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

本文7000字,预计阅读20分钟。

”五一“过了

不出意外地

厦门又一次登上“最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

并位居前列

许多人,对厦门的第一印象

是在飞机降落高崎国际机场前

对她的一次俯瞰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夜空下的厦门岛,人们伴着潮声入眠,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

厦门岛、鼓浪屿

如碧玉、如明珠

座落在湛蓝的海湾里

环湾,分布着厦门岛外飞速发展的各个新城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让这座城市

天生丽质

(今日厦门环岛路,“美丽厦门”的一个象征,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

景观之外,在人文方面,这座城市

以“温馨”著称

市民彬彬有礼

爱自由、爱散漫

爱文明、爱秩序

爱泡茶、爱生活

(厦门海滨,落日余晖中的游客及市民,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

然而,当一名历史学家

以历史地理的眼光,来观察这座城市时

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种

奇异又真实的视角

在一次讲座中,复旦历史系教授刘平说:

“我从上海飞厦门,飞机下降的时候,我从窗口往下看,厦门沿海一带,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港湾曲折多岐。我当时就在想,厦门真是一个海盗天堂。”

(厦门湾地形图,以厦门岛、金门岛为中心,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制图@阿凯)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

1394年,厦门城(中左所城)筑成

在厦门建城625周年之际

回望历史

这座“海上花园”

她的前身,竟是一片野性十足、桀骜不驯的

草莽之地

明初,为应对“海寇”

朱元璋大举营建海防要塞

仅在福建,即建立五卫十二所

其中,仅在厦门湾一带

即密布了厦门城、高浦城

金门城以及镇海卫,四处军城

由此可见

当时此地,“海患”之烈

(古地图中的厦门湾,图中城墙环绕的“中左所”,即古代厦门城,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5)

明代后期,海防松弛,“海氛”复起

1626年春天的一天,一支船队

从台湾海峡切入了金门料罗湾

然后折入九龙江江口

在中左所城头观望的官兵

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支,前往月港的走私船队

不料,它突然掉头向东

直冲厦门城而来

在荷兰大炮的轰鸣中

厦门城宣告易主

这支船队的首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

成为了这座要塞的新主人

(九龙江入海口,斜对面座落着鼓浪屿、厦门岛。海港往往和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相伴,因为大江大河可以为港口带来广阔的腹地,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6)

郑芝龙所关注的

不仅是这座要塞的军事功能

他更在意的

是这座要塞下的天然良港——厦门港

当时厦门港的内港,即如今的鹭江

(厦门岛、鼓浪屿之间的厦鼓海峡,即鹭江所在。它的外围,首先是鼓浪屿这个天然屏障,然后是由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构成的天然防护链,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7)

得此地利

船只驻泊鹭江

既可避大风,又不受海潮侵袭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李科罗认为,厦门港

“举世无双”

(当今厦门港的集装箱码头,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8)

这也是一座

极其美丽的海港

站在日光岩上

向南望去

南太武巍峨屹立,像是守卫厦门港的巨人

向东北望去

鹭江上桅帆如云,厦门城扼险而立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从鼓浪屿望向厦门岛,中间的海域,即鹭江。由于厦门港区已转移,今日鹭江十分平静,只有市民过渡鼓浪屿的渡轮往来穿梭,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9)

以厦门为基地

郑芝龙先是接受了招抚

然后,或击溃、或整编了

李魁奇、钟斌、刘香等多个“海寇”集团

其中,多场海战即发生在厦门湾

那时厦门湾内的图景

好比东方版的《加勒比海盗》

也是在这个时候

厦门港,一跃而为世界的十字路口

(明嘉靖《龙溪县志》关于“月港”的记录,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0)

明末,为冲破“海禁”

沿海民众,不断铤而走险

1567年,朝廷顺应时势,开放了月港

但,这是一种限制性的开放

比如,只允许海商从月港出洋

不允许外国商船入港贸易

由此,也伴随着走私贸易的屡禁不止

美国学者弗兰克估测

明末,世界白银产量的1/3流入了中国

而月港正是白银流入的主要渠道

(明末,以月港为中心的中国海洋贸易路线图,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1)

由于月港为内河港口,受水浅弯多等诸多限制

它的贸易功能,逐渐向天然良港厦门港转移

1624年,厦门名士池显方作《大同赋》:

