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做到什么事情都不担心(目标感不影响潇洒)

怎么能做到什么事情都不担心(目标感不影响潇洒)(1)

目标明确

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逍遥?

如果说,对于人生的意义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对于职业生涯之类的问题,我们也未必规划明白。那么好,我们总可以做好一年的准备,制定一个年终的目标吧。

等你有了目标,才知道“持志如心痛”,你得有目标感,然后考虑做什么,怎么做,而且为了目标,最好能放下脸面,放下尊严。

只是,我们不要忘了取悦自己,陪伴家人,也不要在松懈的时候,让盲目性主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一、目标感

所谓目标感,其实是行为和目标的一致性,你做什么事情都围绕目标来进行,这就是目标感。目标感要求,在职场中,你得想着你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今天这个场合中的动机,然后看看今天做的这些事,见的这些人,是不是都能实现自己的动机,进而对自己的目标有帮助。

二、怎么做

目标感决定了你应该做什么事,但怎么去做是伤脑筋的事。人生就像演戏,但你必须知道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同样,每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进行角色定位。选定自己的角色,照着剧本去做事,错不了。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一书作者约翰说,想要做成一件事,重要的不是思考“怎样去做”,而是思考“像谁那样去做”。当你思考“怎样去做”的时候,你的头脑很快就会被各种待办事项和技术性的问题占据;而当你思考“像谁那样去做”的时候,你就是在给自己打造一个角色。角色感是我们为自己打造的一套行为方式的标准,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榜样。

我们以前说过一个模型:行为=动机 角色 媒介 干扰,看看我们所处的场景,确定别人在没有盯着你看(免得你出丑)的情况下,排除那些干扰项(脸面,情绪),你就可以表演了。

三、避免盲目性与五分钟定律

跟随别人未必好,特别是,当你周围的人都是普通人,在见识上还不如你的时候,你就要想想自己该做什么。别人都在做的事,别人希望你做的事,并不一定是你想做的事

我们有时候会体现盲目性。当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对和目标相关的事暂时没有兴趣的时候,你可能会刷短视频,或者打会游戏。本来你是盲目的,刷到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但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很快就过去,这时候,你开始后悔起来,感觉特别地空虚。

为了克服盲目性,我们可以使用“五分钟定律”

虽然目标感很强烈,但有时候,和目标有关的事并不是很愿意做。比如读书或创作,在某个时刻,你真不想做。这时候,你不如稍微自律一下,逼自己先做五分钟 。

你拿出一本书,开始像模像样地读起来,只要你认真读了五分钟,就会进入状态,然后读得有兴致,甚至进入心流状态。这时候,再让你放下书去干别的事,你就不愿意了。

那些该做的事,也许一开始不情愿,但越做越有劲。等过了一点时间之后,自己就会有种满足感,这种感觉远比刷短视频带来的无聊体验要强得多。

怎么能做到什么事情都不担心(目标感不影响潇洒)(2)

看看风景

四、取悦自己与无目的陪伴家人

这世界,对你最好的人,一是你自己,二是你的家人。所以,你要取悦自己,也要关心家人。

取悦自己:不是说每天都要紧绷那根弦,每天都被进取心和野心驱使。适当给自己放个假,适当取悦一下自己,让自己放空大脑,对目标的贡献更大。

喜欢追剧,可以追一下。工作之时,你的专注点在工作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但等你放下工作,进入娱乐状态时,可能会在脑子中冒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以说是灵感,也可以说是换一种场合或思路想问题。

无目的陪伴:你一生的目标中,应该有家人幸福,家庭和谐。所以陪伴家人应该是你喜欢做的事。

陪伴家人,就要做到无目的陪伴。所谓无目的,就是不要见着孩子就想教育一下,见着爱人就讨论账务状况。没有任何目的,就是和孩子玩,和家人一起做点什么。

《家庭教育指南》一书中,李希贵校长提出一个原则: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这种陪伴是无目的的陪伴。无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坦露真实的自己。这时候,教育不仅会自然发生,而且效果极其明显。

比如说,你可以每天和孩子共进早餐、晚餐,或者在睡前进行15分钟的亲子共读。你可以和孩子下棋、打牌,玩一些家庭游戏。如果平时实在没有时间,你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是爱把父母和孩子联系在一起的,陪伴本身就能为彼此带来深刻的满足感。亲子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要比所有科学的教养方法更重要。

五、为了目标,不要脸,不着急,不做绝

目标感不仅包括选择做什么样的事,还要排除影响目标的各种干扰,比如你的面子,情绪,还有一时的置气。

死记三八原则:不要脸,不着急,不做绝。

1.不要脸

不管别人的评论,不看别人的脸色,更不要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比如,你在领导门口等着,想着找领导帮个忙,那就不要看路过的人怎么看你,你找领导办事,又不是找他们。见着领导,你也不要想你的脸面,人家是领导,给脸你就接着,不给脸你就出来,你有什么可丢人的?你求人家,你就不要想人家会不会拒绝,一句话,不要让小脸挡了你的雄心

2.不着急

不着急,包括不要着急说,不要着急做,不要因为着急而生气

不着急说,就是先倾听对方的想法(倾听),努力寻求共同点(共情)。当想要说服对方时,很多人都会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结果让对方产生防御和抵触情绪。比如,你看别人做得不对,马上就去制止,然后噼里啪啦地说了你的理由,。你觉得有理有据,但是对方可不一定认同你,他会觉得,你懂什么啊,你都不知道我是为了什么。所以,想要让对方重新思考,我们自己也必须重新思考。说白了,就是要学会主动倾听和共情,这不意味着你认同了对方的观点,而是说你有在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双方拉到同一水平面进行交流。

不着急做,就是没想清楚就别去干。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我用一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思考问题本身,然后花5分钟给出解决方案。”有时候担心时间不够,有时被急红了眼,于是什么也不考虑,莽撞行事,反而把事情搞坏。

不生气,因为是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有的人一着急就生气,一生气就没有判断能力,反而把事情给耽误了。你生气,愤怒了,别人可不管你。在工作场合,一个人的情绪化,只能是给自己制造麻烦。

3.不做绝

不做绝,就是留余地。一个人的愚蠢表现在,对于他办不成的事,直接把路堵死,不仅自己没有再试一试的机会,连上级领导都没法出面。,

所以,即使事情没办成,也不能失了态,而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给事情留下挽回的机会。你一下把话说绝,事情一点余地也没有了,更何况,这次没办成,还有下次办事的机会或合作的可能。

如果事情确定失败了,你也不要怨气冲天。本来别人觉得亏欠你点啥,你这一抱怨,他把歉意转为愤怒,以后大家就是仇人,这就是两败俱伤。

总结一下,我们要有目标,要做到行为和目标一致,要抛弃自己的小心小脸,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生活的松弛和温馨,那样才能活得不累,活得有意义,不后悔。

目标感不影响潇洒,对酒当歌也是人生。

怎么能做到什么事情都不担心(目标感不影响潇洒)(3)

成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