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之谜真相大揭秘(金字塔看得见摸得着)

大家有听说过世界八大奇迹吗?那就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特弥斯神庙、奥林匹亚斯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亚历山大灯塔以及位于我国的秦始皇兵马俑。其中的六大奇迹已经被损毁了,现今仅存的两大奇迹就是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和秦陵兵马俑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胡夫金字塔中蕴藏着的奥秘!

金字塔之谜真相大揭秘(金字塔看得见摸得着)(1)

金字塔

整个埃及一共有95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一个金字塔,在它的旁边还有两个小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边长230米,高136左右,据说本来是高140多米的,但是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导致金字塔的顶端被腐蚀了,因此高度发生了变化。这座金字塔是用230万块巨石砌成的,耗费劳工两到三万人,耗时整整20年,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头重60吨,其他的石头平均重量为2.5吨左右。最大的一块石头距离地面50米,这么大的石头是怎么搬上去的呢?这成为了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甚至在胡夫金字塔本身还有着更多的谜团。

(怎么建成的?)

一开始人们认为,埃及人为了搭建金字塔,会先制作一个土坡,建一层土坡,再建一层金字塔,等到和土坡一样高的时候,再建新的土坡,就这样不断地循环。但是这个说法很快就被推翻了,要使用土坡将巨石运上去,这么沉的石头,土坡的角度不得超过5度,这样的话,坡面就会长达1.6公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况且搭建土坡也非常的耗材,相当于完成整个工程,需要建造两个金字塔,二十年完成更是不可能了,人们天天不吃不喝不睡,平均两分钟就得搭建一块才能实现,不然就是无稽之谈。

金字塔之谜真相大揭秘(金字塔看得见摸得着)(2)

金字塔附近

法国有一位建筑学家曾经发表过他的观点,金字塔靠近底部的三分之一应该是靠搭土坡建造的,其他的三分之二则可能是再金字塔内建造了螺旋环形上升的走廊,从而将石头运上去,这显然也是很难实现的,而且至今还没有发现金字塔内有任何类似于螺旋上升的走廊。

日本的一位考古学家并不认可上述说法,他认为金字塔有可能只是外层使用了巨石,里面填充的可能就是小的碎石粒,这种说法还有一定的可信性,因为这种建造方法,工期就有可能会缩短。此外,专家发现了之前住在金字塔周围的人留下的遗迹,大概住了有两到三万人,但是按照实际的推算,当时的埃及总人口也就是两到三万人,这些人自然不可能都在建造金字塔,况且组织这些人同时建造金字塔也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

金字塔之谜真相大揭秘(金字塔看得见摸得着)(3)

金字塔

(4000多年前的水泥?)

在金字塔上,石头与石头之间使用特殊的物质粘连在一起,使得石头极为紧密的贴合起来,这个物质类似于水泥,但是比水泥的效果更好,因为石头都已经被风化了,但是这些假水泥却没有,科学家也曾多次检测过这种物质,但是始终没有检测出它的材质,成为了一大谜团。

金字塔之谜真相大揭秘(金字塔看得见摸得着)(4)

旅游的人们

(花岗岩棺材)

由于已经有人进入了金字塔,于是我们在塔内发现了很多的房间,其中的一间房间里面有一个花岗岩棺材,表面被打磨得非常光滑,里面空空如也,连木乃伊也没有发现,这个花岗岩的光滑程度,以当时的工艺技术,起码要打磨十年,才能达到效果。

(圆周率)

19世纪,天文学家查尔斯史密斯发现,金字塔的边长乘上金字塔的高除2,就能得到圆周率,也就是3.1415,大家都知道,圆周率是在公元前三世纪,被阿基米德发现的,当时精确到了3.14,而金字塔得到的圆周率竟然要比日后提出的圆周率还要精确,难道埃及人早就发现了圆周率吗?

(日地距离谜团)

金字塔之谜真相大揭秘(金字塔看得见摸得着)(5)

散落石头

金字塔的原始高度是148.2米,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是1482000000公里,正好是金字塔高度的十亿倍。

(光速问题)

金字塔的坐标是北纬29.979250,而光速的数值是299792458米每秒,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竟然如此的相似。

难道古埃及人的天文、物理、数字等方面都很厉害吗?仍有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巧合。

(无设计图)

这么复杂精密的金字塔竟然没有设计图,是本来就没有设计图,还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金字塔建造的秘密,然后特意将其销毁了?但是金字塔的建造工人又是怎么样将建造金字塔的技术代代相传,保证所有的金字塔都建设的一样呢?

(关于胡夫)

金字塔之谜真相大揭秘(金字塔看得见摸得着)(6)

金字塔

既然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那他的主人胡夫是不是也是最有地位的法老呢?但是遗留下来的关于胡夫的图像资料非常少,只有在1903年发现的一个使用象牙雕刻的不到7厘米的胡夫雕像。

金字塔不仅仅是一项奇迹,而且是古埃及的智慧和文明的体现,也正是因为聪明的古埃及人,我们才得以看到如此令人震惊的奇迹。

关于埃及胡夫金字塔我们大概就讲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关于胡夫金字塔或者其他奇迹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