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师深山训练(一个乡村免费辅导班的12年)

来源:【红星新闻网】

解放村村委会有两间特殊的“教室”,一间位于一楼,墙上写着“美丽的童年 从这里开始”,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在这里上课、游戏;另一间位于二楼,主要供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学习使用。

这是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潼川镇的一个普通村落,村委会里的这两间“教室”已经存在整整12年,专门供村里孩子寒暑假“免费辅导班”使用。

对于这个假期“免费辅导班”的来历,7月15日,解放村党委副书记李巧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该村有1492户3865人,其中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老人。面对寒暑假漫山遍野疯玩的孩子们,村里开始组建假期免费辅导班。

12年来,参加辅导班的孩子,从第一年的12人,已发展到现在最多时上百人。同时,辅导老师也由最初的一名退休教师,发展到现在的志愿团队。曾经被辅导的孩子考上大学后,也当起志愿者回馈村里。同时,12年来,辅导班还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其中捐赠有课外读物,也有猪肉和水果。

现在,这个辅导班还辐射吸引了周围几个村子的孩子前来,对此村里也很欢迎,全部接纳,“他们都是我们村的娃。”支教的志愿者也表示,他们会一棒一棒地接力下去……

第一次开班:

首批有12名孩子

一名退休教师辅导

6月底,解放村的广播里每天早晚会定时发布开设暑期免费辅导班的通知,微信群也不时有相关信息,让有需要的孩子和家长赶紧报名。小芸高兴地报了名,她从幼儿园开始每年都会参加这个免费辅导班,下学期她就读四年级了。

解放村党委副书记李巧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的暑期免费辅导班共有50多名孩子。所有报名的孩子一人一档,清楚记录了孩子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报名结束后,她会汇总并和有意愿来支教的西南科技大学志愿团队“小白杨支教团队”沟通,今年他们根据情况确定了12名志愿者前来支教。

“第一次开班是在2011年,今年是第12个年头。”谈起暑期免费辅导班的第一次开班,李巧玲记忆犹新,当年第一次开班时仅有12名孩子。

据她介绍,潼川镇解放村位于三古路沿线,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由原解放村、林茂村、光明村合并组建而成,共有1492户3865人,其中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上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孩子以及老人。而暑假时间长,老人要干农活,对孩子的作业又不懂,面对暑期里漫山遍野疯玩的孩子,解放村原村支书刘世伟萌生了组建假期免费辅导班的想法,刚好村里有一名退休教师羊绍贵,于是从2011年开始,解放村的假期免费辅导班正式开班。

“现在的村委会就是原来的村小所在地。我们将辅导班地点选在村委会,专门腾出一间大的房间作为教室。”李巧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时,辅导老师只有60多岁的退休教师羊绍贵,孩子也多以小学生为主,就教一些文科方面的知识,再带着孩子们写写字,辅导他们的假期作业,相对比较单一。

12年坚持:

辅导班孩子最多时上百人

志愿团队取代退休教师

7月15日上午10时许,红星新闻记者来到解放村村委会。这里有两间特殊的“教室”,一间位于一楼,墙上写有“美丽的童年 从这里开始”等字样,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在此上课、游戏;另一间位于二楼,主要供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学习使用。

一楼的“教室”外,挂着“解放村留守儿童之家”“解放村农事体验学院”等牌子。“教室”内布置得很温馨,有幼儿使用的桌椅,墙边书架放着幼儿读物。一名女志愿者正在组织孩子们游戏,一片欢声笑语;在二楼的“教室”内,一名男志愿者站在讲台上,正在讲述自己祖辈们的从军经历,生动地讲述着革命年代的故事。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漏过一个精彩的细节。还有孩子主动举起小手,向志愿者老师提问……

家庭教师深山训练(一个乡村免费辅导班的12年)(1)

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玩游戏。

家庭教师深山训练(一个乡村免费辅导班的12年)(2)

志愿者教孩子画画。

家庭教师深山训练(一个乡村免费辅导班的12年)(3)

孩子们听志愿者讲革命故事。

“现在的课程丰富多了,不仅仅是辅导作业,志愿者们还会教孩子们英语、绘画、唱歌、跳舞、剪纸、小实验,以及户外拓展游戏等等,课程多种多样。”李巧玲说,每次假期免费辅导班开课前,志愿团队都会把课程表发给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商量而定。

