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

8月6日,早晨6:00起床,洗漱完下楼吃早餐。昨天收到沈阳驴友野鹤微信,今天上午带我们去看清福陵。吃完早餐上楼等野鹤,8:40接到野鹤微信,随即下楼去黄金大厦对面停车场,野鹤是我2009年一同行游云南的老驴友了,2017年暑假又一同自驾行游青海,这次来沈阳,怎么也得与老朋友见一面,这不野鹤今天就特意请假带我们去游清福陵。野鹤开车带我们来到清福陵,他在外边等,我和小伙伴进去游览。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

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博尔济吉特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同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的墓从东京尼亚满山迁来此处。 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陵墓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又续有增建。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3)

东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前临浑河,后倚天柱山,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占地19.48万平方米,具有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和满族文化风格。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4)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5)

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选好陵址于沈阳城东的石嘴头山,开工建设,到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并从东京(现辽阳)迁孝慈的梓宫迁此与努尔哈赤合葬,遂将石嘴山改称天柱山。1929年,奉天政府将福陵开辟成公园。福陵大致上坐北朝南,南起于正红门。红门前分布有下马碑、华表、石狮和牌坊。红门是福陵的正门,两侧红墙将陵寝圈围在内。红门两侧有五彩蟠龙琉璃影壁,因形似展开的衣袖而称袖壁。红门下设拱门三道,中门为神门,东为君门,西为臣门。三道拱门没有平民百姓出入的,游客也只能听从景区安排。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6)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7)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8)

红门内一片平地是为神道,神道的格局与历代陵墓一样,石像生在神道两侧相对而立。前为华表,底座四角雕兽头,顶端置望天吼。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9)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0)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1)

官员下马碑立于神道一旁。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2)

神道两侧的石像生骆驼、马、狮子,虎,无论是卧姿还是立姿,均置于石雕供台之上。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3)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4)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5)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6)

在神道的另一端,也有两个华表。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7)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8)

东陵公园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临浑河,自南而北地势渐高,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腑伏、百水回环、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人文景观早已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垂青。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19)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0)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1)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2)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3)

在平地的尽头,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4)

登108蹬过神桥见重檐歇山、四面设拱门的碑楼,碑楼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清圣祖玄烨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5)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6)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7)

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为努尔哈赤歌功颂德,全文两千余字至今字迹清晰。

沈阳清福陵旅游攻略(东三省行游影记)(2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