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进盛开的泡桐花连载二十八(那盛开的泡桐花)

对我这个城市兵来讲,在刚下连队这一个月的日子里,真正尝到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叫不怕苦?什么叫不怕累?这段时间,我的思想和信心、体能和意志,都得到了一次磨炼和考验。

自从宣传队回到连队后,伙食标准也自然降到连队的水平。开始的时候,看到连队的饭菜真有点咽不下去,虽然是三菜一汤,可炒出来的菜看上去油光光的,可没有一点油水,实际上全连的大锅菜,在炒熟了时浇上大半勺油。菜里少量的肉都是带皮的肥肉,很少看到瘦肉。炒青菜常常能看到绿虫子,战士们发现了就用筷子夹出来,如没发现也就这样吃下去了。汤,基本上是碎菜叶、酱油和盐的洗锅水。这样的饭菜,从连长到战友们都吃的很香,我没有什么说的,别人能吃我也能吃,别人能咽得下我也能咽得下。先是硬着头皮吃,后来就慢慢地习惯了。随着每天大量的训练和劳动,不仅使我的体能在增强,而且我的饭菜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朱进盛开的泡桐花连载二十八(那盛开的泡桐花)(1)

南昌的夏季,真可谓炎热难熬。班里除了每天的训练外,几乎天天要给菜地浇水,挑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任务,没有一个人是特殊的。我右肩压肿了,用左肩挑;肩膀压肿了,用背部挑。就这样,经过近一个月的坚持,我终于战胜了自我。我挑的水也多了、走起来越来越稳当了,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原来那些看不起我的战友们,开始向我投来微笑的目光。我不仅学会了整理菜地,浇菜施肥,而且还学会了几种常见菜的育苗和移栽。我们班种的蔬菜,不论是上交数量还是质量,每月评比都在连队各班前列。

夏季连队的生活,我们每天都是一身汗一身泥。在烈日下,不是趴在地下进行训练,就是扛着铲子去勤务劳动。让我最难忘的一次是我们排去完成搬运水泥的任务。

八月份的天气,从早到晚都在30度以上,中午气温高达40度以上,连呼吸都感到火热。这天的上午,连队接到了营房处搬运水泥的任务。吃完早饭,我们排一、二两个班穿好灰色的“工作服”,背上了水壶,在排长林华平的带领下,乘上了学校派来的军用卡车,把我们拉到了南昌市的江边货运码头。

我们来到一个大型的货车车厢前,车门打开后,整车满满的一包包水泥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车厢的底架上注明“总载重60吨”。由于货车车厢当天下午要调运走,我们必须在上午完成全部水泥的搬运任务。

我心里略加的盘算了一下,按一包水泥50公斤计算,总共有1200包水泥,我们排共来了20来个人,一上一下的装车卸车,每个人平均要搬运120多包水泥。在炎热的天气下,看着一包包发烫的水泥,深感到任务的艰巨。

根据要求,排长林华平立刻进行了战斗前的动员。

他说:“同志们,今天的任务非常紧迫,炎热的天气和艰巨的任务,这对我们一个人都是考验。大家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共产党员们要发扬模范带头作用,保证在中午前完成好这项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大家的回答是坚定有力。

学校共派来四五辆解放牌军用卡车运送水泥。排长决定一班的人员负责水泥装上汽车,二班的人员回步校卸载水泥。我们二班在装满第一辆车水泥后,就乘车返回了学校的营房处物资仓库。汽车在仓库院子门口停了下来,卡车距离几个大库房还有五六十米远。

班长陶桓金把车厢门打开,命令黄常文、罗秋平两个战友负责在车上搬卸水泥,其他人在车下用肩膀把一袋袋水泥扛进仓库房里。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我的体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100斤重的水泥包压在肩上时,着实还是沉甸甸的,腿脚都感到了沉重的压力,步子一点也迈不开,只能迈着小步往前走。

当第一车水泥卸完时,我们所有的人已是汗流浃背,身上的灰色工作服已完全湿透了,没等我们喘口气,满载水泥的第二辆、第三辆卡车已停到仓库院门口了,大家立刻投入到扛运水泥战斗中。

在烈日的照射下,滚烫的水泥袋搬动过几次后开始破裂,背在肩上水泥粉就不断的向我们身上脸上撒漏。在卸运了七八辆车的水泥后,我们的衣服裤子不仅全沾满了水泥粉,而每个人的头发和脸都粘上了水泥粉。特别是肩膀和脖子上汗水和水泥粉融合在一起迅速渗透在皮肤里,在不停的搬运时产生了辣辣的灼痛。

此时,最难熬的时刻到来了,我们每个人带的水也基本喝完了,酷热、干渴、疲惫和皮肤灼痛同时向我们袭来。此刻,我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疲惫和干渴使我连说话的一点力气也没了,我的体能和意志开始接受这双重的挑战和考验。

在等待下一批车辆到达时,我们获得了片刻的休息,这是何等宝贵。每个战友都疲惫的东倒西歪坐着。蒋勇智坐在地上,用湿毛巾盖着头来降低酷热的温度。眼前这1200包的水泥,汽车至少要拉20趟,可我们只完成了不到一半,大头还在后面。看到这个场景,我低下了头,汗水和泪水从我的脸上一同流下,想到自己下连队以来吃的苦、受的累和流的汗,心里自言道:

