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诸侯国吴国(春秋吴国被视为周文王伯父的国家)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23)

前文我们提到,《史记》中的太伯、仲雍南奔建立吴国并不可靠。那么,《史记》之前的史料是如何记载这件事的呢?

在记录春秋历史最翔实的史书《左传》里,先后三次提到太伯的故事。

第一次是公元前661年,晋国大夫士蔿说太子申生“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当时晋献公已有废太子申生之意,所以士蔿认为太子申生应该学习吴大(太)伯,主动避让不要让自己受罪。这种说法与《史记》的剧情大致吻合,偏重的不是孔子所宣传的礼让,而或多或少透露出有被逼迫的成分。

第二次是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从虞国假道伐虢的前夕,虞国大夫宫之奇对虞公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指明了太伯、虞仲都是周太王的儿子,而且正是虞国的祖先。但太伯因为没有跟从太王,所以没有继承周王之位。

第三次是公元前488年,孔子弟子子贡对吴太宰嚭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提到吴国始祖太伯能传播周礼,但是在仲雍继承后,却断发纹身来遵从吴地习俗。这段文字非常重要,提到的是太伯时能传播周礼,而继承的仲雍才开始断发纹身。另外从这三处记载整体看,虞仲与仲雍也未必是同一人。

春秋诸侯国吴国(春秋吴国被视为周文王伯父的国家)(1)

另外,《左传》也明白无误记载,春秋吴国正是姬姓周人后裔。

第一次是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时,鲁襄公到周庙吊唁,《左传》作者认为,“凡诸侯之衷,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第二次是公元前512年,楚国令尹子西对楚王说“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这都证明了吴国就是姬姓周人。

第三次是公元前483年,鲁昭公的夫人孟子去世。《左传》作者认为,“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因为鲁昭公娶妻于吴国,所以《春秋经》不书昭公夫人的姓。这件事在《论语》也有注解。陈国司败问孔子说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先是答复他说知礼;但回头又告诉弟子巫马期“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如果这都算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也就是说,吴国公主应该叫吴孟姬,但因要避同姓不婚的讳,鲁国史官才改称“孟子”。

从以上《左传》文本系统来看,我们大致能得出一个结论:在春秋前期的观念里,吴太伯、虞仲为虞国始祖,而且太伯是因被逼出奔的;而到了春秋后期的观念里,吴太伯又明确具备吴国始祖的身份,不过虞仲与吴国的关系尚不得而知。

春秋诸侯国吴国(春秋吴国被视为周文王伯父的国家)(2)

其他同时期史料大致也能够印证。吴国不仅与同姓鲁国有联姻,与蔡国也有联姻。鲁国是周文王子周公旦之后,蔡国是周文王子蔡叔度之后。1955年,安徽寿县发现了蔡昭侯墓。寿县,即蔡国都城下蔡,蔡昭侯曾迁都于此。蔡昭侯墓里有一件“吴王光鉴”,是吴王光(阖闾)为女儿叔姬寺吁制作的嫁妆。“叔姬寺吁”的“寺吁”是名,“叔”与“孟”一样是排行,“姬”就是姓了,这是春秋女子的习惯称呼方式。

再比如《国语·吴语》记载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会盟,周敬王称吴王夫差为“伯父”。“伯父”这个称呼不代表夫差是周敬王伯父,而是天子对同姓诸侯的尊称。《礼记·曲礼下》说:“天子同姓谓之伯,异姓谓之伯舅。”《仪礼·觐礼》说:“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可见,吴王夫差为周天子同姓。而且相对于周襄王称晋文公为“叔父”,夫差祖上应该比周王祖上年长,那么应该就是周王季的兄长了。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尽管春秋时期吴人明确被作为太伯之后对待,但鲁国人却始终又以蛮夷视之。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进攻郯国,鲁国执政季文子称“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而在《春秋经》中,吴王也都被称为“吴子”,这不仅不承认他们的王号,甚至还反过来蔑称为“子”。这个“子”非爵位,而是来源于父子的称谓,往往是鲁国对其他非华夏国家的贬称,如楚国也一直被称为“楚子”。

春秋诸侯国吴国(春秋吴国被视为周文王伯父的国家)(3)

当然,“中国”与“蛮夷”的区分不在于血缘,而在于文化。所以鲁国一边承认吴国是太伯之后,一边又不忘记在史书贬低一下。

不过,这也说明吴国的血缘存在暧昧不明之处。如果吴王世系明确出自太伯,又为何当时追从蛮夷习俗而完全抛弃周礼?寿梦以前的历史几乎一片空白,比较可信的材料只有一件春秋中期的“者减钟”,那么吴人相当晚时才使用了文字。而《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数百年清一色的父子相继,与《周本纪》中先周谱系一样,都很难作为可信的记录。

我们回头再看《左传》,会发现太伯南奔这一问题,其实依然没有解决。固然在春秋时期,吴国被认为是太伯后代;但太伯一口气奔到江南建立吴国,据前文分析看也不太可能,这反过来又质疑了太伯作为吴国祖先的真实性。不过,不少学者却有着圆融的解释,那就是太伯南奔的地点或许不是江南,而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迁徙,才到达春秋后期的吴国所在地。

这样的解释看上去合理,不过也存在一个先入为主的嫌疑,就是先肯定吴国是太伯的后代,然后再去证明吴国是如何迁徙至此的。但是,春秋时期的西周史未必就是西周时期真实发生的历史,所以这还需要从西周时期的史料去寻找证据。那么,是否有西周时期的证据,能为太伯奔吴提供依据呢?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