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玉石鉴定书真伪查询方法(珠宝玉石鉴定证书)

珠宝玉石鉴定书真伪查询方法(珠宝玉石鉴定证书)(1)

现今鉴定证书在珠宝玉石行里已是很常见的东西,几乎所有珠宝玉石商家都会提供配套的鉴定证书,消费者在购买配鉴定证书的宝玉石的时候也放心。但是,就珠宝玉石鉴定证书而言,其实广大消费者们并不怎么了解,很多商家利用这一点在鉴定证书上做文章谋取利益,给消费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此,小编总结了鉴定证书不为人知的一面,列举给广大消费者看,希望朋友们在今后购买珠宝玉石的时候,不要啊吃亏上当。

一、假鉴定证书

鉴定证书本来是证明真伪的凭证,但是鉴定证书也存在真伪,并不是所有的鉴定证书都是真的。假鉴定证书有三类:纯粹的假证书、Ps的证书、野鸡鉴定证书。判断纯粹假和Ps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到官网或者扫码查一查,一般纯粹假证书是查不出来的,Ps的证书能查询出来但数据或照片与查询结果不一致。野鸡证书,是没有鉴定资质的单位出的证书,这种证书有自己的"官网",能查询,但是证书上面没有鉴定资质的标识。

珠宝玉石鉴定书真伪查询方法(珠宝玉石鉴定证书)(2)

图1. 鉴定证书标识

【说明】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dation:中国计量认证/认可)、CNAS(China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AL(ChinaAccredited Laboratory:中国授权检验实验室)、ILAC-MRA(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互相承认认可)

二、套用鉴定证书

有一种鉴定证书做假方法是套用证书,也就是说证书是真的,但商品不是真的,因为不是用这件商品出的证书,套用证书可以通过官网或者扫码查询。套用证书在造型固定(如手镯、指环、观音、佛、平安扣、如意等)和批量生产(如镶嵌的戒指、吊坠、手链等)的珠宝玉石中比较常见。怎么识别套用证书呢?1、外观对比,看看证书上的照片和实际商品外观是否存在出入;2、称重验证,鉴定证书上肯定标注有重量,套用的鉴定证书在重量上往往存在差异,一般差异超过2g的就可以认定为套用证书了。然而,外观极其相似、重量相同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种情况套用证书就无法被识别出来,只能通过复检鉴定来确定真伪。

三、钻鉴定规程空子

就算是正规的国家级鉴定证书,也是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漏洞的。按正规国检标准流程走,在鉴定珠宝玉石的成分、结构、微观、物理性质及是否造假(填充、酸侵、明显优化)上判断明确,然而在产地、颜色成因等方面就相对不足了。不良商家会利用这些漏洞,能将一些做过手脚的商品出正规鉴定证书,例如和田玉籽料添加皮色、和田玉侵色、玉髓玛瑙烧色、托帕石辐射改色、红宝石烧色等都可以出正规国检证书;再比如昆仑玉、岫岩老玉、韩玉、罗甸玉、唐河玉等鉴定结果统一都是和田玉,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误解,把其他产地的料子充当和田料售卖,谋取利益。

四、证书只鉴不评

鉴定证书只鉴定材质及真伪,不做质量评定,也就是说只要东西达到规定的鉴定标准,无论质量好坏,都能出一样的证书。所以一些不良商家就夸大来鉴定证书的作用,鼓吹鉴定证书是高质量的证明,让次品搭上高货的顺风车。这种现象在旅游区或流动性展销会上比较常见,客户群体流动性大,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

五、证书适用局限

鉴定证书的适用范围是有局限性的,总结一下就是在中档及其以下级别的珠宝玉石上作用很大,因为这一部分货物流通量大,鉴定证书可以简便快捷的筛出造假、冒充、优化等假冒伪劣珠宝。然而在高档及收藏意义的范围,鉴定证书的作用就不大了,因为高级别的珠宝玉石价格高,一般会有复检环节,另外产地意义和颜色成因对于收藏价值来说影响较大,所以这个层次的消费者不会在意商家是否配证书。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小编的文章能够识别鉴定证书的真伪,并能正确认识、对待鉴定证书,避免被不良商家忽悠。如果大家有其他意见或建议,欢迎与小编交流。


编辑:地质科学珠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