李巧玲是解放村党委副书记,也是“童伴之家”的童伴妈妈,曾在2021年获得团省委的优秀童伴妈妈表彰。从2011年开班到现在,她见证了免费辅导班的整个发展历程。

“开班第二年,为了减轻羊老师的负担,村上的两名高中生也一起来给孩子们进行辅导。两年后,渐渐有了知名度,相继有三台、绵阳的志愿者来到村里,其中有幼儿园、少年宫和小学的老师。从2014年开始,解放村假期免费辅导班的教师被志愿团队取代,包括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大学生支教团队。

这些变化,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参加辅导班。李巧玲介绍,刚开始几年,辅导班的孩子每年都在增加,后来持续保持在六七十人,2021年最多时达到100多名孩子。每期辅导班结束时,志愿者都会根据孩子们的喜好编排节目,然后进行文艺演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上舞台,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也让家长们看到孩子展示自己。

薪火相传:

曾被辅导的孩子考上大学

回村当志愿者接力辅导

解放村对黄丁香来说,不止是一个支教的地方。

从2011年村里免费辅导班开班以来,作为留守儿童的一员,当时读初一的黄丁香就进班接受了辅导。今年,她大学刚毕业,但从高二开始就在辅导班当志愿者,接力辅导孩子们的作业。

7月15日,黄丁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其实,她之前是一个很自卑的人。参加了几期辅导班后,通过和志愿者哥哥、姐姐谈心,也参加了很多活动,渐渐建立起自信,“觉得自己其实也很优秀。”

“在辅导班的几年,我受到了很多鼓励,变成了一个自信的人。”黄丁香说,自己之所以回村当志愿者,是想鼓励村里的弟弟、妹妹们,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这也是对村里的一种回馈。薪火相传,在解放村假期免费辅导班里,还有多名假期回乡大学生,他们也抱着和黄丁香一样的想法。

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回乡接力辅导,村里的群众也自发为辅导班捐款捐物,有的捐20元、50元,村里有的“成功人士”捐出上千元,还有群众把自家种的蔬菜送来,搞生猪养殖的家长直接在暑假捐了半头猪的肉……

李巧玲介绍,辅导班免费,时间半个多月,虽然家长们不交任何费用,但近百名师生的生活需要有资金作为保障,而这个保障多来自于爱心人士的捐赠。

7月15日,红星新闻记者在村委会的厨房看到,有两名村民正在准备当天中午的午饭,回锅肉、番茄炒蛋……

家庭教师深山训练(一个乡村免费辅导班的12年)(4)

厨师为孩子和志愿者老师们准备的午餐食材。

尽管资金有限,但厨师们每天都在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我们一共请了3名厨师,都是村上的村民,均持有健康证,也有相关的工作经历。”李巧玲说。

辅导班的未来:

附近村的孩子也来了

“会一棒一棒接力下去”

其实,解放村的假期免费辅导班,并不仅限于该村,邻近的大河村、土门村等村的孩子也来了,解放村全部接纳。该村党委书记邓建超说:“无论是王家娃、张家娃还是李家娃,他们都是我们村的娃。”

假期免费辅导班的开设,也让村民们称赞不已。“孩子的安全有保障,还能学到知识,作业也有老师辅导。”村民羊山河对辅导班很满意;村民张金玉说,“送到村里的辅导班,娃娃就不会整天想着玩手机、耍游戏了。”

家长们的信任,是对村上最好的肯定。李巧玲表示,以后,将跟西南科技大学志愿团队“小白杨支教团队”签合作协议,准备长期合作,同时村上也将积极改善硬件设施和设置课程,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家庭教师深山训练(一个乡村免费辅导班的12年)(5)

一名孩子看见李巧玲,远远就跑了过来。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大二学生刘天豪,是这一次“小白杨支教团队”的队长。他说,寒暑假辅导班的所有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帮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舒适的假期,同时远离电子产品的影响,“我们也会一直支教,我是接的第二棒,将对志愿团队进行培养,下一届队长就是我现在的助理,我们会一棒一棒接力下去……”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摄影报道

原标题:一个乡村免费辅导班的12年:从12个孩子到上百孩子,考上大学的女孩回村接力辅导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