“旁达西洋,商舶四穷;冬发鹢首,夏返梓栊。朱提成岳,珍巧如嵩……”

那时的厦门,已是一幅典型的贸易重镇景象

随后,招抚郑芝龙的福建巡抚熊文灿

则在《闽书》序言中写道:

“(番)钱内艳……中左(即厦门)遂成扼要。”

这意味着,郑芝龙让自己获取了合法身份

也让厦门港,得到了贸易中心的合法身份

(今日厦门港,龙门吊林立,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2)

正当他着力经营“海上王国”时

东来的“海上马车夫”

也正在对厦门港虎视眈眈

163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不宣而战

偷袭了厦门港

郑芝龙猝不及防

他的一支新造的舰队,化为灰烬

对方提出条件:

允许荷兰人在厦门湾自由贸易

允许荷兰人驻泊厦门港

禁止中国海商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贸易

只许前往巴达维亚的荷兰商港

(中国明朝时代的远洋贸易路线图,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3)

荷兰人的这些要求

等于是要剥夺中国海商的贸易自主权。

那是一个争夺海洋的年代

后来的历史显示

失去海洋的民族,也将失去家乡

控制海洋,即要获取制海权

郑芝龙耐心地等待一次反击

当荷兰舰队继续游弋时

他重组了舰队,发出了战书

以极其挑衅的口气

称荷兰舰队长官普特曼斯为“一条贱狗”

双方决战金门料罗湾

一名惊恐的荷兰亲历者这样回忆:

“有三艘战船包围了‘Broucker-haven’号,其中有一条船的战士不顾一切地把自己的船点火焚烧,向荷舰撞击……”

大败的荷兰人,不得不把制海权

拱手让于郑氏舰队

(料罗湾海战想象图,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4)

在环中国海

这是中西之间第一次近代海权争霸战

对后世的中国人而言

这是一场被低估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结果也意味着

厦门湾,是中国近代海权的诞生之地

只不过

当后来的清廷再次建立起“海禁”的秩序

料罗湾海战的意义,也从此被长久地遗忘了

直到英人东来,惊醒过来的国人

才猛然发现

万里海疆,已成海权的真空地带

1646年,郑芝龙降清,随即被劫往北京软禁

时年22岁的郑成功,决意抗清

他以厦门为基地,北伐南京

让众多满洲亲贵在恐慌之中,竟想逃回关外

他以厦门为基地,东征台湾

将荷兰人彻底驱逐出宝岛

重夺环中国海制海权

(鼓浪屿名胜日光岩,这里曾是郑成功的军事基地,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5)

那时的厦门,是一个硬核海岛

当抗清力量在大陆各地陆续消失

唯有厦门、金门

依然顽强抗争,并屡次出击

这,让郑成功的对手康熙帝

也不得不深表敬佩,他写道: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身披甲胄,左手按剑的郑成功像,屹立在鼓浪屿海边。这一带海面,曾是他操练水师之地。那时,他的面前,艨艟蔽海,将士如云,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6)

在郑成功的经营下

当时厦门作为贸易中心的地位,也愈发重要

时人王忠孝写道:

“生齿甲于列邑,而楼橹辐辏……殆俨然巨都也。”

当时的厦门,即是一个国际大都市

(成功大道,今日厦门岛南北交通主动脉,以郑成功之名命名,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7)

台湾学者曹永和认为

郑成功把郑氏集团发展到了新高度

他说,当时的厦门,是世界格局的东亚基点

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

并掀起,一阵阵的“中国风”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

海上茶叶之路,是以厦门为起点的

1910年,美国归正会传教士毕腓力写道:

“不管厦门给了世界其他什么,它赋予英文的两个单词,就足以使这个地方万古流芳。”

其中一个单词,即“Tea”

他解释说,这个单词

“起源于厦门,它是从本地方言‘茶’的读音得来的。”

(沙坡尾,老厦门人的“送王船”民俗。他们的发音,带来了英文单词“Tea”的诞生,摄影@何书彬)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8)

茶,这片小小的叶子

转动了世界

比如,波士顿倾茶事件里的茶叶

即是来自福建的武夷茶

这个事件,带来了美国的诞生

纽约,这个“世界之都”

它的开辟,则与厦门港的崛起,几乎为同时

如同纽约一样

厦门也是大航海时代的产物

从更根本的角度来说

这座城市向海而生

则属必然

(于福建地形图可见,全省背靠武夷山脉,仅在沿海有小块平原,比如福州盆地、厦门湾周边。这决定了闽南区域面向海洋的发展态势,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19)

