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近日,杭州的读者张女士在小时新闻记者帮“突发报料”留言:自己是在石祥路上的汽车城工作的,那里的车位管理非常混乱,有不少长期不挪的僵尸车,还有不少停在过道的。

“每天车位都非常紧张,稍微迟一点就没有车位了,希望管理方能加强管理。”

今天(11月24日),小时新闻记者前往汽车城一探。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1)

小时新闻记者在停车场里,确实看到有积满灰尘的车停在车位上。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2)

还有这样的锁车公告,表示该车占据安全通道。

上午10点,小时新闻记者来到了石祥路上的海外海汽车城。此时地面上已经停满了车,基本都是没有车牌的新车。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3)

顺着车道下了地库,小时新闻记者还算比较顺利的在五分钟左右就在B1找到了车位。汽车城的地库相对比较大,毛估估B1大约有200个车位,B2约有400个车位。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4)

在车库的主要位置都放置着“通道禁止停车,违者锁车处理”。在B1层,所有的车辆都停的比较规范,只有两辆车停在了过道,也被贴上了“占据安全通道”的通知并有锁链锁住了前轮,时不时还能遇到保安骑着电瓶车在巡逻。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5)

B1层相对有序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6)

停放在B1安全通道的车辆被锁车

在B2层,小时新闻记者看到停放在安全车道的车变多了,几乎整个主通道两侧都停满了车,甚至有一辆黑色小轿车直接横在了两个空车位前,导致这两个车位直接无法停车。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7)

B2层的主通道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8)

挡了两个车位的黑车

商户曲先生正好在这辆黑车前停了车,因为找不到车位他只好把车子挡住了停在车位的小车,“这两辆车我看昨天就在了,短时间应该不会移走了,所以我感觉停一会儿没事,再说我车上也放了电话,要挪车给我打电话就是了。”曲先生表示,相对于B1,B2的车位管理乱多了,每个过道基本都停着车。“你看这辆黑车,直接影响了三个车位,太不考虑别人了。”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9)

停了一年的本田

曲先生还告诉记者,车位紧张除了车多、管理乱以外,还有不少僵尸车,“比如,我们边上这辆本田,我感觉都停了有1年了。”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10)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11)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12)

僵尸车停车位真相(记者帮僵尸车加乱停车)(13)

在B2的出入口,小时新闻记者也看到停着一辆车,过往车辆都小心翼翼避开它。走遍B1和B2,根据车上的积灰程度简单判断,小时记者发现在B1有三四辆疑似僵尸车,有一辆灰特别厚的黑车上还放着一张“三天未动,请尽快挪车”的告示。

在B2僵尸车就相对多了一些,甚至不乏玛莎拉蒂、保时捷等豪车。

在B2层,小时新闻记者没有看到保安。

“这里的车位不好找,每次基本上我都要找20分钟以上。”刘先生今天来汽车城见客户,运气不错,下了车库不到10分钟就找到了车位。“最闹心的还不是找车位,是万一自己的车被挡住,联系不上人。”刘先生说,因为汽车城有不少新车没有车牌,B2又没有保安,很难联系到车主,“就只能在车里干等,有一次我等了两个多小时,太耽误事了。”

执勤的保安告诉记者,一层地面的车位都是被商家订走用于放置新车或者店内需要使用,B1是不允许停在过道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在从严管理B1层,只要停在过道就会锁车。”至于B2层,保安说,可以停在过道,“暂时没有收到要对B2进行管理的通知。”

随后,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了海外海汽车城的市场管理方。对方表示,“B2层是员工停车区,所以没有安排保安进行管理,目前停车场也正在改造中。”

下午2点30分,海外海汽车城安保部工作人员联系到小时新闻,“接到投诉后,我们查看了一下后台所有车辆的进场记录,暂时没有发现11月15日以前的入场车。”该工作人员表示,汽车城的停车场是24小时运营的公共停车场,所有车辆只要按规定缴费,没法直接认定是否为僵尸车。

“对于入场超过3天的车辆,我们都会及时联系。”

对于一部分没有车牌的长期停放车,工作人员表示,都是有在交警部门备案。“8月底,我们也清理了一波长时间没有挪车的无牌车。”后续,市场方面也表示将加强保安力量对地下地车场进行管理。

此外,因为地铁施工以及市场南广场地下停车场施工,目前车位大量减少并有扬尘,“我们也给所有商户发放了告知书,建议他们改变出行方式,尽量避免开车。”工作人员说,预计地铁将于12月底完成施工,南广场地下停车场也将于明年3月完工,“因为市场的客流确实很大,我们也希望来往的商户和客户能够多多理解。”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