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

一百个含山人心中

就有一百个含山

在你心中含山是一座怎样的小城?

沧海桑田

岁月如梭

时间见证了你我生活的

这座城市变迁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

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山抱水的自然馈赠,绿色发展的接续坚守,让生态文明深刻融入发展肌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绮丽画卷恣意铺展;

在这里,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传统制造转身迈上“智造”路,并由此衍生出多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华东铸造之乡”正加速实现由“铸造大县”向“智造强县”的转变……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

40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在含山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含山儿女紧踏时代节拍,紧跟发展步伐,在发展之路上创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叹羡的“非常之观”。今日的含山,改革发展步履铿锵,山清水秀生态依然,脱贫攻坚激战犹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幸福美好含山,正耀然崛起于江淮之间。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

含山含水

见证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记录着砥砺奋进的如歌岁月

更孕育着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

让这片历史文化悠久厚重的灵秀之地

焕发出新的夺目光彩

改革开放40年

畅达交通

改革开放以来,含山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含山县距南京、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市均在100公里之内,拥有“一县望四市”的区位优势。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4)

商合杭高铁裕溪河特大桥

近些年,通过交通的大建设,合芜高速、合马高速,国道346、329,淮南铁路、京福高铁、商杭高铁穿境而过;裕溪河、滁河等河流常年通航,直达长江;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5)

在建的商杭高铁含山南站

合芜高速、合马高速、北沿江高速在含山南部设有出入口,在建的商杭高铁和巢马城际铁路在含山设有车站等,让含山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6)

北沿江高速林头段

改革开放40年

城区新貌

在城区,按照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生态、宜居新含城的原则,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7)

俯瞰含山城区一角

坚持“西拓南进同步,圈层弹性发展”规划建设思路,城市空间紧凑扩张,拉开了县城建设的框架,着力完善城区各项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突破了几百年来弹丸之地的局限。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8)

含山县体育馆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9)

含山县图书馆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0)

含山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大发展、大建设,城区面积由2005年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已达11万人,一座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生态园林式的现代化城市扑面而来。

▼市政公园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1)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2)

玉龙公园

改革开放40年

美丽乡村

信步含山,仿佛置身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之中,不论从哪个角度,总能捕捉到令人心醉的美景。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3)

含山县第四届采茶节

这绿,源于自然的慷慨馈赠:群山列峙,襟湖连江,天作之美令人震撼;这绿,更离不开后天的呵护:绿水青山,始终是含山执著的坚守与追求。

对于绿,含山将其视作珍宝。

对于绿,含山始终悉心守护。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4)

含山县仙踪镇六衖水库

绿色发展的接力赛,含山一直没有停步。早在2006年,含山就编制出一份较为详细的生态规划。如今,含山县更是将“生态立县”写入发展战略,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追求。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5)

航拍含山运漕镇裕溪河

截至目前,含山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5.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0%以上,先后被评为省生态县、省园林县城、省森林城市,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行列。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6)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7)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8)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含山县大力开展“绿游游”乡村旅游工程,以全域景区带动全民增收,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不仅让“美丽风景”孕育出越来越多的“美丽经济”,更走出了一条用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19)

运漕镇蓼花洲公园

含山用实践和实效,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坚定了继续逐“绿”前行的信心。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0)

美丽乡村中心村徐关村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1)

美丽乡村中心村周港村

未来,含山将举全县之力抓好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生态创建三件大事,力争到2020年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含山,让这方山水成为人人称羡的生态福地。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2)

美丽乡村中心村张齐村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3)

美丽乡村中心村张什村

改革开放40年

蓬勃产业

工业,是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引进优质增量,更要优化提升存量。

含山县制造历史悠久,远有产生于5500年前的含山县凌家滩、代表着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制造最高水准的石钻;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4)

含山工业园

近有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十里炉火红,万人忙铸造”传统铸造业;这既是对含山铸造产业发展景象的直观描绘,也是铸造企业“弱、小、散”的真实写照。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5)

安徽海立空调压缩机缸盖自动化生产线

近年来,含山县通过“三转、三升”和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关停了119家小铸造厂,并对242家铸造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或兼并重组,有力推动了传统铸造产业向绿色智能制造产业的转变。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6)

含山县经开区

现在含山县汽车零部件、制冷配件产业先后被安徽省认定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誉为“华东铸造之乡”,并不断推进绿色智造产业发展。

从“制造”迈向“智造”,依靠创新驱动,更离不开沃土滋养。含山县出台促进制造业升级产业扶持若干政策、工业经济倍增计划、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7)

昊阳能源科技公司多晶硅铸锭炉生产

近年来,含山县积极引导、激励和扶持企业实施自主创新,让创新创造的源泉尽情奔涌,有力推动含山制造不断向高端智造跃升。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8)

含山县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目前,全县拥有铸造企业146家,年铸件产能120万吨,2017年全县机械铸造类产业实现产值140亿元。带着昨日“制造”辉煌,迈向明日“智造”未来。含山,正行稳致远,阔步行进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

改革开放40年

精准扶贫

近年来,含山县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开发的新思想新论断以及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全员发动、全力攻坚、全面推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29)

仙踪镇金洼村就业扶贫驿站生产情景

含山县共有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7113户14362名贫困人口,截至2017年底,有6858户13742人脱贫,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取得了明显成效。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0)

干部帮扶联系贫困户

含山县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进一步聚焦产业和就业扶贫这个关键举措,大力推进“绿游游”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工程,大力推行“四带一自”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促增收,进一步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1)

三龙养羊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湖羊产业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2)

联邦农业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企

改革开放40年

文化旅游

含山生态优美,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凌家滩遗址和国家AAA级风景区褒禅山、太湖山、伍子胥古道、运漕古镇等。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3)

夕阳下的伍子胥古道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4)

凌家滩遗址

近年来,含山县依托独特旅游资源,通过每年举办采茶节、褒禅山户外旅游节、老鹅汤美食节三大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大力开展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全面推出含山研学考古游、历史文化游、健康养生游、乡村亲子游和特色美食游,促进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推进文旅兴县战略实施。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5)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6)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7)

联邦农业公司立足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东山行政村,发挥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田园综合体。规划和建设以田园游乐、田园度假、养生养老、乡村文体、水上休闲、古迹文化等新型业态产品,各业态再植入细分内容。田园游乐植入田野亲子园、生态农场、拓展基地、含山花海、科普基地细分产品。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8)

仙踪镇长山水库

太湖山月亮湖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39)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40)

县文化志愿者进行表演

田园度假植入精品客栈、民宿聚落、生态房车营地、小河徽派社区。乡村文创植入田园生活馆和乡村书院,包括讲堂、创意工坊、咖啡课堂、文化展示中心、乡村休闲沙龙等,围绕小龙虾和美国山核桃文化进一步开发品牌和旅游。独具特色的整体规划小河村田园社区项目,合理整合土地资源,进而使生产、生活、生态在乡村的完美融合。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41)

百舸争流赛龙舟

含山也许不是最好的

但她永远是最无可替代的...

纵使去过很多城市

也艳羡特大城市的美好和设施完善

但对于每一个含山人来说

始终离不开的,还是含山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42)

这是每个人融合在血脉里的家乡情怀

是去不掉的依恋

马鞍山市发展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43)

策划:含山县委宣传部

统筹:陆炳生、刘挺、苏自山、王文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