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地理能够帮助人们重新找到最缓慢的结构性的真实事物……历史要遵循它的教导,并接受它的分类和范畴。”

海洋,也一直塑造着闽南人的性格

他们讲进取、重开拓

那时的厦门,不乏草莽之气

这正是,一个族群

蓬勃生命力的表现

(集美鳌园,嘉庚先生的安息之地。在20世纪,他的“诚毅”二字,把闽南人的进取精神,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0)

雷海宗先生,曾这样写道:

“(至明清)整个民族与整个文化已发展到绝望的阶段……在这种普遍的黑暗之中,只有一线的光明,就是汉族闽粤系的向外发展,证明四千年来唯一雄立东亚的民族尚未真正地走到绝境,内在的潜力与生气仍能打开新的出路。”

这种内在的活力

与大航海时代的全球风云相激荡、融汇

造就了一个

甫一出世,即风华正茂的厦门

这座城市,创造了中国海洋文明的

一个高峰

(从鼓浪屿方向看厦门港。碧海蓝天,活力厦门,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1)

遗憾的是,这个高峰,只是昙花一现

清代,由于“海禁”政策,以及“一口通商”

厦门港陷入沉寂

道光时期,时人慨叹:

“厦门码头……愈禁则愈甚,遂使洋行歇业,洋贩不通。”

民生凋敝之时,也是老大帝国的黄昏之日

1843年,在英军的炮舰面前,厦门开埠

机缘巧合之中

厦门,成为国人重建近现代世界观之地

但是,曾由郑氏父子建立的近代海权

已荡然无存

(夕阳下的厦门海滨,一个站在礁石上看海的游人,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2)

又何止如此呢

这时,国内停滞已久的产业

在面对西方的工业革命时,也毫无招架之力

曾经通过茶叶等

在西方掀起阵阵“中国风”的厦门港

成为了一个巨额入超之地

数百万的闽南民众

受生计所迫

不得不,从厦门口岸“下南洋”

无数出色的头脑

不得不,背井离乡

去为西方各国在东南亚的开发充当劳力

(闽侨从厦门出发,“下南洋”到东南亚各地,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3)

几十年过去了

在清廷视华侨为“弃民”的压迫

以及西人的排挤,这样的夹缝之中

一代闽侨精英,成长起来了

他们,即将再造故乡

改变,首先发生在鼓浪屿

这里,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但实际上,在这里,西人修的建筑属于少数

绝大多数的建筑,由归侨建成

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鼓浪屿营造者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从空中俯瞰鼓浪屿,蓝天、碧树、红瓦,构成了鼓浪屿的底色,摄影师@叶少彬)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4)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鼓浪屿

那些最吸引游人的花园住宅

如海天堂构、如菽庄花园、如黄荣远堂

它们,多是出自归侨之手

不仅仅如此,归侨还在鼓浪屿上

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

中西合璧的“厦门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

融合了东方与西方

融合了本土与南洋

也融合了古典与现代

(瞰青别墅,落成于1918年。它坐东朝西,平面布局为L形,正面的外廊采用了传统的“出龟”之法,摄影@何书彬)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5)

(黄荣远堂,建成于1920年。洋楼以西洋风格为主,但三楼和女墙又采用中式风格,摄影师@吴永奇)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6)

(金瓜楼,落成于1922年。它正面两侧均设八角形“出龟”,形似“金瓜”,摄影师@阿忠)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7)

(海天堂构,建于1920-1930年间。它的中楼在鼓浪屿上的洋楼里,堪称中西合璧之特点最突出者,其外墙和廊柱均采用清水红砖砌法,屋顶为歇山式,摄影师@阿忠)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8)

与此同时

蓬勃发展的现代教育

使鼓浪屿成了一个群星闪耀之地

比如,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后为慈勤女中)走出了

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

中国现代第一位专业声乐教育家周淑安

以及,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得力助手黄萱

(慈勤女中校舍,摄影师@阿忠)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29)

又如,从寻源中学(和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同在漳州路)走出了

中国现代天文学开拓者余青松

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旗手林语堂

类似这样的

闪闪发光的名字

在鼓浪屿上还有很多

比如马约翰、周廷旭、何碧辉、黄墨谷……

考虑到鼓浪屿只是一个弹丸之地

面积仅1.87平方千米

很有可能,在现代中国

它是产生大师级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

(夜色中的鼓浪屿街道,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0)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在鼓浪屿的群星中

