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

撰文:Jason Wayne

前言

One pearl is better than a whole necklace of potatoes. ——Etienne Decroux

选合适的词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就好像好的菜品需要优质的食材。

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会就学术写作中的遣词做一个系列,包括简洁,连贯,清晰,流畅等,聊聊问题,说说原则。

诸多遣词原则中,我选择了准确作为开篇。简洁,连贯,清晰,流畅等未来要讨论的原则更多倾向于文学特征,与之不同,准确更具有科学的味道。既然是学术写作,不妨让这个学术意味更浓的原则打头阵。

1. 准确

科学嘛,肯定是要严谨的,这个认知似乎是无需说明的。而严谨在科研以及写作过程中的落脚点,就是要求准确数据准确,理论准确,论证准确。这样看来,准确可能是写作中用词原则最为重要的一条,因为其他原则似乎都是单纯针对文笔而言的,只有这条,针对的是学术写作中的“学术”。但,如此重要的一条原则,我们真的理解么?

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1)

书中提到了两个有意思的问题:

(1)What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un and the earth?

(2) “How long is the coast of Britain?”

假定我们依据准确的遣词原则,这第一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分分钟就有了答案,1.5亿千米。不错,达到了十八世纪的准确程度。不过现在好像是二十一世纪。149597870千米,答者面带愠色。很好,一下精进到了1976年的水平。十几分钟后,答者面带得意,149897870.7千米。很好,总算到了我们能知道的最准确的程度,虽然还只是平均距离。好了,现在假定你家孩子问你这个问题,你选哪个答案告知?

不着急选答案,现在我们聊下第二个关于准确的问题。理论上,我们可以定一个最小单位,千米,或者米,然后量就是了。对“量就是了”这个说法抠鼻的同时,似乎你也觉察到了,这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要复杂。你可以用直线近似,累积以后得到一个数值,但直线外的每一块礁石或沙粒的该如何是好?潮汐呢,全球变暖呢?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Lawrence Krauss的观点是Whether or not the quoted number is “precise” therefore depends on what I’m intending to do with it.

准确这个词,也许本身就是不准确的。

2. 学术写作中,准确具体指什么?

前面两个问题虽然与准确相关,但更多是数学概念借调到写作中来所产生的冲突。仅在写作背景下,准确的定义还是很实用的。Micheal Ally在其The Craft of Scientific Writing一书中将准确分两方面论述:

  • Chooing the right word 选对的词

  • Choosing the right level of detail 选对的细节层次

下面我就在其基础上对准确原则进行一个简单描述。

2.1 选对的词

从实用角度讲,选对的词更多是个目标,而不好作为一个判定标准。毕竟,何为对呢?以下从错的角度出发,理出几个基本方向作为判据。

(1)避免专业专业词汇和普通词汇混用

举例:weight≠mass

重量和质量,差了一个g,论文中理应不会混淆。这类问题似乎简单到无需说明。但真的么?light metals这个在nature 和science论文中也常出现的概念中,light该作何解释呢?是重量1g,所以称为轻,还是因为密度是1g/cm^3所以称为轻呢?要知道很多字典中并不存在light=low density这个词条。对于light metals这个说法,传统和逻辑的竞争下,似乎传统占据了优势。但各个专业尚有不少专业词汇和通用词汇语义交叉的情况。这就进入了一个灰色地带。

对于这类问题,没有哪本书或哪个理论可以划出清晰的界限。只能在经验的基础上做一个判断。

(2)避免语法类混淆

举例:affect≠effect,compose≠comprise,principle≠principal,like≠as等,高中阶段已经学过词义辨析,问题不会太大。

词义辨析,以及很多其他语法类问题,统在一起,称为Usage,是写作中的一个大话题。如果高中的英语课已经还给老师的话,推荐一下几本书,在不确定时备查有关Usage的相关问题。

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2)

1、The Craft of Scientific Writing 的Appendix B有4页左右,很少,建议熟读,不只是词义辨析。

2、English for Research: Usage, Style, and Grammar,整本书都是讲学术写作相关的语法,难度不大。

这两本算是针对学术写作的。

3、Line by Line How to Edit Your Own Writing Appendix B 40多页,类似The Craft,但讲解的要详细,比字典,词典,同义词词典讲解都详细。

