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风景英文(文化之旅澳大利亚)

文化之旅: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个现代化的移民国家,政府当局大力提倡栽花种草、保护环境,所以这里的每一座城市都像花园一样美丽该国现有人口1733.6万,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约占总人口的95%,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中信奉基督教的占98%,少数人信奉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澳大利亚的风景英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澳大利亚的风景英文(文化之旅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风景英文

文化之旅: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个现代化的移民国家,政府当局大力提倡栽花种草、保护环境,所以这里的每一座城市都像花园一样美丽。该国现有人口1733.6万,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约占总人口的95%,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中信奉基督教的占98%,少数人信奉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服饰礼仪:澳大利亚男子多穿西服,打领带,正式场合打黑色领结;妇女一年四季多穿裙子,社交场合则搭配西装 上衣。年轻人比较喜欢牛仔裤,土著居民则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条围巾,比较讲究的土著会在身上也披条围巾。土著人的装饰品丰富多彩,有臂环、项圈、前额箍、骨制鼻针等,节日时,还会在身上涂抹各种颜色。澳大利亚人的衣着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休闲.在悉尼的大街上你见不到巴黎人的时尚,伦敦人的高贵,米兰人的风雅.但澳洲人五颜六色的休闲服装更突出了澳大利亚人的随和,亲善与质朴.不过澳洲人也十分清楚它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衣服.

上班时:每周一至五,上午9时至下午五时的上班时间里,城市里的上班族都是衣装楚楚.男士们一般都是穿西装,系领带,皮鞋加手提公文箱,女士们则是翻领短裙套装加高跟鞋.当然人手一部手机也是必配工具.

下班后:澳洲人下班回家后所有人都会换上一身轻便的休闲装.由于澳洲大部分城市四季温暖,夏季偏长,所以人们在下班后及周末,假期里大都是短衫短裤或短裙.秋冬季大多选择牛仔裤,棉长衫等.

社交:派对,晚宴澳洲人普遍继承了欧洲人的传统,在正式场合均要认真打扮,浓妆艳抹.男士穿上或租或自置的黑色礼服,女士则精心选择一件喜爱的晚礼服,佩上合宜的首饰,香水.哪怕用上两小时时间打扮去应酬一个小时的社交,澳洲人也是心甘情愿的,或许他们十分珍惜这种不多的机会吧.

老年人:在澳洲最讲究穿着的不是年轻人而是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几乎不分场合、时间永远都是穿着最鲜亮的服装和佩戴,老头们则喜爱四季都穿年轻时留下来的老式瘦形浅色西装并配上一顶英式浅色礼帽.

不讲究名牌:熟悉澳洲的人都会有一种体会,那里的人讲究衣着,但不讲究名牌.几乎没有多少人可以顺口说出几个世界知名服装的品牌.即使知道名牌而又可以买的起的人也不愿把钱花在名牌服装上,因为在澳洲人的眼中住房和汽车应该比名牌衣服更重要,更实际.

销量最大的装束在澳洲销量最大的穿着品是文化衫,大裤衩,牛仔裤,泳衣,沙滩裤,拖鞋,运动鞋.而这些产品大都产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韩国和印尼.

(2).交际礼仪: 握手是澳大利亚常见的招呼方式,拥抱亲吻则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女性好友之间。澳大利亚人的时间观 念很强,商务约会必须提前预约并准时赴约;私人拜访则需携带礼物,最合适的莫过于一束鲜花、一盒糖或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亚男子秉承了英国传统绅士的作风,讲究“妇女优先”,感情不外露。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亲密动作;在社交场合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是非常不雅观、不礼貌的行为。

