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处暑的时候我说,处暑在我的心里,是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节气,现在我郑重地向处暑道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云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云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云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处暑的时候我说,处暑在我的心里,是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节气,现在我郑重地向处暑道歉。

这个节气,着实是好冷,着实是叶落知秋了。这树、这草,一眼望过去还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一阵风雨过,阶上路边,竟有枯叶点点了。

要说处暑刚刚开始那几天,还是热而闷的,尚逞着末伏的余威,就我这寒凉的身子,居然也燥热了起来,觉得皮肤下的热裹在一层暑湿的浊气下,竟是无法发散出来,气闷得紧。

处暑第四天,七夕,也出了伏,阴阴地,早晚出门,需要披一件薄衫了。接着台风接二连三过境,全省防汛防台风,气氛紧张,阴雨绵绵,雨虽仍是夏日狂风暴雨的样子,气温却真是告别了夏天。

那么处暑,当真是出了暑,直奔秋天来了。

窗前那一墙蔷薇,枝条葳蕤,偶尔还有一朵两朵粉艳的花儿忘了季节,或是不肯跟随大队的花儿一起,一样花开为底迟呢。我嫌弃了一整个夏天的爬山虎型牵牛花,终于爆出一串一串的浅蓝色的花儿来。这柔柔的蓝色真是好看,衬着厚实的绿油油的叶子,竟有着一枝秾艳露凝香的气派,又有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雅。之前只是将它作为农家篱落、无人野渡点缀的野花儿,如此看来,朝颜二字,朝而伴第一缕阳光展颜,它确实是当得的,确实也是上得厅堂的。杨万里为其写的《牵牛花》:“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秋风恣意秋。”看来这花,占据了初秋的主场,在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之前。

白露,按说北方应该是秋高气爽,燕雁南飞了。可看看天气预报,这个节气雨水竟还不少。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的三候,都跟鸟类有关,似是过了暑热,人们终于可以抬头看天,那么,这物候跟天上飞过的鸟儿,便有了极大的关系。

一候鸿雁来。

鸿雁是候鸟。春天的时候,雨水节气二候鸿雁来,是从南方而来北方。如今秋风起,木叶下,鸿雁自北方而来南方。

鸿雁,跟豆雁、灰雁等雁科鸟类一起,在民间被俗称大雁。记得小学时候的课本有一篇:“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行大雁往南飞了。”小学开学正是这个时候,年纪小的时候,虽然读不懂“雁字回时”的涵义,但是这句话念在嘴里,总有些凉凉的味道,有一丝丝莫名的惆怅滋味。

大雁通常到黑龙江以及更北的俄罗斯过夏天,生蛋孵小雁,然后飞到长江以南过冬。那么盛京,或者说辽宁全境,基本上只是雁过也、无留意。

大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大雁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因此,在中华文明的传承里,大雁是信物,古礼规定,婚姻大事有“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除了纳征送的是财物,其余的五个环节,都要用大雁的。

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中,老弱病残兼幼小们,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打食,也不能仅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迁徙任务,其余的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老吾老,幼吾幼,团结就是力量。

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终。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雁懂礼仪。天空中的雁阵,飞行时或为“一”字,或为“人”字,长幼有序,称作“雁序”。

雁有智慧。任何动物处于生物链之中,都是捕食和被捕食者。雁也不能例外,为了保护雁群,他们在落地歇息之际,会由孤雁值班放哨,一旦出现危险,值班雁会出声示警。还有“雁阵”,保持队形是为了更省力气。有经验的“头雁”领飞,当“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雁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托举身体,从而节省了体力。但“头雁”破风,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

雁最诚信。秋去春来,从不爽期。后来,鸿雁传书,雁被代指为书信。苏武牧羊,汉使对匈奴人说,我们的皇上在上林苑射雁,一只大雁的脚上系了一块布,那是苏武写的信,说他在北海(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牧羊,于是被接回了汉。李清照有一首词《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二候玄鸟归。

春分一候玄鸟至,白露二候玄鸟归。

跟大雁一样,燕子也是候鸟,都来去有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在《乌衣巷》里感慨,昔日冠盖簪缨的世家,如今也不过寻常百姓了。只有燕子年年飞来,还认得这个旧宅。那么,不知燕子还认不认得旧人呢?也不知今日的燕子还是不是旧时的燕子呢?

