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

有一天,你发现微信运动获得了好多赞,一看自己的步数,竟然上了排名榜第一位!大家纷纷给你留言,说你热爱生活爱运动,殊不知你只是在家打扫了一天把自己快累死了。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

相信很多人都有上述的情况发生,本来家的地方没有多大,为什么干个活就这么累呢。其实家里的面积没有变,只是你家的布局不合理。

就好像很多人买了新鲜的鱼回来,要拿着流汤的鱼走过门厅、过道、客厅再到厨房,好不容易把鱼收拾好了,还要拿着墩布再从厨房一路墩到门口。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你说有什么逻辑上的不对吗?其实也没有,只是一开始设计时就把厨房安排在入口处,这样可以省略了墩地的时间。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为了避免你以后发生更多生活上的吐槽事情。今天我们俩聊一聊从小学我们就知道的事情:“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概念。它不仅能用在数学上,还能用到生活中。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3)

近两年有一个流行词叫:动线设计,即为你完成某一系列动作而走的路线。好的动线设计,能提高户型利用率从而提升居住体验;反之则会使空间变得「大而不当」,造成重复行走、劳动。这就是你为什么看似感觉一天没走多少路,却已经步数破万的原因。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4)

▲IKEA动线设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宜家的浏览路线就特别人性化,每个区域看似分开但是实际又有着联系。“回形”转圈的路线,让人不走回头路就可以浏览完整个区域,所在区域想拿的东西往往就在你不远处就可以看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体验感。有的商场你逛一下午都不觉得累,而有的商场明明面积不大,但找个东西特别费劲,体验感特别不好。

其实大型商场的商品陈列、分区,都是以客户群体的动线习惯作为准则进行设计,以达到最佳购物体验,住宅设计亦是如此。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5)

既然说到体验感,那么路径原则则是让体验感增强的添加剂。通常路径原则分为两种:最短路径和回形路径。

最短路径原则

何为最短?大家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如果在一条直线上让你反复走,那就是增加了重复路径,在做无用功。

比如在文章开头说的买鱼情节,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有打扫的环节,清洁工具会跟着你日常打扫的路线一直在移动,如果你家就像下图中的大树结构,你就会一直拿着这些清扫工具走遍成个房屋并且反复的在走重复路线,你不觉得累都难。

相对于这个问题,最短路径的设计就会帮你解决这个困扰。比如“蜘蛛网”的路径就非常合理。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6)

▲“树枝式”动线

“蜘蛛网”的路径,看似很繁琐,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无论你从哪个点出发,你都可以走回原点的位置,并且不用走回头路,这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方法。生活中这样设计,你就不用重复劳动和行走。原则上动线越短越好,不管居住还是做家务都会感到舒适。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7)

▲“蜘蛛网”动线

回形路径原则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户型中各个功能区首尾相连,就可以形成回形路线。方便到达各个区域,互通不相撞,是这个路径最基本的要求。

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呢?

1、减少了视觉阻碍。说白了就是不碍事了。在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中间没有阻挡岂不是能提高很快的效率?

2、增加采光。把东西分散开摆设,不拥挤还能给人一种豁达的感觉,此时的家中如若摆上鲜花和绿植,一定会长的非常好。

3、避免空间浪费。很多人家里其实并不小,但总有一种看着特别乱的感觉,就是把很多东西不均匀的摆放在了一起。回形路径的设计就是避免了这种堆积的发生,让你在任何地方去寻找东西都不费劲。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8)

▲回形动线实例

原则说完了,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来,看看这两种动线是如何在家庭中运用的。在家庭中,我们其实主要的动线就三种模式,居住动线、家务动线和访客动线。这三种路线在家居设计时就要把他们完全的分隔开,互相交叉又不错乱。合理的分清区域的功能,有利于日常生活的使用。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9)

A 居住动线

居住动线就是人们常说的家庭路线。一般都是住家的几个常用人员使用,这个路线的目的就是为使用者提供便捷和舒适,越简单越好的道理在这个路径的设计中就非常重要。这个动线常使用的区域为卧室、书房和卫生间三大板块。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0)

这三个板块通常在很多户型中都是聚集在一起的,但也有少数是分开的。这里面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隐私性的保护。毕竟是家里最重要的部分,有遮挡性、不被外界看的一无遮拦就行。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1)

居住动线如何合理布局?我们拿一位女士早上的洗漱环节举例。她在图一这样的家居摆放中,早上的7个必备步骤要走20米,33步的路线。看似不大的房间,就是不停的在来来回回的拿东西和放东西,女主人肯定日子久了会很累。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2)

更改完后的路线归总为5个步骤,4米路程,7步搞定。这样的省时在早上。你完全可以再多睡半个小时,而且不慌张不忙乱。有条不紊的归置完,高高兴兴的去上班。我相信要是换成上图的形式来看,女主人早上绝对很慌张。

这里有几个家庭动线设计时的小tips给大家列出来了几个,供参考:

①衣柜柜门设计,移门会比平开门更节省空间;

②床边设置简易衣架,用于存放睡衣或第二天要穿的衣物;

③装修前根据成员日常习惯同设计师沟通,将卧室、书房等功能区间紧密布局,避免被其他动线干扰;

④清晨行为顺序为起床→洗漱→化妆→穿衣→用餐→穿鞋→出门,根据这一系列动作耗时长短和前后顺序进行动线规划。

总结:家庭的物品摆放要依据居住者的使用习惯来放,有的好看的不实用也是白搭,毕竟家是用来过日子的不是用来当展览的。

B 家务动线

说完了家庭,其次重要的并且占据了很大空间的动线就是家务动线,也是最繁琐的。这个路径涉及功能区有厨房、餐厅、阳台,这是人们白天大部分生活的地方。看似不是很重要,但是为什么有人能够1小时炒3个菜,有的人却连准备的时间都不够?难道是技术不行吗?