澳大利亚人在第一次见面或谈话时,通常互相要称呼为"先生"、"夫人"或"小姐",熟悉之后就直呼其名。人们相见时喜欢热情握手,并喜欢和陌生人交谈,互相介绍后或在一起喝杯酒后,陌生人就成了朋友。在澳大利亚,初次见面时应该握手,访问结束时也得如此。澳大利亚人言谈话语极为重视礼貌,文明用语不绝于耳。他们很注重礼貌修养,谈话总习惯轻声细语,很少大声喧哗。在他们的眼里,高声喊叫是一种不文明的粗野行为。澳大利亚人与英美人一样,名在前,姓在后。妇女结婚后,使用丈夫的姓。在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之间,不分老幼,互称名字,以表亲切。 在澳大利亚,你要注意使自己的穿着打扮得体。在一般场合,不必西装革履或浓妆艳抹,只要穿一些便服即可。但在诸如典礼、仪式、宴会、婚礼、剧院等正式场合,却非着西装不可。 初次见面不要直接询问个人问题,如年龄、婚姻、收入等。特别不要问原国籍的问题。 澳大利亚人还有个特殊的礼貌习俗,他们乘出租车时,总习惯与司机并排而坐,即使他们是夫妇同时乘车,通常也要由丈夫在前面,妻子独自居后排。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对司机的尊重,否则会被认为失礼。他们时间观念非常强,对约会是非常讲究信义的,有准时赴约的良好习惯。 在澳大利亚有"女士优先"的良好社会风气,对妇女都是极为尊重的,澳大利亚人还喜欢赞赏女士的长相、才气、文雅举止等方面,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 澳大利亚人宴请客人,除了企业家较为讲究之外,其他人请客都比较简单。一般来说,首先是请客人喝一碗汤,再上盘主菜,一道甜食水果,然后来一杯波特甜酒,喝杯咖啡,全过程就结束了。为了表示对来客的热情欢迎和祝福,澳大利亚人往往会饭后的水果布丁中放进一些钱币。这些钱币有一分、两分、五分、壹角等,谁吃到的钱币多,就预示着谁的运气好。澳大利亚人喜欢吃烤肉,许多家庭也备有烤炉,因此,有时澳大利亚朋友会请客人到家里吃烤肉。如果澳大利亚朋友邀请你去他家吃饭,而你和这位朋友及其客人很熟悉,平时又不很讲究礼仪,那么穿着就可不必太严肃,否则一定要着西装系领带,这是西方的一种礼貌风俗。吃饭时要注意西方的餐桌礼仪。第二天,你应该给主人打个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表示感谢和对昨夜晚餐的欣赏。

(3).餐饮礼仪:澳大利亚人以吃英式西菜为主,主食为牛、羊肉、鸡、鸭、蛋等,尤喜动物蛋白质类食物,口味清淡, 不喜油腻,以丰盛和量大闻名。主要饮品为牛奶,啤酒和咖啡,不吃辣,对中国菜颇感兴趣。澳大利亚人的食物应该是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 肉,蛋,禽,海鲜,蔬菜和四季时令水果应有尽有. 几乎全部是自产自销, 很少依赖进口, 而且品质优良, 其中牛肉, 海鲜, 水果还远销世界各地以往澳大利亚传统的饮食文化以英格兰,爱尔兰为主. 50年代随着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 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多样化. 意大利,希腊,法国,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各地菜肴,食品相继在澳洲各地落户生根, 它不仅满足了各地移民的需要, 也给那里的英国后裔带来了新的口味。

谈到饮食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亚洲食品在澳洲的兴盛. 如同世界各地一样亚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国餐. 从19世纪50年代淘金潮开始, 华工就已经把中餐带进澳大利亚. 当时的许多小城镇都可以找到中餐馆.20世纪初, 糖醋排骨, 黑椒牛柳, 咕老肉, 杏仁鸡丁就已经成为风行一时的异国情调菜肴. 现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个小城镇里看到中式餐馆. 在大城市里的唐人街,中餐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枚不胜举.据说在各国风味餐馆中中餐的数目是最多的。

