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自费念的高中排行榜(北京市第三中学)

北京能自费念的高中排行榜(北京市第三中学)(1)

北京三中大门

看过二月河先生的大作《乾隆王朝》的朋友们一定都记得他描写的曹雪芹从金陵到北京后,被朋友安排在右翼宗学堂做事,期间得到朋友们的资助和接济,完成了流芳百世的大作《红楼梦》的章节,这右翼宗学堂就是今天北京市第三中学的前身。

大清右翼宗学堂,于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建立,分右翼宗学堂和左翼宗学堂,学堂前冠以“大清”,是专收八旗子弟的学堂,由宗人府管辖,右翼宗学堂收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子弟,左翼宗学堂收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子弟,“凡宗室子弟内情愿就学读书者, 均令入学分习清书、汉书,并兼学骑射;每学设总理学务王公一人及总管二人、副总管八人掌理学务。”通俗来说是清廷针对宗室子弟而开办的官办学校,是清朝宗室子弟入仕的一个渠道,曹雪芹到右翼宗学堂后担任“瑟夫”(即师傅)之职,因其文学地位成为北京市第三中学校史中最璀璨的人物之一。他在此酝酿构思了《红楼梦》在这里认识了年龄比他小五岁的敦敏和小十岁的敦诚两兄弟,彼此的渊源相似的家世(两家祖上有联系,曹雪芹曾祖父曹玺及曾祖母孙氏两家都曾是敦诚五世祖英亲王阿济格门下包衣,后阿济格获罪,后裔被贬庶民,阿济格之子傅勒赫一族被给予镶红旗的承泽亲王硕塞府为奴,乾隆年间推广皇祖恩意,将敦敏敦诚著交宗人府一体查明,复还黄带子,列入宗谱),使三人相互仰慕惺惺相惜,曹雪芹和敦诚、敦敏时常在敦敏所住西太平街的槐园活动。

宗学所用地址开办之前为吴额附府(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府邸),再之前是明大学士周延儒(崇祯年间的内阁首辅之一)的府邸。

北京能自费念的高中排行榜(北京市第三中学)(2)

徐志摩

康梁变法以后,清政府废科举办学堂,1902年右翼宗学堂改为八旗右翼中学堂,校址由小石虎胡同迁到受壁胡同(现西四北四条)西口。1923年,梁启超在右翼宗学的故址上创办了松坡图书馆,徐志摩曾在这里住过,写下了《 石虎胡同七号》的即景诗,

北京能自费念的高中排行榜(北京市第三中学)(3)

北京三中校园一隅

辛亥革命后,清改府被推翻,1912年9月改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并搬至西城区富国街(祖家街)3号,这是一处清代府邸式建筑,青砖灰瓦雕梁画柱,绿树成荫古色古香。这里是明末清初叱咤风云的人物祖大寿的官邸、家祠(祖大寿,辽东人,吴三桂的舅舅。明末为锦州总兵归顺清朝后隶汉军正黄旗总兵)。如今作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缮。里面的教学设施已经搬到附近的楼宇中,这座宅院命名的“祖家街”现已几乎从城市符号中消失,唯一留存的是几条路经此处的公交车,仍保留着“祖家街”这个站名。

追根溯源距今已近300年了,是北京市办学最长的学校之一,如今高中部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富国街3号,初中部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25号。

学校以“全面育人、办有特色”为办学方针,“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上承传统、下显科创”为办学思想,确定了“求真、文明、勤奋、健美”的校训。 正如著名学者启功先生为三中所作题词一样:起自雍乾世,人才辈辈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许多名人。

北京能自费念的高中排行榜(北京市第三中学)(4)

左起:老舍、蓝天野、于光远、马季

北京能自费念的高中排行榜(北京市第三中学)(5)

老舍陈列室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1913年曾就读于此。校中设有老舍陈列室。著名学者罗长培(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音韵学家,文字学家,古代汉藏语言关系研究专家,中国语言学、中国藏学奠基人之一)、于光运(1915年7月5日——2013年9月26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徐城北(1942年10月20日-2021年10月1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文艺名人苏民(1926年7月11日—2016年8月28日,原名濮思荀,祖籍南京溧水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濮存昕之父)、蓝天野(1927年5月4日-2022年6月8日,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书画家、奇石收藏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职导演兼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方成(1918年10月—2018年8月22日,漫画家、杂文家、幽默理论的研究专家)、董浩(1956年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主持人、画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邓伟等;曲艺界影视界名人马季(1934年8月2日—2006年12月20日,原名马树槐,中国相声演员,相声第七代传人)、笑林(十大笑星之一)、石富宽(相声演员)、崔琦、张一山等都毕业于北京三中。学校重视体育和艺术教育,是市体育传统学校(排球),涉猎京昆、曲艺、民乐、武术、舞蹈、书法、美术等的艺术传统学校。

附:徐志摩《石虎胡同七号》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荡漾着无限温柔;

善笑的藤娘,袒酥怀任团团的柿掌绸缪,

百尺的槐翁,在微风中俯身将棠姑抱搂,

黄狗在篱边,守候睡熟的珀儿,它的小友,

小雀儿新制求婚的艳曲,在媚唱无休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荡漾着无限温柔。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景;

雨过的苍茫与满庭荫绿,织成无声幽冥,

小蛙独坐在残兰的胸前,听隔院蚓鸣,

一片化不尽的雨云,倦展在老槐树顶,

掠檐前作圆形的舞旋,是蝙蝠,还是蜻蜓?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景。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轻喟着一声奈何;

奈何在暴雨时,雨槌下捣烂鲜红无数,

奈何在新秋时,未凋的青叶惆怅地辞树,

奈何在深夜里,月儿乘云艇归去,西墙已度,

远巷薤露的乐音,一阵阵被冷风吹过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轻喟着一声奈何。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沉浸在快乐之中;

雨后的黄昏,满院只美荫,清香与凉风,

大量的蹇翁,巨樽在手,蹇足直指天空,

一斤,两斤,杯底喝尽,满怀酒欢,满面酒红,

连珠的笑响中,浮沉着神仙似的酒翁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沉浸在快乐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