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

妻昨晚去超市,兴高采烈拎回一袋肉骨头,据说是哪个专柜搞促销,她正逢其时,搞到了一份,其实我算了一下,也没便宜几块钱,但有时购物的乐趣,可能真和钱数没啥关系。

但既然肉骨头到了,如何让它美味地出现在餐桌上,就是我当仁不让的责任了,我心中窃喜,正好我想搞一个香料配比实验,来的正是时候!

肉骨头虽然美味,但这种食材,由于骨髓里残留的血液等比较多,如果工艺控制不好,就可能造成异味过大,前功尽弃,所以,对去异味、出本味、增香味等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这也恰恰符合我做实验的要求。

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1)

我想做的实验是,针对猪、牛、羊、鸡、鱼5种主要肉类食材,搞几个香料配比,风格为中西结合,和我这段时间一直和大家探讨的思路一样,在我们常用的香料配比思路上,结合一下欧美或者南洋等,国外的一些香料使用方法,看看我们能玩儿出什么新花样儿?

这不,猪肉食材这就来了,那就开始我的实验。

本次的实验思路是:以介于家庭做法和商业做法之间的7种香料组合,来做一个香料包,这是一个中间路线的配比方式,7种香料如果精简,就成三味和五香,就是家庭做法,增加到九味或十三香等,就接近于商业做法,所以说比较有代表性。

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2)

骨头的前期处理,自然是冷水泡3-4个小时,中途换两三次水,直到水不再发红,然后冷水下锅,加些葱姜和少许高度酒(最少50度以上),慢火加热,让残留的血液逐渐析出等,这些工序,在以前的相关文章里我们多次说过,也不是今天的重点,就不细说了。

而调料方面,我为了试验香料包的效果,其它的调料基本都是点到为止,甚至连糖色等都没有弄,把去异增香的责任都放在这个香料包上,看看它完成的怎么样,这样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3)

香料配比方面,我原来做猪骨头,有一个效果不错的香料组合,为八角8克,桂皮4克,砂仁3克,肉蔻2克,香叶2.5克,草果皮1.5克,丁香6个,这个料包大概是4-5斤食材的用量。

今天我用三种西方用的较多的增香料鼠尾草、百里香、香菜籽替换掉了香叶、草果皮、丁香,试一下效果如何。

用量方面呢?以下这一段是我自己使用的,一个数量推算的小方法,并不成熟,写出来只是给大家展示一下我这个实验的完整过程,大家看一下即可,内容可忽略,或者直接跳过此段看配比就行!

用我的数理归纳法,结合香料配比的“君臣佐使”原则,鼠尾草为巽,为5,在使位,用量2.5克;百里香为兑,为2,在佐位,用量为2克,香菜籽为乾,为1,在臣位变9,数量为9除二,为4.5克。

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4)

最后确定香料包配比为:

八角8克

香菜籽4.5克

桂皮4克

砂仁3克

肉蔻2克

鼠尾草2.5克

百里香2克

总量26克,大概针对食材用量5-6斤,妻买了5斤3两,正好。

香料包做好了,再加上一些点缀性的调料,甜面酱25克,黄酱20克,黄酒30克,白糖15克,葱姜各20克,盐适量。

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5)

香料配好后,用温水泡20分钟,刚开始泡,我就紧张起来,因为区区2.5克的鼠尾草的香味,盖过了其它所有香料,有些太霸道了,如果它一直这么霸道,恐怕我实验出来的味道就会很怪,结果会是失败!

后面我可以说是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实验的,我真的有些怕这个鼠尾草,可能会因为它这一种的配比不合理,毁掉整体的效果,但既然这样了,也只能硬着头皮来进行。

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6)

出香我采用了用油出香的方法,因为我想看看这些香料遇到油会是怎样一种效果,油入炒锅,略温后放入泡好的香料,小火熬出香味。

随着香味的慢慢释放,我紧张的心情有些放松了,鼠尾草的霸道似乎在慢慢隐去,经油出香后成了一种众香融合的效果,虽然它还是比较突出。

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7)

然后就是香料捞出装入料包,锅里放入肉骨头,澄清的煮肉原汤,所有的调料,加上料油料包等,大火烧开后小火1.5个小时,关火焖1个小时,这个制作时间根据食材的品质灵活掌握,达到肉略脱骨,软糯入味就行。

随着肉骨头在锅中的卤制,我忐忑的心也慢慢放下,屋里逐渐开始弥漫一种香气,强烈却令人愉悦,随着食材的成熟,再也显示不出某一种香料的特殊,而是融合与平衡。

再后来,随着我制作的肉骨头,上桌就被抢光,我知道我的实验成功了,虽然我这个最辛苦的人只尝到了最小的一块儿,但我有了自己最大的获得!

这次试验,最终的结果是得到了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口味风格,香而入味,却和我们原有的香料有些区别,看来用中西结合的玩儿法来创新是没有问题的。

60年代传统卤肉配方(我的一个中西结合的香料实验)(8)

另外我这次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比较陌生的鼠尾草,这种香料由霸道到融合的过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在一些关键加工环节,这都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香料,我说德国人那么喜欢它呢,哈哈!

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可能是我太想把这个过程给大家讲的详细些,也让大家从中得到些什么了,愿朋友们别嫌麻烦和啰嗦就好,通过这次实验,我更有信心和大家一起去探索,去创造一些新的玩儿法了!

自然门美食e族 一心一意做价值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