随着70年代后期越南难民的涌入, 一种价格低廉的越南菜悄悄流传开来,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特别牛肉粉, 这几乎成了越南食品的象征, 然后没过多久越南风味酒杯咸,辣,甜的泰国菜所取代. 泰国餐馆就像当年的法国餐馆一样迅速遍及各个城区, 并风行了10年. 现在最为流行的亚洲餐依次为中餐, 泰餐, 日餐, 韩餐, 越餐和马来餐。

澳大利亚的一些著名餐馆, 20年前是法国菜, 现在却呈现多元化特色. 许多菜兼收并蓄, 互相借鉴, 形成新派的法餐,澳餐和意餐。90年代以后澳洲的家常菜中最普遍的是什么呢? 浇汁意大利面加蔬菜沙拉加泡沫咖啡!

现在澳洲人发现, 在澳大利亚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可以种植各种任何在其他国出产的东西, 所以他们学会了各种烹调技术和在饮食上有了创新意识, 也能够是丰富的物产物尽其用. 澳洲人终于可以说: 世界已经在我的舌尖上!

(4).婚丧礼仪:在澳大利亚,男女婚前一般要先订婚,由女方家长宴请男方家长及兄弟姐妹,婚礼后要举行宴会。澳大利亚人的葬礼,多在教堂内举行,由牧师主持追思礼,该国还完整保存着寡妇沉默的古俗。

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澳大利亚的婚礼也是分成传统的和新潮的两种。所谓传统的,那就是在教堂举行的婚礼。这种婚礼有神父或牧师主婚,家人、亲朋好友都必须穿正式的礼服出席这个大约半个小时的仪式。

在中国人们结婚时通常喜欢用红色,因为红色表示喜庆,而在澳洲,人们都用白色,他们说白色象征纯洁。在中国过去迎亲用的花轿、现在用的汽车都是披红挂彩,但澳洲这里通常是在汽车头上用白布条拉成一个人字型。

澳洲人讲究体面排场租用的豪华房车。

说到汽车,这里家家都有,因此在人生这一非常重要的时刻人们一般都不用普通的车,而是去租那种装潢华丽的老式汽车或象卡迪莱克那种豪华房车。虽说租费不便宜,但在这种场合,人们讲的是体面、排场,因此贵一点也不在乎。

澳洲人在举行完结婚仪式之后,也像中国一样要举行喜筵。这里称作Wedding Breakfast, wedding就是婚礼,而breakfast是早餐的意思。不管喜筵什么时候进行,都称作Wedding Breakfast,直译的话就成了婚礼早餐。

在喜筵上,新娘和新郎的父母会发表简单的讲话,新郎对来宾,特别是新娘的伴娘表示感谢,司仪还要宣读来宾的贺词,还要吃结婚蛋糕。通常在喜筵完了之后接着就是舞会。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发展,已有很多年轻人不信教了,因此在他们举行婚礼时,他们不愿意拘泥与教堂婚礼的那种非常正式的仪式,而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标新立意,想新招。因此,他们的婚礼就没有固定的形式,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不少人是在自己家的后院举行婚礼,有的在火车上、有的在飞机上、有的在船上、还有的在马车上举行婚礼。前不久从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有的在跳伞中、有的在海底潜水中举行他们的婚礼。据统计,现在在教堂以外举行的婚礼几乎占了一半。

一般来讲,这类的婚礼都不是由神父或牧师来主持的,而是由民间主持婚礼的人主持。这些人称作 Civic Celibrant。他们是在经过短期学习之后,获得证书的。每个区都有这样的人。结婚人只需付少量的钱就可以了。

在澳大利亚除了神父、牧师和这些民间证婚人士之外,也有登记处,类似中国的婚姻登记处,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登记处除了办理婚姻登记之外,还办理其它的登记事务。

