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郭庄乡村振兴项目(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夏邑县郭庄乡村振兴项目(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1)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凤玲 通讯员 苗育才 刘建厂

大寒时节,夏邑县北岭镇豫丰园园主刘红立正忙得不可开交:2000多亩的农业园区内,他一边安排员工收获越冬蔬菜,一边组织员工组建种植吊曼西瓜的温室大棚,还要接收订购的大型农业机械。

刘红立是在外地做生意的北岭人。他返乡创业源于北岭镇实施乡村振兴的举措。

北岭镇新一届党委政府提出:乡村振兴聚焦聚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的振兴,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村民的幸福之数。

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铺展开来:农业综合产能持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画卷的底色,稳粮兴产业是北岭镇乡村振兴的主基调。北岭镇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土地流转形式,建设涉及13个村4.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重点打造以朱厂村、于各村和谭楼村、任楼村为主的2000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点,确保粮食高产高质。

大棚西瓜、蔬菜、葡萄是北岭镇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该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了一批高标准温室大棚,高效产业园区面积近万亩,主导产业地位更加突出,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更加有力。

“党员红”是北岭镇乡村振兴的亮点。无论是农业园区建设、支柱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还是社会综合管理,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的乡村党员干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冲在一线,出钱出力,参与全过程。

壮大集体经济也是乡村振兴画卷中的重要一笔。该镇采取“党支部主导引领,公司(龙头企业)运行管理,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实施,群众入股分红,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运作模式,建立配套运营机制,合理分配利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无缝衔接,实现五板目标让北岭镇乡村振兴画卷色彩更加靓丽。

拉长产业长板。着力打造北岭镇“中国西瓜之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全国特色农业十亿元镇”品牌名片。以温室大棚西瓜、葡萄、黄瓜等果蔬种植为主导产业,在“特”“优”“精”上下功夫,持续做大做强北会路、夏芒路和利民河“一带两路”现代特色农业。北镇村、寨里村、朱楼村为主占地200亩的新型工业产业园区,招引长三角(南通)20余家小微企业向北岭镇转移,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以工促农、以工辅农。

夯实生态样板。建设利民河产业风景带,打造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在“两横五纵”国土绿化生态格局的基础上,党员带头、志愿者参与,大力度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效能,打造朱楼村、孙营等8个生态样板村。

组建能人硬板。该镇实施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高素质农民,把高素质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的“四步培养法”,做到农民提素质,党员提质量,干部提能力,组织增活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吸纳北岭镇在外地的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实现人才归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补齐民生短板。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村村有路灯;新修建乡村道路50公里,实现村村通;改造镇区门店招牌,统一规格;修建镇区振兴大道、北会路西延道路,完成镇区“六横六纵”规划。

稳固文化底板。利用好北岭镇革命老区名片,将朱楼村烈士陵园、邝庄村永夏砀中心县委旧址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与乡村特色种植产业融合一体,打造乡村特色生态文旅示范样板。

“实施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们采取争取项目资金、吸纳社会资金、申请银行信用资金等渠道,解决了实施乡村振兴资金投入难题”。北岭镇党委书记邵明启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