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的饲料原料是什么?水产养殖中使用的精饲料都有哪些

水产养殖的饲料原料是什么?水产养殖中使用的精饲料都有哪些(1)

渔中愉-水产养殖

精饲料介绍:精饲料通常是指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

目前国内养鱼生产中常用的精饲料种类很多,以下主要介绍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以及添加剂的特点,以便读者掌握和应用。

(一)植物性饲料 植物性饲料是最为重要的饲料资源,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豆类 包括黄豆、蚕豆、豌豆等。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将其加工的副产品(饼粕类)作为鱼饲料。在我国传统养鱼中,常常将黄豆浆直接当作饲料饲养鱼苗。

2、谷实类 包括玉米、各种麦类、高粱、碎米屑等,均属能量饲料,它们都具有黏合剂的功能,用途广泛。

3、饼粕类 包括豆饼、花生饼、菜籽饼、棉籽饼等。这一类饲料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也较好,油脂含量又很低。

其中豆饼(粕)是世界性的较好的植物蛋白源,用途极其广泛。

4、糠麸类 糠麸类是粮食加工业中的主要副产品,同原粮比较,除无氮浸出物含量略低以外,其他营养成分均比较丰富,但纤维素含量较多,其消化率要低于原粮。

5.糟渣类 为酿造业、制糖业的副产品,有酒糟、糖蜜、甜菜渣、医药工业的一些培养剂废弃物和菜油磷脂等。

糟渣类已成为我国目前较为普遍的养鱼饲料,但各种糟渣类饲料的营养成分差异很大,使用时应仔细了解其特点和性质。

6.块根茎类 如马铃薯、山芋、木薯等,淀粉含量高,精制后可作为黏合剂,效果良好。

(二)动物性饲料

动物性饲料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高,且必需氨基酸齐全,富含钙、磷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

易为鱼类消化吸收,故营养价值较大,对需要适白质特别多的鱼类,如鳗鲡、虹鳟和青鱼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鱼粉 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最为重要的动物性饲料。一般用低质杂鱼加工而成,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达50%以上。

氨基酸组成好,含有促进动物生长的各种因子。由新鲜杂鱼加工成的鱼粉质量最好,呈淡黄色,有正常的鱼香味,因易吸潮腐败,应放于通风干燥处。

用变质鱼加工成的鱼粉,色、味均差,质量不好,由于存在油脂氧化的问题,使用时应很好地掌握。

2、蚕蛹 可以用新鲜蚕蛹直接投饲。因其脂肪含量高,加工后使用必须脱脂。

蚕蛹质量优良,近似鱼粉,但过多投饲会对鱼肉的食用价值有影响,一般饲料中的蚕蛹含量应控制在30%以下。

3、血粉 蛋白质含量特别高,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质。缺点是较易变质。

4、水解羽毛粉 由家禽羽毛经水解而制成的蛋白源,蛋白质含量较高。

5、肉骨粉 是肉类加工厂的副产品,由猪、牛、羊、兔等的肉骨、废弃内脏等下脚料加工而成,含有蛋白质和丰富的无机盐等成分。

6、浓缩鱼溶物 由鱼内脏或加工废弃物经弱酸水解而成,或由鱼溶物浓缩而成。

在湿性饲料中常含有这类成分,国内目前已经开展利用浓缩鱼溶物的饲喂(包括家畜、家禽的养殖)试验,效果较好。

动物性饲料的种类还有很多,如螺类、蚬类、杂虾类,均属优质品种,然而这些现在均被列为小水产品,而且为人们所喜食。

在这类资源的丰产地,在对虾等一些优质水产品养殖业中仍作为饲料被广泛地应用。

(三)饲料添加剂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仅仅依靠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和粗饲料,实际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养殖鱼类的生长要求。

在一系列实验中,鱼类营养学专家通过添加某些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或一些防病药物以后,在同样的基础饲料条件下可以加快鱼类增重,提高饲料效率。

以下介绍的几种是比较重要的添加剂:

1、.油脂类 是一种在基础饲料中补充能量、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添加剂,但要充分注意油脂类的氧化问题。

2、维生素类 一般采用精制药用维生素,或使用某些维生素特别丰富的原料。

例如草鱼、鳊鱼在摄食配合饲料的过程中,如能经常吃到某些鲜嫩的青饲料,就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3、无机盐 以无机磷为主的多种无机物元素。

4、防病药物或促生长素 包括多种选定的特别药物、抗生素类或激素类、酶类、促生长素等。

5、引诱剂 一些天然饲料或氨基酸类,或一些着色剂,或具有某些鱼类所喜欢的气味、味道的物质,以引诱鱼类摄食之用。

6、防霉剂 如丙酸或丙酸钠等。

7、抗氧化剂 维生素E、抗氧化剂BHT等。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不少新型、有效的添加剂正被发掘或研制出来。然而,大部分添加剂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

因此,添加剂的性质必须具备在饲料中及动物体内稳定、不影响鱼类的食欲,对人、鱼均是安全无害的。

它在饲料中添加的比例只能占百分之几甚至百万分之几。在使用时一定要详细地了解它们的功效和添加的比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