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十三个师长(这位副师长为何立一等战功)

作者:白小原

声明:“兵说”原创稿件,抄袭洗稿必究

英雄之事,非一般人所能为,堪称牛人。战争年代,英雄辈出,牛人牛事也很多。但敢爬到敌人暗堡,赤手空拳把正在扫射、枪管发红的机枪硬生生拽出来的,却十分罕见。41军121师的战斗英雄李培江,就真实上演过这样的“虎口拔牙”。

历史上真实的十三个师长(这位副师长为何立一等战功)(1)

图:李培江

祖籍山东的李培江,1922年生于辽宁,因其父亲逃难,在东北谋生。7岁母亲去世后,李培江和妹妹寄养在辽宁的外婆家。少年的李培江没上学,修过鞋、打过长工,17岁时被日军抓去当劳工。在丹东修机场时,受尽折磨的李培江成功逃脱。

1945年8月,李培江在丹东街头遇到东北民主联军,报名参军来到4纵10旅28团当兵(10旅即121师前身,28团即后来的塔山守备英雄团)。

1946年4月6日,国军第一次进攻本溪失败后,不甘心失败,52军25师、14师(欠1个团)再犯本溪。敌25师由抚顺南下,却被我军3纵包围。敌人为解25师被歼之危,急调14师从辽阳经桦子沟北进支援。为阻敌增援,我10旅奉命截击14师。

本溪是东北的炼钢之都,是南满的工业中心之一,是连接南海路和安(东)沈(阳)路的交通要点,是沈阳的门户,也是安东的重要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经过激烈战斗,10旅顽强挡住了敌14师的轮番攻击,并趁势出击将该敌击溃。

历史上真实的十三个师长(这位副师长为何立一等战功)(2)

图:李培江夫妇

4月10日拂晓,李培江所在的28团2营4连奉命在长岭子山一带追击敌人。长岭子山是一座孤山,地形复杂,山势险要,视野开阔,便于发扬火力,易守难攻。加上日军曾在山上构筑了大量永久性工事,更增加了进攻的难度。

在我主攻2营连续发起3次攻击均未奏效下,2营决定由4连挑选战斗员组成突击队,利用夜暗、隐蔽的有利条件接近长岭子山,向敌实施突袭。作战计划一经批准,4连官兵个个递交请战书,当时年轻气盛的李培江咬破手指写了血书,请求参加突击队。当晚20时,突击队沿着长岭子山南侧山腿摸了上去,但部队进至半山腰时,被敌人发现,偷袭瞬间转为强攻。敌人居高临下,凭借火力优势,大小地堡,各种火器一齐开火,我遭遇压制。

这时,突击队长、四连连长命令突击队采取“小群多路”战法,在火力掩护下,向山顶发起猛攻。战士李培江作战非常勇敢,在班长负伤情况下,接替班长指挥战斗。

当他们班接近山顶时,敌最后一处暗堡火力点突然开火,把全班压在一个土包后抬不起头来。李培江果断命令爆破手炸毁敌暗堡,但敌火力太猛,爆破手接连牺牲。此刻,为战友复仇的英雄气概在战士心中熊熊燃烧。

历史上真实的十三个师长(这位副师长为何立一等战功)(3)

图:李培江和战友(油画)

李培江命令全班集中火力再次压制敌暗堡,自己与战友郭尚志一起冲向敌地堡,利用爆炸扬起的烟雾一步步爬向暗堡前沿。但炸药包仅仅炸掉了暗堡外边的一层水泥,敌人的火力依旧凶猛。就一会儿功夫,又多名战士负伤。李培江发现,与郭尚志的手榴弹、爆破器材扔得所剩无几了,再耽搁下去,牺牲会更大。

危急时刻,面对不断喷涌火舌的敌机枪,李培江从侧翼贴近地堡射孔,一把抓住发红的枪管,一手卡住机枪的扳机,把正在疯狂射击的机枪,使劲往外拖。滚烫的枪管把他的双手烫得“哧哧”冒烟,血肉模糊。李培江强忍剧痛,向外猛地一拉,硬生生把敌人机枪拽了出来。地堡里的敌射手被这突如其来的场景震住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李培江趁势向暗堡扔了2枚手榴弹,歼灭了敌军。

历史上真实的十三个师长(这位副师长为何立一等战功)(4)

图:1979边境作战,李培江(左一)战斗间隙

李培江在战斗中肩胛被炸伤,双手皮肉烧焦,但他的英雄行为极大地激发了4连官兵的战斗激情,为4连攻下长岭子山击溃敌14师作出重大贡献。此役,我军共毙伤俘敌国军52军14师副师长以下1380余人,李培江被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授予“战斗模范”称号,4连被辽东军区授予“长岭山连”光荣称号。

后来,李培江又参加了新开岭战役、四保临江和春秋冬季攻势等战斗,4次立大功。辽沈战役后,他随部队入关,从东北南下打到两广,解放南澳岛。

1979年边境作战,57岁的副师长李培江当时正在住院,医院诊断结果是胃炎,怀疑有胃癌(战后复查没有)。考虑到当时部队已近20年没打过仗,需要上过战场的老兵带教指导,李培江再三请求上前线。

他的请求得到批准,他下到作战部队,率363团穿插迂回,堵住高平之敌南逃,为我军全歼高平之敌创造条件,再次立一等功,系此次作战中3个立一等功的师级指挥员之一。2016年1月,李培江病逝于汕头,享年94岁。

历史上真实的十三个师长(这位副师长为何立一等战功)(5)

图:1979年,121师凯旋而归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兵说军迷装”,总有你喜欢的军旅用品。有情怀,还不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