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双耳切换效果(海安惠耳与单侧耳相比)

临床听力学工作中大量的测试是单耳的听力测试,而在现实生活中主要的是双耳的听觉。双耳听觉效应主要表现在:双耳听觉的阈值,响度,双耳声音的融合,声源的定位,双耳听觉的特殊效应,双耳听觉在助听装置使用上的意义。

什么是单双耳切换效果(海安惠耳与单侧耳相比)(1)

1

双耳听觉的累积作用和双耳节律

双耳的听阈较单耳听阈要低3dB。双耳听声的响度较单耳听声的响度要略大,而不是成倍的增大。这些听觉敏感度和响度的轻微的增大系双耳听觉的累积作用。如果两个耳朵分别听到频率相近但略有所不同的两个声音,听者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声音,其频率为两个频率的平均数,其响度在不断地增大和减小,其变化的频率等于两个原始频率的差数。这种现象称为双耳节律。例如,一侧的耳机有500Hz的声音,另一侧的耳机有504Hz的声音,双耳的听觉则为502Hz的忽大忽小的声音,其变化的节律为4Hz。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双耳节律是由双耳不同的频率的声音在听觉中枢产生的作用,与单耳节律的声波本身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所不同。

2

双耳声源定位

双耳声源的定位是基于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假设声音是从头的一侧传来,即声源和双耳在一条直线上,声音的速度为340m/s,两耳间的距离为17cm,声音从一侧耳到另一侧耳则需要0.5ms。据报道,正常听力者的觉察两耳时间差的阈值可低达10μs。这将足以觉察到声音行经17cm所产生的时间差。如果根据10μs的时间差的阈值和空气中的波速340m/s来计算的话,正常听力者甚至可以觉察到声音到双耳的距离差为3.4mm所产生的时间差。与时间差伴随的是位相差,这也将有助于听觉的定位。声音在两耳所产生的强度差也对声音的定位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高频率的声音,这是因为高频声音的波长较短而无法产生在头部周围的绕射作用。因而就声音的定位来说,时间差在低频的情况下起了重要的作用;强度差在高频的情况下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复杂的声学环境中,例如有交混回响的环境中,从墙壁和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紧接着原始的声音陆续传到听觉器官,人们如何能做声音的定位呢?“领先效应”在声音的定位上起了一定的作用。领先效应是当一系列性质相近的声音先后传到双耳听觉器官的时候,如果它们时间上相差很近(<40ms)后续的声音比最领先的声音不大于15dB,则双耳听觉系统可以把声音融合为一个声音,最领先的声音就起主导作用,其声源被认为是声源。若时间差>40ms,则领先的声音和后续的声音被感觉为不同的声音。在交混回响的环境中,从声源直接发出的声音总是比回声先到达最近的耳朵,且强度为最大,因而人们可以做准确的声音定位。

引起主观上的定位变化代表声音定位准确性的高低,根据实验得知位于头的正前方声源发生2°的偏移即可引起声音定位的改变。有一些参数可以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如时间差、位相差、强度差、频率、声源和头位的关系。声源位于头的正前方的时候定位的准确性是最好的。

双耳听觉在声音的定位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单耳听觉、头位的变动、视觉的观察也有一定的作用。

3

双耳听觉融合和双耳听觉偏向

双耳听觉还与双耳听觉融合、双耳听觉偏向有关。

如果把同样的声音经由两个耳机同时送入两个耳朵,听觉系统可将此两个声音融合为一个声音,其位置在头部的中央。如果两个声音的时间或位相或强度中有一个参数略有不同的话,听觉系统仍能起融合作用,声音的位置仍在头内,但会在声音较强的或较早的一侧。这就是双耳听觉偏向。如果在时间较迟的一侧逐渐加大声强,则可以使声音的感觉回到头部的中央。这被称为时间-强度换位。

4

双耳掩蔽级差

双耳听觉的另一个现象是双耳掩蔽级差。

当一个纯音和一个足以掩蔽此纯音的噪声同时引入一侧耳朵的时候,此纯音是不能被感觉到的。但是如果把一个完全一样的噪声同时也引入对侧耳朵,此纯音又可以被感觉到了。然后把一个完全一样的纯音也引入对侧耳朵,即双耳同时听到完全一样的纯音和噪声,纯音的感觉又消失了。此时如果把一侧的纯音或噪声的位相改变180°,即两侧的纯音或噪声有位相差的时候,纯音又可以被感觉到。此时可将纯音的强度从L1逐渐下降到L2,此纯音又能被掩蔽,L1-L2=MLD掩蔽级差。此现象说明在噪声的环境下,如果双耳的信号或噪声不同,一定强度的信号就可以被感受到。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双耳的信号在强度或位相上总是有差别的,噪声也是有差别的,因而人们在噪声的情况下均有一定的信号辨别能力。

文章转自聆听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