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

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个在我们身边既熟悉,同时又感到有点陌生的汉字:“圕”。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看到它;说它陌生,可能您还真不一定知道怎么读?

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1)

圕,是不是有点面熟?

认识汉字“圕”

“圕”的读音为:tuǎn。这个汉字可不是什么古老的汉字,而是近几十年人工合成的汉字,使用率还是可以的,在图书行业用得还是比较多的。很多人会误以为汉字“圕tuǎn”是汉字图的繁体(圖),仔细看“圕”和“圖”还是不同的。

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2)

两个汉字可不同

“圕”:图书馆

看到汉字“圕tuǎn”,可能立马会想到一个地方:没错,就是图书馆。圕是“图书馆”一词的缩写形式,由我国近代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于1924年发明的。这个汉字在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是个多音节读音:就读作tú shū guǎn,后来改为拼音tuǎn。把图书馆三个字的读音连起来读一下是不是形成了“圕”的读音:tuǎn

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3)

圕,表示图书馆

“圕”,汉字在实践运用中孕育而生。

有人会问,这些人是不是闲着没事,为什么会造这样的一个汉字来表示图书馆?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大多数使用的简体字是近几十年才开始普及开来的,之前还是以繁体字为主。繁体字的特点就是笔画多。 原来“圖書館”三个字的繁体字有41画,而把它浓缩成一个汉字“圕”,只有13画,足足省区了28画。

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4)

繁体字最大的一个特点:笔画多

汉字优化良好案例:砼

时代在发展,汉字改革我认为也是有必要的。与“圕”类似的情况其实也有不少,咱不信举一个身边的例子“砼”。 你有没有发现马路上拉混凝土的工程车上写着一个汉字 “砼”。砼(tóng),一个石,一个人,一个工。耷眼一看就知道描述的是在工地上干活的相关事情。

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5)

砼,混凝土

砼,表示混凝土,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1953年创造的。当时那个年代工地干活写“混凝土”,确实挺麻烦的。于是这个形象的汉字就被创造出来,既简单,而且还很实用。现在已经是一个很接地气的汉字了。

点击加入免费汉字文化圈

“圕”的结构解析: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个汉字“圕”。自从这个汉字第一次提出被通过后,于是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广泛使用。你看是不是在图书馆也会看到这个汉字?至于这个字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构,我们聊一聊。

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6)

圕的分解

圕,里面是一个書,指的是书籍。外面的一个方框是取自于汉字“圖”的外面的框。用方框来代表全体,另外方框还含有疆域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图书馆的馆舍,比喻拥有知识,可以坐拥百城之意。

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7)

汉字的意义

“圕”该被放弃,还是被接受?

第一种观点:很多人对这类汉字嗤之以鼻,认为是对文化的亵渎,只有坚持原汁原味的才能继承传统。认为后期的网络汉字,人工合成的汉字都该被放弃。

第二种观点:汉字不应该固守成规,也要改良发展。试想想自古有多少汉字躺在《中华大辞典》中,睡了几千年也没利用价值。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汉字,不应该被“掐死”。

我的观点:我赞同第二种。汉字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革的历程。从最开始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体,很多汉字的形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汉字也是在古代从没有到有的过程,慢慢地被人所接受,并且得到了推广。假如我能活到1000岁,那么1000年后我看到的汉字可能是更多的新汉字,现在我们热捧的汉字到那是可能被封存在“古老的字典中了”。

鶸字是繁体吗(纠结的文化圕)(8)

聊城王岗爱讲字

结束语:只有人的思想变通,汉字才会变通,才能更加丰富汉字知识的多元化。一起做一个汉字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吧。(有不同意见请交流,别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