4、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 第十章Usage,专门讲用法问题。

更偏僻问题的解决方案,上面这些书籍就难堪大用了。鉴于其知识体系庞大的体量,这里只放上书名,有备无患。

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 The Classic, H W Fowler(经典)

Pengui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Usage and Style

(3)谨慎使用同义词互换

Micheal Alley在自己的The Craft当中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表达其对此项技能的深恶痛绝。最能反映其情绪的是一则有关他曾经的一位英语老师的小故事。她让学生们写一个五句话长度的段落描述鲸鱼,但要求句子主语必须是鲸鱼,而鲸鱼一词又不出现一次以上,且不能用代词。最后谁收到褒奖了呢?是那个坐在前排、脸上长满雀斑的,写出了“海中哺乳动物的王与后”、“黑色椭球状橡胶”的孩子。“现在,他成了一名作家”,老师夸奖道。

现在沿着这位老师的思路,看下下面这句话。

Winston Smith, his chin nuzzled into his breast in an effort to escape the vile wind...

【节选自1984】

把句中nuzzle换成stuck,或者任何一个其他词,如何?

如果前面两个类型的选词混淆尚属于无心之错,同义词互换则更像是自投罗网。从四六级开始,到考研考博考翻译,雅思托福GRE,多样化表达成了一个愈加熟练的时髦技能。每本讲写作的书,不管是关于什么考试的,都能列摆出一大串模板句,用/作为别针,串起一堆堆同义词,活像地摊上代售的毛绒玩具。这种情形随着各种考试自然地进入论文写作中。科学家可能也意识到自己比较呆,换着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似乎能让自己多一份活力。

错。

两方面的原因:

  • 词本身而言,替换造成不准确

没有哪两个词是完全同义的;词义接近的,未必能嵌入到同一语境中;能嵌入同一语境的,依旧会造成整体语义的变化,或大或小。

比如,She might love you.和She may love you.一样么?如果不一样,哪个表达中你中奖的概率更高?

从语义上看,两个都表50-50可能性,很多时候可以互换。但might比may多一丝猜测、试探的成分。这就意味着might会更多的和一些“不靠谱儿”的设想为伍。所以,如果是You might be loved.只能多祝愿你一丝好运了。

  • 整体而言,影响可读性

如果替换只是影响到局部的准确性,问题倒也不大;但当替换影响到段落甚至更大面积内容的可读性时,大范围伤害就在所难免了。

Mixed convec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natural and forced convection. Two dimensionless numbers in the correlations for mixed convection are the Grashoff number and the Reynolds number. The Grashoff number (for free convection) is a measure of the ratio of buoyant to viscous forces, and the Reynolds number (for forced convection) is a measure of the ratio of inertial to viscous forces.

这里的术语暂且不去理会。大概意思是,mixed convection由两部分组成,即natural convection和forced convection。后面出现的free convection和natural convection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不同名字。问题来了,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free convection的出现让读者困惑,这是和mixed convection同一级别的一种convection,还是另一种独立的convection?以及,在没有一丝防备的情况下,怎么就凭空出来这个新概念?

当然,作者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关系。ta以为其同义词的实事是无需言说的,就好像possible和maybe都表示可能一样。显然,作者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用了这么大篇幅讲同义词的问题,只是为了能唱一首歌:单词重复重复不是罪,再觉单调也有必要重复十几回,变换之后若只剩疲惫,写作何必撑得那么狼狈。

备注:这里只是提醒大家谨慎使用,要在保证用词准确的情况下使用,但是论文写作过程中重述语意的能力还是需要掌握的,当然重述语意并不仅仅只有同义词替换这一手段,详情请参阅:好话不说两遍

(4)注意用词的隐含意义(connotation)

隐含意义是相对于字面意义(denotation)而言的,前者会在后者的基础上多一层社会或历史意义。显然,如果不了解这层意义,用错词后可能还不自知,遑论修改。

比如,特定的日子收到两个人的两朵花。字面上,都是花,礼物,虽然名字不同。根据动物之间送礼物的所代表的寓意,两位送花人的期待是相同的。但显然,这两个选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3)

花的选择也许太过简单,没人会犯这类低级错误。我们来了解一些实用的。

house和home:无论前者怎么定义,后者可以定义为前者 温暖的人情。

vagrant,homeless以及people with no fixed address:前者你想要从你门前赶走;中间的人你想请进屋喝杯热茶,听听他的故事;后者,是字典里没有气息的一串空洞的字。但有意思的是,这三者可能是在描述同一个人。

从这个例子中还坑看出,隐含意义多的那层内容也分积极、消极、中立三种情绪。这就意味着,不但词语本身携带的情绪需要掌握,还要在选词时考虑其与语境的兼容性。

The procedure we adopt was (?) enough so that the whole project will be finished in time.