现在,还有一些年轻人认为结婚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因此,他们两口子就找两个证婚人去登记处登记结婚,然后找一家咖啡馆或饭店,喝一杯咖啡或吃一顿饭,就算完婚了。但不论举行什么样的婚礼,绝大部分的新人都倾向于去度蜜月。一般西方的婚礼请柬除了写上时间、地点外,还会写上RSVP。这是法语请答覆的缩写。澳大利亚很多人也这样写,但是有些人喜欢用BWAT,这是英语 Bloody well answer this的缩写。当然这个 bloody 与通常的血没有关系,也没有骂人的意思,而是澳大利亚人用的最多、最广的形容词,也被称作澳洲最伟大的形容词。其实这个缩写的意思就是特别或最什么... ...。因此,Bloody well anser this,的意思是最好答覆。通常的婚礼请柬是提前六个星期到二个月发出。当你受到请柬后,最好提前三个星期回个话,你是出席还是不出席。这样邀请人就可以事先知道有多少人来,于是可以早点作出安排。

在中国结婚,购买家具、办喜酒的费用都是由男方支出,而在澳大利亚则恰恰相反,所有家里的摆设、日常用品以及办喜筵的费用都是由女方负担,男方只需负担婚礼时伴娘别的胸针等一些仪式上的小东西。住房一般都是男女双方凑钱购买。

这样看女方的负担很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女方会召开各种名称的聚会,比方说厨房晚会等,出席这种晚会的都是娘家人。他们就是根据不同名称的晚会,为新娘凑嫁妆。厨房晚会就是大家帮助新娘筹备厨房用品,从锅碗瓢盆、刀叉到各式酒具等,床上用品晚会,顾名思义就是准备床上用品。这就解决了新娘的一个大难题。

澳洲式婚礼费用通常都由女方负担。

如果你应邀出席朋友的婚礼,当你问道送什么礼物呢时,他们往往会说家里实用的。这种形式同中国大陆前几年的习惯有所相似,听众朋友可能会问,会不会送重了呢?当时在中国这种情况是很多见的。比如有人结婚时收到的脸盆就有十几。但是这种情况在澳洲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因为澳洲人是很讲实际的。女方会事先列出一张单子来,把他们所需的东西都写在上面,大家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在单子上打勾,有钱的就买大件、价格较贵的、经济能力差一点的就买价钱便宜一点的东西。有的单子上甚至连什么牌子、价格、那家商店买都写明了。这样大家都省事,同时也避免了买重的现象。

现在中国都时兴送钱,其理由是,一可以避免重复、二新娘和新郎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在澳洲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倾向与送东西。因为他们认为送钱失去了纪念意义,送东西,不论大小都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是现在很时兴送商店的购货券。一般大的商店都有这种购货券。人们在想不出买什么东西送人时,往往会买这种购货券。当你那到这种购货券,你就可以到这家商店购买你所需之物。

(5).旅游礼仪:澳大利亚不流行小费,如果服务人员为你提供了额外服务,也可适当支付小费,但数目不宜多;购物时 不要讨价还价;乘坐出租车一定要系安全带,否则是违法行为;大部分旅馆的电话拨0是外线,拨9为旅馆总机。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陆总面积为76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和面积最小的洲。 大陆南北距离长 3700 公里,东西距离长 4000 公里,是继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之后面积第六大的国家。 也是唯一由单一国家治理的洲。它四面环海,领海横跨三大洋,面积约为 1200 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三拥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有时,人们通俗地称其为被海洋环绕的“岛屿”大陆。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目前人口将近 2300 万人,奉行多元文化,约四分之一的居民出生在澳大利亚以外。澳大利亚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国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它的社会由来自各种不同文化、民族、语言和宗教信仰背景的人群组成,这是现代澳大利亚社会的一大特征。通用语言为英语,最普遍的宗教为基督教,同时各种其他语言和宗教信仰也普遍存在。 澳大利亚分为六个州和两个领地。分别是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澳大利亚首都领地和北领地。