女性,不仅和男性平分秋色

甚至,更加出色

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的高度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

为何,每一个鼓浪屿人

都为“我是鼓浪屿人”而自豪

那是满怀热忱地

对家乡的热爱

那是发自内心地

对文明的礼赞

(从空中俯瞰鼓浪屿菽庄花园一带,它是“花园中的花园”,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1)

鼓浪屿人的温文尔雅

绝不止体现在

流淌岛上的钢琴声中

而是有着

极其深厚的文化土壤

毫无疑问,鼓浪屿很美

但更确切地说

鼓浪屿上最美的风景

是人

是它所孕育的一个个极具魅力的灵魂

当归来的闽侨

将鼓浪屿营造为“最美城区”时

他们,也推动了厦门

从一个传统城市,向现代都市转型

(从厦大“情人湖”方面看沙坡尾一带。城在碧山沧海之间,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2)

今天的厦门,是 “海上花园”

以至于我们很难想象

这座城市

曾长期顶着“世界上最肮脏城市”之恶名

1927年,在离开厦大前夕

鲁迅在一次演讲中说:

“演武场的南面有耸入云际的无线电台,北面有厦门大学的一整排巍峨的花岗石洋楼,构成一幅美丽悦人的图画。”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俯瞰厦大,一座与大海相伴的大学,摄影师@叶少彬)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3)

这是有着“最美校园”之称的厦大

她的校址,天造地设

教育学家吴家镇曾称:

“厦门大学的校址,是理想的,至善至美的。”

嘉庚建筑,美轮美奂

建筑学者陈从周评说:

“陈老先生不是建筑师,但他做出了比建筑师更杰出的作品。”

(厦门大学内嘉庚先生像及身后的嘉庚建筑代表——群贤楼,图@厦门大学官网)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4)

那时的厦门市区,情景又如何呢?

鲁迅在演讲中,把话题一转:

“但是,你们若走到市区水仙宫一带去看,就会看到污浊惊人的街道。”

清代,中国的城市普遍经历了一次大衰退

厦门作为一个缺乏足够的行政建制的城市

(直到1933年,厦门才设市)

更是长期谈不上,任何像样的城市建设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从海上看如今的美丽厦门,图中的高楼下方,即是厦门老城区的一部分——沙坡尾渔港,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5)

1910年,美国归正会传教士毕腓力写道:

“这里……街道狭窄弯曲,石板罅裂,可以直接看到下水道。它迂回、下降、上升、最后不知所止。游客即便小心翼翼,也会迷路。”

这样的环境,使得那时的厦门

几乎年年爆发瘟疫

1920年

台胞林尔嘉、归侨黄奕住发起成立

厦门市政会

要以现代城建理念,再造厦门

这是,中国第一个市政会

归来的闽侨

是这一场市政革新的投资者,也是受益者

(民国时期,市政革新后的思北浮屿一带,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6)

1927年前后,开元路(厦门首条现代马路)

中山路、大同路等,相继筑成

相应的是

骑楼成排耸立,带来繁华闹市

电灯、电话、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快速普及

一名叫做郭景村的作者写道

思明电影院一带,在改造之后

“在大马路上,酒楼、菜馆、西餐馆、咖啡厅、茶室、汤房、小吃店、理发厅,应有尽有,多至二十几家……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从一片令人掩鼻的污秽地区,顿成游客流连忘返之地。”

(思明电影院一带,摄影师@邹振冈)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7)

中山路,全国唯一的直通大海的商业名街

它的形成

则像极了一个隐喻

它的东端,连着“厦门城(中左所)”原址

它的西端,直抵鹭江,隔海与鼓浪屿相望

它从原来“厦门城”的一条旧街道

转型并延长为一条骑楼名街的过程

就像是“老厦门”奔向海洋的一次新生

(夜空下的今日中山路,图片上方的马路,即鹭江道,其旁为鹭江,即厦鼓海峡,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8)

1925年,中山路正式得名

这一年,现代中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去世

在他的身后

大江南北的诸多街道、建筑、公园等

纷纷以“中山”命名

“中山”二字,是一个符号系统

这个系统的普及,则象征着

整个国族的浴火重生

在厦门,中山路建成后

即成为辐射闽乡,乃至南洋的

一个中枢地带

那时,它是金融中心

在一条街上

密布着中南银行、华侨银行

中兴银行等多家银行

(民国时期的中山路,图@资料图)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39)