选cheap还是inexpensive?

加强难度:In another survey, this one by Ipsos/Reuters, only 51 percent of Americans thought they could get adequate, affordable health care.对于这个adequate和affordable的医保,美国人民是高兴还是不高兴?adequate和affordable的隐含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情绪与句子中哪些词呼应,是否契合了语境的整体情绪?

2.2 选对的细节层次

选对的词总体而言还是以单词为主要调整对象,相对而言,细节层次的选择针对的范围则要大得多。小到单词,达到段落,都是细节调控的战场。

(1)细枝末节,过犹不及

先说细微的方面。日地间距149597870.7千米这个数据。如果是幼稚园小朋友,1.5亿千米,够用;天体物理研究生课本中的天体数据常数表中,1.49597*10^8千米,足矣;NASA工程师要发射环日卫星,有效数字多多益善。

这是常理,本无需多言。但科学家,尤其是新晋科学家,会本能地用自己达到的知识边界处的信息回答任何一个知识边界内的问题。简单讲,我想知道凶器是乒乓球大小,还是网球大小,还是足球大小;你偏偏告诉我头盖骨凹陷处的曲率半径接近8.5英寸。

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4)

用我作为读者能接受的方式回答我,而不是你作者的方式,求你了!

(2)粗细搭配,G-S结构

午饭的时候看识骨寻踪的乐趣,除了能锻炼自己胃部的神经之外,就是这俩人的对话方式了。John M Swales的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中提到了一个G-S text的概念。

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5)

G,general;S,specific。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初高中语文阅读中的总分结构。

一个段落中G-S各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是这样,因为大家都能理解他表达的意思,话不多却能抓住要害,所以G人缘好,总是出现在险要位置,即段首。S呢,出身科研,严谨,喜欢术语,喜欢细节,但大家都烦她,因为她一讲起话来,大家就不自主得想睡觉。因为她把一个事情说清需要太多细节,所以她占据了剩余的所有话语空间。

能不能只要一个人呢?不能只留G。虽然G有大众情人般的魅力,但让G多数几句就会露馅儿,因为G一多就会变成陈词滥调,空洞乏味。如果不知道什么感觉,回忆一下自己写的高中作文。也不能只留S。虽然S的存在可以让一副画精美起来,可以让一个问题的所有方面清晰的摊开在桌面,单纯S的堆砌会很快失去观众而不自知。很简单,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观众的大脑会自然的排斥。

最优组合便是G先出来告诉大家他俩准备干什么,让读者心里有个谱儿。然后S出来,用自己独特的能力三下五除二把G要做的事情解决掉,然后两人一起出来致谢。落幕。

当然,以上我说的还是这俩人。

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6)

写段落和看每一集中的故事,别无二致。

3. 总结

  1. 不要混淆专业术语和普通用语

  2. 注意用法问题

  3. 不要轻易使用同义词互换

  4. 注意所用词的潜在含义

  5. 细节不要太细

  6. 细节和粗节搭配使用

补充:鉴于同义词部分可能存在缺少参照的问题:补一本词典

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7)

Webster's New Dictionary of Synonyms A Dictionary of Discriminated Synonyms with Antonyms and Analogous and Contrasted Words

同义词可以试着互换,只是务必要查清各方面是否等价,此方面讲,这本词典挺好。


友情提示:有知乎账号的朋友,建议关注知乎专栏【研之成理写作实验室】,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此外,我们将在知乎上以知乎live等方式为大家讲述更多学术写作的方法技巧!

知乎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rationalscience-writing-lab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到达

文献写作手法(学术写作遣词系列)(8)


相关内容链接:

1. 史上最强写作书单,从经典到专业

2. SCI 论文写作之Introduction (一):如何写好Article中的Introduction?

3. SCI论文写作中一些常用的句型总结(11):倍数如何表示

4. What makes a good publication?——从文章结构开始谈起

5. 从Abstract和Conclusion看期刊风格的阶层化

6. 论文写作之摘要和结论该怎么区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