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和政府中心。 它位于澳大利亚首都领地,距悉尼南部约290公里。总人口36.8万人(2012),在澳大利亚所有城市里排名第八。 堪培拉坐落在原住民恩古那瓦人生活的古老土地上,其名字的本意是“聚会地点”,源自原住民语言“Kamberra”。 它是重要国家机构的所在地,包括澳大利亚议会和澳大利亚高等法院。它四周森林环绕、绿意盎然,且邻近自然秀丽的乡村,令堪培拉成为优雅的现代化都市,更享有"天然首都"的美誉。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国会大厦,格里芬湖。国会大厦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中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建于国会山顶上,其地理位置就像其权利一样。格里芬湖是个人工湖,环湖建有公路,路边遍植花木,湖中有为纪念库克船长而建造的喷泉,它从湖底喷出的水柱高达137米,站在全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高大的白色水柱直刺蓝天,水柱四周的水珠和雾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一道道彩虹,极为壮观。如果不去格里芬湖,不看喷射式喷泉,就不能说到过堪培拉。 悉尼位于新南威尔士州,濒临南太平洋,是澳大利亚乃至大洋洲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全球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其名字是用当时英国内务大臣悉尼子爵的名字命名的。悉尼是全澳的经济、金融、交通中心,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服务业是悉尼经济的主体。主要的旅游景点有悉尼歌剧院,中央海岸,霍克伯里河,维多利亚女王大厦,曼丽海滩等。悉尼歌剧院建筑总面积 88258平方米,包括一个有2690座的大音乐厅,一个有1547座的歌剧厅,一个可容500 多人的剧场和一个小音乐厅。此外,还设有排演厅、接待厅、展览厅、录音厅以及戏剧图书馆和各种附属用房,共900多个房间,同时可容6000多人在其中活动。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音乐、戏剧演出建筑。那些濒临水面的巨大的白色壳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婀娜多姿,轻盈皎洁。这座建筑已被视为悉尼市的标志。中央海岸距离悉尼市区约1.5小时车程,这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拥有柔软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旖旎的海湾,游人尽可在这里享受垂钓、游泳、独木行舟和扬帆海上的快乐。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维多利亚州,城市的绿化面积高达40%,曾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墨尔本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城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澳大利亚的文化首都“。在澳大利亚人民的心目中,第一大城市悉尼虽然繁华,但悉尼只是一个商业城市,墨尔本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主要旅游景点有墨尔本皇家植物园,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库克船长的小屋,唐人街,旧国会大厦,哥摩大宅,金融街--哥林斯大街,企鹅岛(菲力浦岛)等。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位于墨尔本市中心以南约五公里的地方。花园以19世纪园林艺术布置,内有大量罕有的植物和澳大利亚本土特有的植物,植物园占地40公顷,至今留着上个世纪的一些建筑和风貌,汇聚了三万多种奇花异草,是全世界设计最好的植物园之一。墨尔本皇家展览馆于1880年建成,建筑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是1880-1881年举办万国博览会的会场。2004年六月,墨尔本皇家展览馆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澳大利亚至今唯一被列入该名录的建筑物。更不容易的是,该建筑物现在仍被使用作展览场地,但出于文物保护的原因,现在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库克船长的小屋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费兹洛公园内,纪念第一位抵达澳大利亚的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这是一幢真正的小屋,简单、朴实,甚至粗糙,斜顶铺瓦、石砌墙面,暗黑的褐色透出古老沧桑。旧国会大厦建于1856年,是维多利亚省现在的立法议会所在,建筑美轮美奂,别具风格。因旧国会大厦坐落的地方在墨尔本婚姻注册处在同一条街上不远处,时常有新婚夫妇和参加婚礼的嘉宾在此拍摄留念。哥林斯大街有澳大利亚第一街的美誉。因为澳大利亚很多银行的总行都在这条街上,在这条街上的还有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很多保险公司的金融投资公司的办事处。 除了这几座著名的城市外,其动植物资源也极其丰富。 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有9000种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有鸟类650种,450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全球的有袋类动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它们虽显得原始,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澳大利亚还有许许多多的旅游景点,如:位于北领地的爱丽斯泉市西南 470 多公里处的一块巨大岩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岩石——红色巨岩艾尔斯岩石。大堡礁——这个有四百种活的珊瑚,颜色从一般的蓝色、棕色到错综复杂、难以置信的粉红及紫海扇的五彩斑烂的神奇世界。中部沙漠的波浪岩——波浪岩并非一个独立的岩石,而是连接北边一百米的海顿石及状似河马张口的河马岩、骆驼岩等串连而成的风化岩石。被称为“丛林步行者的天堂”的蓝山等等。

