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复杂功能手表(上世纪的智能手表原来长这样)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记者 樊俊卿】1998年的今天,日本精工(Seiko)发布了一款具有跨时代技术的智能手表:Ruputer,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资料显示,这款问世于上世纪的智能手表不仅外形与现在的产品相差无几,连功能也几乎一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精工复杂功能手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工复杂功能手表(上世纪的智能手表原来长这样)

精工复杂功能手表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记者 樊俊卿】1998年的今天,日本精工(Seiko)发布了一款具有跨时代技术的智能手表:Ruputer,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资料显示,这款问世于上世纪的智能手表不仅外形与现在的产品相差无几,连功能也几乎一样。

据悉,精工Ruputer是精工旗下首款可以运行应用程序并通过拓展坞连接到PC的可穿戴智能产品。借助于屏幕下方的八向操纵杆,你可以在精工Ruputer上进行备忘录编写、日程安排和待办事项列表更新等操作,你不仅可以在这款智能手表上记录你的日常开销,甚至还可以通过它玩游戏。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硬件技术发展情况,精工Ruputer并非配置可重复充电的锂电池,而是使用了当时标准制式的CR2025手表电池。一块CR2025手表电池可为精工Ruputer带来长达三个月的待机续航时间,但在充分使用精工Ruputer的内置软件的情况下,这块电池的续航完全“不够看”,大约30个小时后,你便需要为它更换电池了。

有日本杂志评论称,与当今流行的智能手表一样,精工Ruputer在1998年可谓是最伟大的可穿戴智能产品,虽然精工Ruputer“戴在手腕上又大又笨重,你必须把它戴在衬衫袖口上,而不是下面,并且还要为它付出高昂的电池寿命成本。”但它丰富的第三方应用仍成为当时消费者追求的“神器”。

精工Ruputer搭载了一块2英寸的102 x 64分辨率LCD显示屏,这一参数放在今天当然完全“没眼看”,但在1998年的移动终端业界,这样的显示屏配合下方配置的八向操纵杆已经是很吸引的产品了。用户可以向玩街机一样通过操作杆在设备上输入文字,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外媒“Engadget”评论称,尽管是一部上世纪的智能产品,但发生在它上面的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例如续航,精工Ruputer30个小时便需要更换电池,而现在最新款苹果手表的续航仍然无法超过三天。另外,平心而论,精工Ruputer的应用功能和现在的智能手表又有什么大的区别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