也因国内翻拍而再度翻红。

今天,鱼叔想来安利一部印度新片。

它没有阿米尔·汗这样的巨星坐镇,也没有宝莱坞招牌式的歌舞表演。

但却得到外媒一致好评。

就连美国歌手Cardi B都要在早上5点半给它打call。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

因为题材大胆,尺度生猛,又被称为印度版《寄生虫》

究竟有多好看?下面就请它出场——

《白虎》

The White Tiger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3)

虽然本片在国内没多少水花,但在外网可是火到不行。

网飞开播两周,烂番茄新鲜度稳居91%。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4)

《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国外各大媒体,都给出了好评。

什么样的阵容,能拍出如此大热的影片?

鱼叔查了一下,主创在国际影坛都小有名气。

导演是有伊朗血统的美籍影人拉敏·巴哈尼

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属于全能选手,还是经常参加电影节的那种。

他曾凭《不惜一切》《99个家》两次角逐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5)

演员也有印度国民度很高的艺人:拉吉·库玛和佩丽冉卡·曹帕拉

二人是蝉联印度各大奖项的影帝影后。

咖位近似内娱的孙俪和刘烨。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6)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这次竟不是主演。

甘愿退居二线,给一个叫阿达什·古拉夫的新人做配。

此人是该片绝对的男一号。

虽其貌不扬,但却是影片中叫板权贵,满手鲜血的狠角色。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7)

故事就从他饰演的巴拉姆开始讲起。

他出身在一个印度小村。

由于家境贫寒,三年级就辍学打工。

还未成年,就经历了妈妈离家出走,爸爸没钱看病只能等死的悲剧。

他没日没夜地做工,却依然填不饱肚子。

因为,村里有个著名的地主。

村民1/3的收入,都要上交给他,当保护费。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8)

剥削巴拉姆的人,不止一个。

他的奶奶,是一个以爱为名,无止尽压榨的吸血鬼

她把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攥在自己手里,不然就是造反、不孝顺。

简直比樊胜美的妈妈还可恶。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9)

小时候,巴拉姆没发觉有什么不对。

直到长大成人,他才意识到,这种里外剥削的境遇,宛若地狱。

巴拉姆不是没想过出去打工。

印度有种姓制度的传统,而自己的名字是低等种姓,打工也会受歧视。

巴拉姆认为,能服侍有钱人,就是最好的出路。

一天,他偷听到,地主想给儿子阿肖克招个司机。

觉得机会来了。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0)

他从奶奶那儿骗了300卢币,去市里学车。

学完便跑到地主家门口,上演一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苦肉计。

还别说,这招真奏效了。

阿肖克试了试他的车技,很快就雇佣了巴拉姆。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1)

这段做司机的日子,给巴拉姆带来很大冲击。

他把自己的定位,设为仆人。

但接受美国教育的阿肖克,却没有这种阶级观念。

他不仅称巴拉姆为「朋友」。

还跟他介绍,什么是电脑,什么是互联网产业,描绘硅谷的样子。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2)

巴拉姆一度幻想,自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

但现实却狠狠的提醒他,自己只是仆人而已。

除了开车,他还要给阿肖克的父亲洗脚,忍受他的打骂和侮辱。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3)

虽然工作环境时好时坏。

但巴拉姆却没有被真正刁难过。

因为出身贫寒,他早练就了底层的生活智慧。

嘴巴甜,脑子快。

主人喜欢听什么,他说什么。

主人提到了新东西,他马上就去研究。

比如,阿肖克白天跟他介绍电脑,他晚上就去网吧感受了一番。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4)

说到这里,是不是以为巴拉姆很快就自学成才,拿到颠覆人生的剧本?

颠覆是颠覆了。

但代价却是绝望、背叛、杀人,甚至全家遭到报复。

具体要从一个夜晚说起。

那天晚上,阿肖克的女友在生日上喝得酩酊大醉,开车撞死了一个小孩。

隔天,地主就把巴拉姆喊过来,威逼利诱他签一份自首文件。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5)

巴拉姆方才明白,自己要做替罪羊

他满眼泪水地看向阿肖克,但回应他的却只有沉默和无视。

但巴拉姆心里,依然残留最后一点希望。

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强迫他把阿肖克的做法合理化。

他说服自己,雇主是好人,这么做是迫不得已。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6)

可是,没多久,阿肖克就找到了新司机,要取代巴拉姆。

他心里最后一点善良,就这么被吃干抹净了。

原来,雇主从未把他当人看。

巴拉姆的命运,就是榨干最后一滴价值,然后当做垃圾,随意丢弃。

没有人格,也没有尊严。

于是,一个雨夜,他拿起石头,绝望地砸向了阿肖克的脑袋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7)