“这当得是什么兵啊!大热天里,干这种苦力活值得吗?在家里过舒舒服服的日子不是蛮好的嘛!当兵前,家里已为我争取到了招工指标,单位还不错,工作很轻松,可我偏要来当什么兵!”看着自己浑身粘满的水泥、无力的双手和疲惫的身体,加上被水泥灼痛的肩膀,我真恨不得立刻离开连队,跑回家去……

这时候,班长陶桓金坐到我的身边,他似乎感觉到什么,他把水壶递给了我说:“还有一些水,你喝了吧。”我急切地接过班长的水壶,一口气喝光了,顿时感觉好多了。

班长接着说:“朱进啊,你要分配好自己的体能。目前是最难熬的阶段,坚持熬过这一段就会好的。”班长是5年的老兵,家是江西进贤农村来的,多年的连队生活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体能和坚强意志。他话不多,但处处都能模范带头,他也非常关心班里每个战士。他的关怀和话语立刻让我温暖了很多,内心的动摇也随之忘却了,我开始努力地增强着自己要坚持下去的意志。

由于仓库在学校比较偏僻的地方,不可能马上有开水喝。为此,排长下了三道命令:

一是,扛水泥时,不准大家脱衣服,否则水泥灼伤的面积会更大;

二是,要求大家多喝自来水降温,以免中暑;

三是,要求大家保护好眼睛和脸部,一旦有水泥到脸上要立刻用水冲洗掉。

并要求大家加快速度,早点完成任务。否则,水泥伤害的程度会更大。排长的命令果然起到了积极的效果,经过3个多小时的苦战,我们咬着牙,终于在午饭前完成了1200包水泥的装卸任务。

回到连队后,大家马上冲进洗漱间洗澡,当我们脱光掉身上的衣服时,每个人的头发、脖子和肩膀都粘满了水泥,特别是水泥和汗水紧紧的粘在脖子和肩膀的皮肤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泥斑块。杜钢试着用手剥离下来,可是一剥就破皮流血。蒋勇智马上阻止了他说:“要涂抹些药才行”。

这时,连队卫生员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动它。否则会破皮感染的,要保持干净,时间长了会慢慢地自动掉下来。我的皮肤都属于“细皮嫩肉”型的,水泥斑块渗透得更深些。农村来的战士两个星期就好了,而我身上的水泥斑块近一个月时才彻底地从皮肤上脱掉。

完成水泥搬运任务的几天后,我们班出勤务路过机关大楼时,因天气炎热,想到了宣传队的袁一红和同学郑鹭玲在军务处当打字员,我便拿着水壶来到了军务处打字室打水。她们见到我可热情了,不是给我倒水,就是给我拿吃的,这让我非常感动。

当她们问我在连队苦不苦时,我毫不犹豫说:“当然苦啊!”说着我把脖子和肩膀上的水泥斑块露给她们看,并说明是扛水泥造成的,她们顿时感到惊讶。我简单的介绍了自己下连队后的艰苦经历,并自豪地告诉她们,我已经挺过了连队艰苦生活的这道坎,连队的艰苦和磨难对我来讲已不算什么啦。此刻,她们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其实,下连队以来,我几乎天天都要同艰苦的生活在一起。不是在烈日炎炎下进行摸爬滚打训练,就是在泥泞的水沟里挖土修渠;不是在臭水塘里挑着淤泥,就是在山岗上扛下大石块为营区铺设路基等等。特别是,在铲土劳动中,我拉琴的手掌很快就磨出了水泡,再干下去,水泡就破了,继续干下去,手掌就流出了血水,当撑开五个指头时,撕裂的疼痛难以言状。在山岗上搬岩石时,一次稍不注意,锋利的岩石就把手套划破,手指的鲜血直流,我用纱布简单的包扎一下,又继续战斗。我和战友们的手,都布满了老茧和划痕。

在连队摸爬滚打的艰苦生活中,我慢慢地与农村的战友们融合在一起,和他们并肩战斗。他们能吃的饭菜,我也咽得下;他们能下的沟渠,我也能下得去;他们能扛的石头,我也扛得起来。细小的事情如扫地抹灰等我也能主动去做。慢慢地感到自己已和战友们走到同一个节奏上了,跟上了大家的步伐,我也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大家对我这个干部子弟存在的娇生惯养和怕苦怕累的传统认识也有了改变。在班里、排里和连里也有了对我表扬的声音,班长和排长都主动与我聊天,连队领导也向我投来亲切微笑。

虽然,连队的生活是艰苦和紧张的,但也有不少轻松和快乐的事情,如采摘菜地里菜瓜黄瓜,战友们用大弹壳做的刨子削皮吃,那个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是蛮香的。最高兴的事,去担任晚上放电影的门卫,负责检票。学校每周要放1-2场电影,当时有很多是内部电影,如日本战争电影《日本大海战》、《军阀》,特别是前苏联电影《解放》长达八个多小时,连续放了两个晚上。此外,还有大量的文革前解禁的电影,这在没有电视的时代,这是一项让人非常羡慕的任务。

当然,最无奈的是晚上站岗。全校有五六个不同位置的夜间岗哨,每个岗哨有4个班次,这都由我们连队担任,几乎两天就要轮一次。战友中间流传的顺口溜:“站岗不站第二岗,当官不当司务长”,第二岗是12点上岗,晚上刚睡着,就要爬起来上岗真难受,特别是冬天就更是难受。司务长虽然是干部,是管理连队伙食的,提拔很慢,不过这是当时的老观念。

(未完待续)

朱进盛开的泡桐花连载二十八(那盛开的泡桐花)(2)

作者朱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