那时,我们在中山路上,可能遇到鲁迅

他每月到中山路,领取400元的月薪

然后,理发、品茶、逛一逛小巷

那时,我们在中山路上,还可能遇到郁达夫

他曾入住中山路天仙旅社

站在欧式阳台上,感受这座城市

(市民在中山路参观图片展,照片里的雕像,为厦门城市雕塑白鹭女神像,摄影师@邹振冈)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0)

1934年,一名叫做茅乐楠的作者,赞叹:

“公共游息所,则有中山公园、虎园等;公共娱乐场,则有思明、中华、开明等戏院及去年落成的新世界……‘世界上最污秽的都市’称呼,如今已成历史上的名词了!”

(今日厦门,一辆出租汽车,驶过骑楼老街,摄影@何书彬)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1)

类似的市政革新案例

在中国现代史上

还有张謇建南通,以及卢作孚的“北碚实验”

相较之下

“老厦门”在当时的诞生

虽然不似前两者那样广为人知

但在对市场力量的充分调动方面

“老厦门”的市政革新,更具标志性意义

(思明北路骑楼群,摄影师@邹振冈)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2)

与“骑楼之城”的诞生,相应的是

当时的厦门

已成长为一个有浓烈移民色彩的现代都市

在当时将近二十万的厦门市民中

祖籍厦门者,仅为三分之一略多

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今日厦门夜景。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又迎来了数以百万的“新厦门人”,摄影师@叶少彬)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3)

厦门人,来自省内各地,来自大江南北

这种人口结构,使这座城市

融合着省内与省外

融合着南方与北方

在这个过程中

一种以更加包容的态度迎接一切的城市性格

随之诞生

而这种城市性格

也延续了之前早已形成的“鼓浪屿气质”

一种崭新的城市文化,在厦门形成了

(俯瞰厦门城市雕塑白鹭女神像。雕像坐落于厦门之心——白鹭洲,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4)

海纳百川

也不乏对细节的关注和经营

人们自重、自爱

又守秩序、讲文明

他们,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着这座城市

(厦门海湾公园的色彩构成。厦门,可能是一座公园密度最高的城市。大大小小的公园,在厦门星罗棋布。它们让厦门更有家之温馨,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5)

一如“京派文化”造就了北京城

以及“海派文化”造就了上海滩一样

这种城市气质

也造就了一座令人称羡的“海上花园”

1937年,日军侵华,打断了厦门这一进程

又四十年后,在通往市场经济的呼声中

美丽的厦门,再次起飞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今日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一带,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主会场,即设置在此,摄影师@林昉)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6)

此时,骑楼街区,已是“老厦门”的象征

其中不变的风景

依旧是那些,认真生活着的人们

如果要问

厦门从哪里来

来自本土,也来自海上

来自天然胜景,更来自——厦门人!

最美厦门

她的珍宝,就是

最美厦门人!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今日厦门及鹭江的夜景。厦门,一个美好的家园,摄影师@叶少彬)

厦门是个好地方吗(厦门从哪里来)(47)

参考书目:1,程绍刚(译注),《荷兰人在福尔摩莎》,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2,周宁(著),《世界是一座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张培忠(著),《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三联书店,20134,陈自强(著),《明清时期闽南海洋文化概论》,鹭江出版社,20125,蓝达居(著),《喧闹的海市:闽东南港市兴衰与海洋人文》,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6,[美]毕腓力(著)、何丙仲(译),《厦门纵横——一个中国首批开埠城市的史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7,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林星,《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福建城市现代化研究(1843-1949)——以福州、厦门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9,周子峰(著),《近代厦门城市发展史研究(1900-1937)》,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0,龚洁(著),《到鼓浪屿看老别墅》,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11,林丹娅,《鼓浪屿建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12,[清]周凯(著),《厦门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13,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编委会(编印),《鼓浪屿文史资料》(上册),201014,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编委会(编印),《鼓浪屿文史资料》(中册),201015,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编委会(编印),《鼓浪屿文史资料》(下册),2010 作者|何书彬 编辑|木木 制图|阿凯

致谢摄影师|林昉 阿忠 叶少彬 邹振冈 吴永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