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以前的儿歌(那些在历史天空上飘过的儿歌)

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学到的儿歌带有一定的说教色彩,如“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又如“小蛋壳滴溜溜,没手没脚也能走不怕风儿大,不怕浪儿高,不怕自己小,不怕自己弱,滴溜溜滴溜溜,滴溜溜滴溜溜,风儿浪里翻跟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50年代以前的儿歌?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50年代以前的儿歌(那些在历史天空上飘过的儿歌)

50年代以前的儿歌

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学到的儿歌带有一定的说教色彩,如“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又如“小蛋壳滴溜溜,没手没脚也能走。不怕风儿大,不怕浪儿高,不怕自己小,不怕自己弱,滴溜溜滴溜溜,滴溜溜滴溜溜,风儿浪里翻跟斗”。

到我儿子跨世纪的幼年时,再教他这类的儿歌似乎激不起他的兴趣。他最喜欢唱的儿歌却是《一个鸡蛋皮儿呀》。这是他在幼儿园跟老师学的。这儿歌让孩子着了迷,一有空闲就自己在那儿大声地唱着: “一个鸡蛋皮儿呀,它有病呀,什么病呀,大脑炎呀,请医生呀,来不及啊,打上麻药针,吃上麻药药,躺在床上不许动!一不许哭,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白牙。”为了让他换一首别的儿歌唱,我煞费苦心,教了他许多新儿歌,如《两只老虎》《小老鼠上灯台》等,可儿子偏偏喜欢唱这个鸡蛋皮,唱得高兴时还配着自己编的小动作表演。

儿子唱得多了,我有时听得有点烦,就随着他唱的最后一句说,“第四不许再唱鸡蛋皮儿”。儿子一噘小嘴问:“歌里没有这一句。你加的吧?”我说“这鸡蛋皮有什么好唱的?天天唱?”儿子不服气地说:“好玩儿,同学都在唱。”我开玩笑地说,“这首你唱的有点多了,我教你一首新的吧:‘一个小小子儿呀,他爱吃鸡蛋呀,为了什么呀?有营养呀,不用请医生呀,身体就倍儿棒啊 ``````”还没教完,儿子就摇着头说:“不好听,妈妈不能乱改词儿。”我说,“那你也不能天天唱鸡蛋皮啊,我都听得快成大脑炎了。”儿子一听后果有点严重,就笑笑说:“好吧,我给你唱个新的,‘一个小妈妈呀,她没病啊,一听鸡蛋皮啊,就来了病呀,请医生呀,请不动呀,为什么呀?是装得病啊`````’”听了让我哭笑不得,只得任由他唱他的鸡蛋皮了。

现在儿子的孩子也到了唱儿歌的年龄了,可她对鸡蛋皮儿这类的儿歌也没什么感觉。她喜欢唱的一类儿歌是“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她边唱还边作出骑毛驴、甩鞭子的动作,显得天真可爱。

这也许就是儿歌的时代性吧?一代人有一代人喜欢的儿歌,他们都是唱着这些有趣的儿歌在慢慢长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