他用残酷的方式,夺回了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慌乱中,巴拉姆偷走了400万现金,逃到另一个城市。

在那里,他改名阿莎克,用偷来的钱开了家出租车公司。

混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实现了阶级跨越

影片至此,戛然而止。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8)

《白虎》全片长达125分钟,基本无尿点。

有太多隐喻,值得解读。

这是一部希望被绝望征服,最后以暴制暴的血腥上位史。

背后原因,从个人到体制,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

鱼叔先说说,改变是巴拉姆人生的始作俑者:原生家庭

男主角生在一个病态的吸血鬼家庭。

人心被欲望吞噬,思想被封建捆绑。

小时候,被迫辍学出去当童工。长大了,还要无止尽的填窟窿。

一旦停止寄钱,家里人就变着法,折磨自己。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19)

进一步说,扭曲原生家庭的根源是什么?

只是因为贫穷吗?

影片想挖的再深一点。

它把底层人贫穷的症结,上升到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种姓制度和阶级观念

要知道,在古代,印度是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这里有上千种姓氏,各有各的命运。但这里却存在最反现代的落后制度。

印度曾一度实施种姓制度,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把人分为高低贵贱、三六九等。

只为满足统治者固定、僵化,阶级森严的管理需求。

种姓制度,导致资源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社会阶级和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1947年,种姓制度正式被法律废除,但它依然影响着今天印度人的生活。

用巴拉姆的话来说,种姓制度被废除后,就只剩两种姓氏:

有钱有权者和无钱无权者

这是一种弱肉强食的原始关系。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0)

显而易见,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巴拉姆家族始终是被吞噬的一方。

所以,他从小就被教导,要给有钱人打工,这是脱贫的唯一方式。

做仆人的愿望,早就灌输进血液。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1)

长大后,他用「鸡笼」来比喻这种生存环境。

什么意思?

默认的制度是笼。

贫穷百姓是笼里的仆人。

地主乱收保护费,没人反对,因为这是权贵默认的制度。

长辈逼晚辈做童工,没人指责,因为这是家族默认的制度。

仆人就像笼里的鸡,即使知道下一个被宰的是自己,也不会反抗。

说白了,就是一种奴性

在阿拉姆眼里,身边99.9%的人都有这种奴性,困在鸡笼里,穷潦倒一生。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2)

他想做一只飞出鸡笼的公鸡。

起初,他把愿望寄托在阿肖克身上。他以为,西式那一套,能解放自己。

熟不知,他在阿肖克身上,看到了一颗星的坠落。

那个昔日高喊自由与平等的新青年,回印度没多久,就沦落为只会给政客送钱疏通关系的傀儡。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3)

尤其在车祸事件后。

曾口口生生称自己是朋友的阿肖克,为了逃避责任,毫不留情地甩锅。

而被奴性驱使的巴拉姆,在签了认罪书后,甚至都没想过要经济补偿。

奴性差点葬送了他的一生。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4)

影片里,巴拉姆差点被制度吃干抹净。

但他不服。

他要在毁灭前觉醒,拒绝做任人宰割的笼鸡。

他要做森林中,那只稀有却依然凶猛的白虎。

他要从有权有势者的手里,夺回人生主动权。

要做到这些,他选择藏起人性,放出兽性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5)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想问,影片足够真实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它的创作背景。

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

作者叫阿拉文德·阿迪加,印度人,之前是《时代周刊》驻印度记者。

书中素材,部分来自他真实的所见所闻

原小说早于2010年就在中国内地出版了。

当时,梁文道评价它是:

「印度人写给中国人看的自我介绍,大胆生猛,揭露印度的诸多病症。」

作者意在揭露一个抛开外交光环真实印度,呈现一个奇特、动荡、粗野的国度。

而导演想传递的则是,「一个挣脱束缚,想要追求自由、随心所欲生活的故事。」

从成片来看,它既不违背小说作者的初衷,也实现了电影导演的动机。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6)

有人说,《白虎》是印度版《寄生虫》。

但依鱼叔之见,《白虎》虽然比《寄生虫》的触及范围更广,但却远没有后者处理得深入。

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拍出了世界之痛。

什么意思?

据瑞士信贷银行最新报告显示,印度1%最富的人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财富,全国一半以上的穷人仅拥有全国财富的4.1%。

也就是说,在印度有很多底层群众,比巴拉姆还要绝望

在这个背景下,《白虎》的诞生绝不是巧合。

它用一种歇斯底里的姿态,提醒人们:

如果默认对高低贵贱的划分。

如果默认对权贵阶层的奴性。

那么,这个世界,只会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这部电影真敢拍(尺度生猛这片真敢拍)(2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