(6). 六个州和两个领地的简介

全国第一州---- 新南威尔士,首府:悉尼,全州人口:约680万人。

新南威尔士位于澳大利亚南部,是英国最早在澳大利亚建立的殖民地,现在是全澳人口最多的州,也是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农业、畜牧业、制造业和充足的能源原料及高度发展的服务业是新州的经济基础。 新南威尔士的海岸线长达1455公里,拥有美丽的港湾和沙滩。境内包括中部高原地区和大分界岭山脉。新南威尔士州地处温带,气候温和。悉尼是新州的首府,拥有很多美丽的公园,在市中心的边缘地带有郁郁葱葱的植物园和绿地,是散步的好去处。爱好戏剧的人会发现在这里全年都有各式各在的表演可供欣赏,表演的地方包括世界闻名的悉尼歌剧院。

阳光之州---- 昆士兰 ,首府:布里斯班,全州人口:约418万人

昆士兰州位于北部。东濒太平洋,西与北澳大利亚洲及南澳大利亚州相接,南邻新南威尔士州,总面积1727200平方公里,人口418万人,是澳大利亚面积第二大,人口第三多的州。由于降雨量少,阳光普照,有“阳光之州”的美誉。 布里斯班是昆士兰州的首府,人口约180万人,整个城市由布里斯班河环绕,宁静优美,是澳大利亚观光游览的胜地,昆士兰州还拥有黄金海岸、阳光海岸和大堡礁等著名旅游地点。昆士兰拥有很高的卫生、教育和居住水平,昆州幅员广阔,气候从热带至亚热带都有,夏天温度在20℃至30℃之间,冬天气候温和,最高温度10℃左右。

节日之州---- 南澳大利亚 , 首府:阿德莱德,全州人口:约155万人

南澳占澳大利亚大陆的八分之一,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州,面积98万平方公里,人口160万人。海岸线长达3700公里。阿德雷德是南澳的首府,地处平原,位于游客众多的沙滩和阿德雷德山脉之间。南澳洲南部地区,包括阿德雷德在内,冬季气候温和,平均最高温度为15℃。夏天干燥而炎热,平均气温最高约29摄氏度。阿德雷德是一个规划很好的城市,有宽广的街道和公园,古老和现代的建筑物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花园之州---- 维多利亚 , 首府:墨尔本,全州人口:约500万人

维多利亚州位于新南威尔士的南部,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面积不大,约为澳大利亚的百分之三,从该州在任何地区至墨尔本都不超过一日的车程。全州人口约500万人,其中三百多万人居住在首府墨尔本。墨尔本始建于1835年,是第二大城市,也是澳大利亚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的体育盛事之都,墨尔本是世界上唯一主办过夏季奥运会、英联邦运动会、和世界游泳锦标赛的城市,也是每年的网球大满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一级方程式赛车(澳大利亚分站)的主办城市。

野花之州---- 西澳大利亚州,, 首府:珀斯,全州人口:略多于200万人

西澳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整个西部地区,全州的人口仅有略多于200万人。西澳州的西南部是一片长满参天大树的林区,这里土地肥沃,大部分人口居于此地。 珀斯市是西澳的首府,该州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这里。珀斯气候宜人,风光美丽,被誉为“阳光之城”。珀斯人喜欢冲浪运动和享受户外饭店的闲情逸致,也热衷于在每年一度的珀斯节期间的各种户外表演。最令珀斯人骄傲的是能俯瞰全城的国王公园,驱车穿过国王公园,便可对该市与斯旺河一带的美丽风光一览无余。

