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文物的真实案例(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倒卖文物)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思想品味的提高,也逐渐对文化文物产生了兴趣。近些年来随着大量的寻宝节目涌出,也许是年轻人体会到了传统文物的魅力。但是这种节目里避免不了竞价拍卖文物,当然我国法律规定不允许私自拍卖文物,但是为什么古玩城里的文物遍地都是呢?下面就由我来替大家探讨一番。

倒卖文物的真实案例(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倒卖文物)(1)

1:清乾隆帝御宝《乾隆预览之宝》“蟠螭”钮灰白玉圆玺,尺寸:3.3厘米,成交价: HKD 3,620,000

根据我国的文物法规定,我国领土内所有领海。地下和表面的文物都应该属于国家公民,不可以去私自倒卖文物。但无法违反第五十条规定。公民可以依法继承遗产。直接赠予的形式来获得文物,这一条法规就承认了有些文物是可以个人私有的。明天当然有大量的文物遗传下来。通过合法的手段来继承文物,文物在通过合法的手段来转卖文物,这显然是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文玩城里文物众多的这一现象也就通俗易懂了。

倒卖文物的真实案例(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倒卖文物)(2)

2: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鎏金英雄双联瓶,尺寸:高8.8厘米,估价:RMB 3,600,000,成交价: RMB 3,565,000

但是在古玩城内,有些不法分子依然会通过低价收买高价出售的手段来出售一些赝品,就是自己偷偷摸摸从地下挖出来的文物,再经过二手商人的转卖不法谋利。这样的行为显然是国家严厉制止的,小人得物,终必卒。

倒卖文物的真实案例(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倒卖文物)(3)

3:民国张作霖赠袁世凯登基金银礼器,尺寸:尺寸不一;总重6.21Kg,估价:RMB 2,000,000,成交价 RMB 3,565,000

如今的古玩市场上的文物鱼龙混杂,若无一双火眼金睛,恐难辩真假,因此我们购买文物是也要通过正规渠道,这样我们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挖出的东西独归国家所有,若个人。不是主观性地去故意盈利买卖人物的话,那国家也就不会追究。但反之如果个人故意通过以盈利的目的来出售或买卖文物,这显然是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因此,如使大家遇到后面这种情况,且请千万不要购买,避免引火上身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倒卖文物的真实案例(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倒卖文物)(4)

4:唐银局部鎏金花鸟纹莲瓣式盌,尺寸:直径24.5厘米;重量1052g,成交价: USD 3,495,000

其次,关于古玩城本身,只要情况符合规定,各项操作通过审查,国家也是允许它们存在的。国家法律明确规定,正规的古玩城可以进行买卖文物等活动,这也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但是古玩城内并不允许拍卖国家珍宝级别的文物,因为这类文物基本都是孤本,一旦流入不法分子手中,对古玩界是一种损失,对国家更是一种损失。但市面上绝大部分文物都是合法买卖的,并不是一些重要的文物,像明清时期的建筑废料和杯子盘子之类的,这种文玩即使交给国家,国家也不会太在意,倒不如流通进市场,既促进了古玩界的发展,有推动了经济发展,给市民多一个娱乐项目,可谓是一举三得。所以只要吃相不太难看,国家也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倒卖文物的真实案例(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倒卖文物)(5)

5: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荷塘鸳鸯》图寿鹤三足盖炉(一对),尺寸:91.5厘米;78.7厘米,成交价 HKD 3,480,000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积极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