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景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以《荷花淀》的风格为代表,在我国当代文学文坛上,形成了一个以孙犁为领军人物的“荷花淀派”的文学流派。这一派除了孙犁之外,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人。

《荷花淀》这篇小说长期入选中学课本,我上高中时,高中《语文》第二册就有这篇小说。

我小时候,对于反映白洋淀等水乡题材的连环画、小说特别喜欢,所以对《荷花淀》这篇小说特别偏爱。当拿到语文课本时看到有《荷花淀》时,先把这篇课文读了一遍,而且后来又反复读过。等到老师讲到这一课时,好多段落我都背过了。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1)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2)

这篇小说的语言虽然没有华丽的词句,像中国画的白描,但是营造的气氛特别具有诗情画情,画面感很强。“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其实,关于《荷花淀》,还有一册连环画,由王长海改编,梁长林、梁文骥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2月出版。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3)

连环画封面

这册连环画采用彩色水墨画法,很好地表现了原文空灵、纯净的文字风格。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4)

连环画扉页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5)

这本连环画的文字脚本,基本是摘录了孙犁的原文的片段,文字和画面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6)

水生嫂倚门而望的背影,很巧地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她在等的丈夫的归来,看得出来,她和丈夫才结婚几年,感情很好,而且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妻子。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7)

水生嫂低头吸吮自己手指的画面,特别美。表现了她是一个比较外冷内热、比较内向的女子。不禁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8)

几个妇女搭伴去找自己的丈夫。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9)

只有亲戚的对白,但是明显可以感受到水生嫂等几个人的失落感。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10)

水乡风景如画。腾飞的野鸭预示着情势的紧张。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11)

游击队员在荷花丛中打击敌人,使残酷的战争也有几分诗情画意。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12)

往回走和来时的情绪完全不一样了。

荷花淀连环画简易(荷花淀从课文到连环画)(13)

在火热的斗争中,妇女们也武装起来、成长起来,学会了打击敌人。清脆的枪声在湖泊中回响,惊起了芦苇丛中的野鸭。大片的空白,深得中国画留白三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