三候群鸟养羞。

养,积蓄。羞,馐也,美食,好吃的,食物。

秋天一到,连鸟儿们都要储存过冬的食物了。不过,说实话,我知道松鼠会储存食物,知道老鼠也会储存食物,鸟儿储存食物还真没见过。它们飞得高,住得也高,我小时候骂人有句话叫:“傻狗撵飞禽”,我不是无人机,不知道鸟儿储存食物是藏到哪里的。鸟窝?好像没那么大。草丛?老鼠会偷走。虽然如此,估计它们也只能是在这些地方储存的了。

寒冬的时候,我会把一些过期的粮食洒在阳台上,过一阵子就都没了,应该是留在北方的鸟儿吃了。那么我就是养羞的鸟儿喽?呵呵,可是我喂鸟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有太沉年的粮食就喂,没有就不喂,想来它们也是可以去找草籽儿啊、野果子啊、田里没收干净的粮食啊,聊以度过漫长的冬天,到春天,才能捉到虫子补充蛋白质的吧。

对白露,古人们老早老早就用诗词来吟唱它。

《诗经·蒹葭》就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其实我最早知道“在水一方”是看琼瑶阿姨的言情小说,记不得哪一本了,年轻的时候,哪个少年不怀春,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又有哪个没看过琼瑶阿姨的小说呢。

但是那个时候,不能像如今这么理解在水一方的意象。山水一相逢,山水一别离。山,是沉默不语、岿然不动的。水,是曲曲折折、脉脉含情的。

清晨,水边成片的芦苇荡,在秋风中飒飒,叶子上满是晶莹的露水。远远地望去,情人的身影在薄雾中缥缈,若即若离,似迎还拒。甜蜜的痛苦啊,少年维特的烦恼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魏武曹操有《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感叹时光太匆匆,多少建功立业事,多少聚天下英才而有之的事情,实在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人生啊,在历史长河里,确实像早上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就干了,存在的时间太短暂了。白驹过隙,日月如梭,都是这个意思。

还有题目那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是诗圣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一联。全诗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诗是安史之乱中,杜甫思念家人所写。

故乡,是每个游子心中的伤口。

昨日听陈彼得唱杜甫的《成都府》:“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游子日月长!

不是久在外漂泊的游子,怎么识得“日月长”三字的痛!客居之日,独自凄惶,每逢佳节明月夜,更是难捱。

苏东坡有《定风波》词:“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便是翻出另一层境界了。到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则是再进一层了。可惜我辈俗人,摹大苏一分皮毛已属不易,这等境界,须有琢玉郎和点酥娘携手并肩方可领会。(不懂的自行百度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典故去)

总之,白露一至,秋风有思,缠绵悱恻,不是春朝那般意气风发了。

南方的白露,过得像个节日,祭大禹,吃龙眼,酿米酒,喝秋茶,很是热闹。北方也许是食物比较贫乏吧,貌似没什么节目。只知有收集菖蒲、松针上的露水泡茶的,我可没做过,也没尝过。我这等蠢笨的人,也尝不出雪水、雨水、露水、依云、农夫山泉、自来水究竟有啥区别,我觉得啥水放久了,也不是味儿了。而且现在这大气污染,PM从2.5到10,跟露水一起凝结起来,可还能入口了?

过了白露,天气凉了,不能再露胳膊露腿儿了。

白,北方说“别”,通常说有“白”。白露,就是别再露了。这时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该及时添衣加被。睡卧不可贪凉,否则极易患上感冒,也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我就觉得,坐久了,膝关节有些寒凉,中午去晒了会太阳,很是舒服。

还有饮食。这个时节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白露时节适宜的粥品有莲子百合粥、山芋粥、红枣糯米粥等,有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我老了以后咬不动东西了,就每天喝粥。先预约一下,有会做粥的,等我老了,来我家应聘钟点工吧。薪酬可能不多,呵呵。

2020年9月7日,农历七月二十,缺月挂疏桐,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陌上风文艺》

主办:金穗文学社

主编:王新靖 杨新刚

主创:白来勤 亦凡 杨崇德 淡雾 王安之 苏银东 毕琼 孔凡勇 白春业 完颜蕙蕙

编辑:单连强 张建忠 吴杰明

信箱:shirihe@foxmail.com

壹点号陌上风文艺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