(7).主要禁忌:澳大利亚人最喜爱的动物是袋鼠与琴鸟,前者被视为澳洲大陆最早的主人,后者则是澳大利亚的国鸟。 兔子则被视为不吉利的动物,碰到兔子意味着厄运降临。

1、澳大利亚的城市现代化程度都很高,由于政府提倡栽花种草和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设得像花园一样。

2、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

3、金合欢花与桉树,是澳大利亚人最喜欢的植物,并且被视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因此,它们分别被定为澳大利亚的国花与国树。

4、澳大利亚人最喜爱的动物是袋鼠与琴鸟。前者被澳大利亚人视作澳洲大陆上最早的主人,后者则是澳大利亚的国鸟。在澳大利亚人眼里,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认为碰到兔子可能是厄运降临的预兆。

5、澳大利亚人崇尚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乐于保护弱者。除了保护老人、妇女、孩子、弱小种族之外,他们还注重保护私生子的合法地位,甚至将保护动物看作是自己的天职。

6、澳大利亚人讨厌议论种族、宗教、工会和个人私生活以及等级、地位问题,不喜欢听“外国”或“外国人”这一称呼,认为这是抹杀个性的失敬行为。

7、虽然不少澳大利亚人私下里,会对自己与英国存在某种关系而津津乐道,但在正式场合,他们很反感将本国与英国处处联系在一起。

(8)动物

袋鼠:它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 袋鼠的种类有50多种,大小从30厘米到3米不等。有的像人一样高大,有的如猫一般矮小。欧洲人把它称为“坎加鲁”(Kangaroo)。关于“坎加鲁”一词的来历,还有一段趣闻。据说在200多年前的1770年,有一天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来到澳大利亚东海岸,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怀藏可爱“小宝贝”,跳跃着前进的奇怪动物,感到非常新奇,于是他打起手势询问一个土著人这是什么,那土著人不懂库克船长在说些什么,便随口答道:“Kangaroo”。从此,这种跳跃着前进的动物便以“Kangaroo”之名而写进英文词典里。其实,那土著人随口说出的“Kangaroo”是土著语言“不知道”的意思。 这种被称为“Kangaroo”的动物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无论在广袤的牧场上,还是整洁的城市里,你都可以看到袋鼠在欢快地跳跃着。如果你驾着汽车行驶在澳大利亚的公路上,千万注意路旁那些画着袋鼠的牌子,那是在警告你,前面是袋鼠的出没之地,请你放慢车速,注意安全。这种醒目的路标,在世界上任何别的地方你都不可能见到,可以说这也是这个国家特有的景色之一。

鸸鹋:它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样子像阿拉伯沙漠中的鸵鸟,不过它比鸵鸟更高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一般身高均达1米多,体重达几十斤。鸸鹋的样子很滑稽,细长的腿,伸着长长的脖子,托着一颗小脑袋,张开扁而阔的大嘴,昂首阔步,气概不凡,对人类非常友善。 鸸鹋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草原和沙漠地带,全身披着棕褐色的羽毛,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它们不会飞翔,但善于游泳,更擅长于奔跑,凭着一双“飞毛腿”,每小时可跑60千米~70千米,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而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美誉。

鱼狗笑:在澳大利亚东部森林中,有一种能发出“怪笑”的鸟,其叫声似人怪笑声,当地人称它为“笑鸟”,鸟类学上称为鱼狗笑 ,属翠鸟科,典型树栖鸟类。其大小如猫头鹰,浑身披有灰斑色羽毛,尾巴长而扁平,嘴大而尖,既锐利又有力。笑 在“怪笑”时,眼睛不停地转动,故意显出一种傲慢的神气。笑 还是捕杀毒蛇和其他一些动物的能手。当它敏锐的眼睛发现毒蛇后,便猛捕上去,用大嘴紧紧钳住毒蛇将其杀死。由于笑 能吃掉毒蛇,故受到当地居民特别保护。

