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却走上了反叛之路,安禄山:我也不想

安史之乱对唐朝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这场动乱让唐朝元气大伤,从此之后变得一蹶不振,以往的风光以往的盛世早已消失,而等待着唐朝的就是日渐下沉的国运。可见安史之乱是唐朝发展的转折点,而提到这场动乱,就不得不提到安禄山,因为安史之乱就是由他发动的。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

其实唐玄宗对安禄山一直很优待,还给他很多特权,对此安禄山应该感激涕零才对,为什么他会走上一条反叛之路呢?

对于安禄山来说,他的成功确实是唐玄宗给予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安禄山之所以会制造了安史之乱,也和唐玄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究其原因,似乎还有很多无奈。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2)

唐玄宗作为帝王,他的治国能力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可是他在处理父子君臣关系方面却不尽人意,尤其是在处理太子的问题上,唐玄宗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起初唐玄宗所选的太子是李瑛,但是后来武惠妃想要扳倒太子李瑛,她就想了一个计谋。一次武惠妃假借宫中有盗贼知名,让李瑛和其他两位皇子入宫。得逞后,武惠妃就马上去见唐玄宗,她还称太子李瑛带着两个兄弟披甲入宫,是要造反。唐玄宗当时一听到造反这两个字,马上就震怒了,所以根本就没有查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就将李瑛连同另外两个皇子都处死了,可见唐玄宗有多心狠手辣。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3)

在李瑛死后,唐玄宗选李亨为太子,李亨在刚刚坐上太子之位的时候,就感到不对劲,因为他发现唐玄宗对自己十分不放心,还经常试探他,所以李亨的太子之位也坐的不是很稳。当时有一个人发现了唐玄宗的心思,他就是宰相李林甫。李林甫知道唐玄宗担心李亨会抢走他手中的权利,所以不希望太子的权势地位太大,想要打压太子。李林甫后来经常给唐玄宗出主意,不仅如此,还说了很多李亨的坏话,为的就是讨好唐玄宗,同时表明自己的心意。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4)

当时唐玄宗担心的就是太子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可是偏偏太子当时结交了王忠嗣,这个王忠嗣可不是一般人,他当时是节度使,手中有兵权,他和太子十分投契,所以两人走的越来越近。这对于唐玄宗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威胁,王忠嗣的做法摆明就是支持太子李亨,如果太子有谋反之心,唐玄宗的胜算就会很低,所以这个时候,唐玄宗需要找一个人来压压太子的士气。随后唐玄宗就将一个人封为了三个军镇的节度使,他就是安禄山。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5)

安禄山当时手中的兵力有二十万之多,足以和王忠嗣抗衡,而且在安禄山被封赏之后,他也被动的成为了太子党的敌人。此时唐玄宗有李林甫和安禄山的支持,所以只要安禄山的权势地位越来越高,就表示太子党的实力被压低,在这样的局势面前,唐玄宗就开始对安禄山给予更多的特权,让所有人都知道安禄山是自己的得力干将。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6)

可以说唐玄宗的这一做法不仅是政治手腕,也是一种表演,而且唐玄宗将这出戏演得淋漓尽致,而安禄山也配合的相当默契。当时唐玄宗给安禄山很多优待,只要宫中设宴,一定会邀请安禄山,而且还会赐给他特殊的位置,借此表达他对安禄山的独宠。而安禄山的演技也不差,他知道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心上人,所以巴结杨贵妃就是巴结唐玄宗。于是安禄山开始费力讨好杨贵妃,可以说在讨好杨贵妃的事情上,安禄山下了很大的力气,而且在旁人看来就是不要脸。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7)

安禄山比杨贵妃大十六岁,可是他却认杨贵妃为母亲,他这样做是一箭双雕,唐玄宗因为安禄山的这一举动被逗的开怀大笑,而杨贵妃也不得不对安禄山更加优待,平时也会在唐玄宗耳边说很多安禄山的好话。更加重要的是,唐玄宗和安禄山的一唱一和,让唐玄宗的权势地位更加稳固,当时太子党完全处于下风。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8)

接下来安禄山开始趁势敲打王忠嗣,为了对付王忠嗣,安禄山也花费了很多心思,后来王忠嗣很快就被判了罪,他是抑郁而终。没有了王忠嗣,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而这正是唐玄宗想要看到的。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9)

不过唐玄宗没有想到的是,其实有王忠嗣的存在对于他自己也有很多好处,因为王忠嗣可以牵制安禄山,避免安禄山独大,而王忠嗣被消灭以后,就意味着没有势力可以和他抗衡。虽然安禄山对唐玄宗很忠心,可是一旦权势地位逐渐的提升,野心也会慢慢变大,唐玄宗没有想到,安禄山本是他用来敲打太子的,后来居然变成了养虎为患。所以唐玄宗看到太子李亨的势力日渐衰败的时候,他很是开心,可是唐玄宗痛哭的日子也开始接近了。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0)

安禄山为了表明自己对唐玄宗忠心不二,他居然对太子无礼,拒绝跪拜太子,而且安禄山还有十足的理由,安禄山称自己是胡人,所以不知道太子究竟是做什么的,是多大的官职,因此他不好行礼。其实安禄山的这个做法是在羞辱太子,同时也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唐玄宗对他放心。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1)

但是慢慢的,安禄山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唐玄宗已经不再年轻,而太子虽然失去了王忠嗣,可是拥护他的人也开始增加了。安禄山早已得罪了太子,他想要转过头去巴结太子也是不可能了,但是一想到唐玄宗驾崩之后,等着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条,当时安禄山就想到了一条出路,就是谋反。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2)

公元755年,安禄山当时带着手下二十几万兵马向唐朝发动攻击,唐玄宗在惊慌失措中逃离了皇宫,他没有想到,曾经那个俯首称臣对自己摇头摆尾的人,如今居然反咬之一口。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3)

只能说安禄山此举是不得不为之,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一手造成的,其实唐玄宗也是一个"参与者"。

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4)

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

尤其是去读《资治通鉴》,你不知道干什么了,迷茫的时候,去读《资治通鉴》,想了解社会里的各种关系,去读《资治通鉴》,甚至想了解权术,也可以去读《资治通鉴》。

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你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指间滑过,与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困惑住吗?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5)


一部《资治通鉴》,写透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很多人都喜欢看《资治通鉴》,最多的看了十七遍。

”一共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

“中国有两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又不得意的境遇中编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

当然,《资治通鉴》是文言文,如果大家没有古文功底,可以选择白话文,但白话文就存在一个翻译的问题,如果版本不好,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不准确。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6)


我一般给大家建议入手《白话资治通鉴》十套装,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大家知道,台湾地区出了很多有名的词人,比如写出《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的方文山。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国文功底很扎实。

原因就是他们成长的年代,正是台湾地区提倡复兴中华文化运动的时候。

当时台湾地区有一个“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专门负责推行国学。

工作之一,就是出版大量的古籍,《周易》、《老子》、《诗经》等等。

而为了让普通学生和读者也能看懂史记、资治通鉴,他们就组织专家编写了《白话史记》、《白话资治通鉴》。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7)

这套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里面有重要人物画像

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出来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跟台静农的推荐。

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爱好历史,家里一定要备这样一套书,没事的事情翻一翻,就会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一样。

不需要像看十七遍,能够全部看一遍,重点的部分看上三四遍,就非常不错了。208元一套


安禄山是怎样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安禄山是唐玄宗一手提之人(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