家务动线,是对清洁、烹饪等家务作业的路径规划。在这个部分设计的时候主要就是避免路线重复、浪费体力。毕竟打扫卫生这个事本身就很难、再增加重复的路线,岂不是给自己加活?我们接下来来来具体讲解下。

(1)厨房

我们以厨房的动线为例进行说明。一般来说,厨房设计在一进门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你去超市买的蔬菜水果零食都可以直接放进厨房里。像下面这种设计,餐桌放在一进门,和厨房还有一墙之隔,那餐桌肯定会变成最脏乱差的地方。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3)

厨房内部也有合理动线,不少小伙伴总是纠结橱柜到做“L”型、“一”字型还是平行,其实只要你掌握三角形动线布局法,什么形状的橱柜都能hold住。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4)

按照做饭习惯,一般都是先去冰箱拿食材,然后清洗处理,最后在灶台煎炒烹炸。食材的拿取、处理、烹饪就是厨房的三角动线。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5)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6)

厨房动线黄金三角,冰箱→水槽、备菜区→灶台。不管是一字型、L型,U型厨房,只要形成黄金三角就能显著提高做饭效率。

这里有几个厨房动线设计时的小tips给大家列出来了几个,供参考:

①厨房最好布置于靠近入户的位置,方便随手放食材;

②餐厅同厨房应连为一体作移门隔断,不影响烹饪、上菜流程;

③餐桌布局时四周留出过人通道,避免靠墙摆放,实现到各个功能区的无障碍路径;

(2)清洁

没人喜欢重复做无用功,清洁、打扫也是一样。依照最短路径原则,将清洁打扫工作所需路径尽量缩短。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7)

如果按照上面的步骤来打扫,11个步骤让人重复了好多路,也没干出来什么大事。稍作改动,很多不必要的环节咱们可以省掉。比如下面这个图就可以在晾完衣服之后很便捷的就可以进行下一部分的操作。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8)

▲清洁动线示意图

总结:缩短取物路线,是家务动线设计核心原则。或者,将家务动线中的「高频」区域集中,是另一种方案。需频繁进行的家务,像洗衣服、扫地之类作业,可将清洁工具集中堆放。

C 访客动线

访客动线,主要分布在客厅、餐厅,公共卫生间,这部分会有居住者以外的人会参与其中,在设计时要保证公共区的流畅性,并且最好优先满足居住者本身的私密空间。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19)

▲动静分区原则

保护居住者的私密性的前提是知道哪些为“私密”的空间。我们将可以让访客看到的区域归为动区,不太能让访客看到的区域归为静区。划分好区域后,这样的规划就有条理多了。在哪阻挡?在哪开放?一目了然。

这里有几个访客动线设计时的小tips给大家列出来了几个,供参考:

①客厅过小,尽量选择小茶几保证正常通行;

②公共卫生间设置在卧室客厅过渡的地方,避免影响家人休息;

③客餐厅应设计成环形动线,四周可以走动,空间显大且不易出现拥挤;

④卧室门拒绝直接暴露在访客动线上,比如设置在电视墙后,开门状态卧室情况就一览无余。

总结:尽量动静区分开,保护好居住者的私密场所为首要原则。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0)

在上面的提示中,尺寸和通行宽度 是在住宅动线设计时应该提高关注的地方,各种尺寸是规划的前提。保证最低限度的通行宽度,才能更高效的利用空间。好设计是现实的延伸,住宅空间实际情况是需考虑的重点。我们在下面根据家庭的分区来具体给出大家一些数字上的支持,让我们能更客观的看明白。

01 客厅餐厅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1)

一人通行宽度为600mm,两人同时通过则为900~1200mm。

沙发到电视:2500mm以上,太近会影响视线;

餐椅所占宽度:建议600mm以上,坐在上面才会舒适;

餐椅 通道宽度:1000mm 能保证最大限度的通行顺畅;

沙发到茶几的距离:300mm以上,尽量弱化茶几存在感;

家具间通道:600mm~800mm左右,部分空间预留两人通过宽度;

02 卧室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2)

床侧身通道:300mm~600mm,尽量拓宽会提高舒适度;

门与床或其他家具距离:600mm以上,内开门是最优开门方向;

化妆台前预留:700mm以上,是人处于坐姿的最低要求;

床头柜尺寸:床头两边预留350mm×2以上距离;

衣柜平开门通道:700mm以上才能保证无障碍通行不拥挤。

03 厨房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3)

使用者实际身高、空间面积是重要因素,同橱柜设计师沟通时详细交流需求,操作台高度、吊柜高度这类垂直尺寸要重点设计对象。

04 卫生间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4)

马桶尺寸:常规尺寸为650~750,根据型号有所调整;

马桶前通道宽度:400mm以上,是相对舒适的坐姿状态;

蹲便尺寸:市场上常见标准尺寸为755mm左右;

蹲便后方到墙距离:200mm是如厕时的最小宽度标准;

蹲便前通道宽度:保证在200mm~250mm左右较为舒适。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5)

家居动线设计,就像氧气一样。供给充足时毫无存在感,一旦缺氧就会觉得无比难受。合理动线设计应该从居住者生活习惯出发,让空间去适应人的需求。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