鸭嘴兽:1799年,几位英国动物学家在澳大利亚考察时,发现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上密布着柔软的细毛,身后有个扁平的尾巴,四足都有蹼,趾端还有爪。乍看起来,与鸟类的鸭很相像,却又有兽的皮毛。它以产卵来繁殖后代,却又以哺乳来喂养幼仔。这究竟是鸟、是兽或是爬行类动物?真有点“不伦不类”!这个“悬案”在动物学界争论了将近100年,原因是这种动物分布极为狭窄,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使研究工作受到限制。直到19世纪80年代,动物学家才把它归属为哺乳动物原兽亚纲单孔目,取名“鸭嘴兽”(亦称“鸭獭”)。 鸭嘴兽身长40~50厘米,腿短粗,趾间蹼便于游泳,尤其那长满粗毛的尾巴,在游泳时可充当“舵”的作用。鸭嘴兽在水中觅食、游泳时,眼睛、耳孔、鼻孔全都关闭,那么,它是如何发现食物和躲避敌害的呢?通过神经生理实验,人们发现鸭嘴兽的喙有个重要感觉器:压力触觉和弱电场感受器。当鸭嘴兽在水中觅食时,对周围弱电场和水流变化极为敏感,而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会产生微弱电流,故水中动物易被鸭嘴兽所察觉。鸭嘴兽口腔内有个颊囊,捕食时会将猎物(如蜗牛、蠕虫、水中昆虫等)与泥水一同吞入口中,然后将泥水吐出,直至颊囊贮满食物后,方返回巢中慢慢享用。 过去,人们一直误认为鸭嘴兽只有一个乳区,没有乳头,幼兽只能舐食乳区的乳汁,所以将它视为低等的哺乳动物。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鸭嘴兽乳腺高度发达并具有乳头,只是位于毛皮下覆盖着不易被看到。鸭嘴兽乳汁成分也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含铁量极高,这已引起动物学家们的极大重视。 人们也曾误认为鸭嘴兽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弱,所以分布区域极为狭窄。最近,国外一位动物学家详细地研究了鸭嘴兽的体温调节系统,结果发现,鸭嘴兽依靠调节标准代谢率来控制体温,其体温调节能力比一些有胎盘的哺乳动物还强。在低温下,鸭嘴兽可提高标准代谢率3倍多,其毛皮隔绝热量(防止热量散失)能力也比某些高等哺乳动物高,致使鸭嘴兽的体温恒定为32 ℃。 通过遗传学研究,科学家还发现鸭嘴兽的染色体与高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一样,雄性鸭嘴兽细胞中有X型和Y型性染色体,这说明鸭嘴兽与高等哺乳动物的亲缘比较近。

树袋熊:它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属于哺乳纲有袋目袋貂科,每胎一仔,偶两仔,无尾,似熊,体肥壮,长约70~80厘米,大小如獾;毛灰色,厚密如羊毛;两耳短小,软而多毛;前肢第一、二指与其他三指相对;常栖于桉树林中;性喜夜行,单独活动,善爬树,能从一树枝横跳至数尺外另一树枝上。不管风吹雨打、雷鸣电闪、均能在树上酣睡而不致掉下。树袋熊很少饮水,能从树叶和露水中获得足够水分,因此,当地人称它为“考拉”,意思是“不喝水”的动物。树袋熊喜食桉树叶,而桉树叶几乎不含糖和脂肪,蛋白质也微乎其微,因此树袋熊常出现营养不良。但桉树叶含有芳香类物质,加之树袋熊常年不喝水,故树袋熊身上常常散发出“芳香”般的气味,皮毛不生寄生虫,总是显得干净美丽。树袋熊长相十分滑稽:胖胖的圆脸、黑黝黝的鼻子、水汪汪的眼睛,臃肿肥胖,远看像一团绒球,“啼哭”如婴儿,是动物园中最受欢迎的澳大利亚动物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