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

南通,简称“通”,古称通州,别称静海、崇州、崇川,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 。南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是“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发源地 ,是中国、江苏省重大精神文明先进典型最多的地区之一 ,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并先后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1)

李方膺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2)

李方膺(1695年—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中国清代诗画家、官员,能诗,擅画松竹兰菊,尤长写梅。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苍劲有致,为“扬州八怪”之一。为官刚正不阿,廉洁爱民。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

胡瑗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3)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北宋时期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宁海乡胡家庄(今江苏省如皋市)人,后迁居如城严家湾。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和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讲求“明体达用”,开宋代理学之先声。先后主持苏、湖两州州学,所创“经义”、“治事”两斋,为高等学校分系分科的开端。 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嘉祐三年(1058)因病赴临安其长子胡志康处颐养,离京时,送行者百里不绝。次年病故,谥文昭,葬于浙江乌程。如皋胡家庄有衣冠冢。著有《尚书全解》、《春秋要义》、《周易口义》、《皇祐新乐图记》等。

李渔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4)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 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崇祯十年(1637),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顺治八年(1651),迁居杭州,后移家金陵,筑“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复归杭州,在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

曹顶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5)

曹顶(1514-1557),通州余西场(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余西古镇)人,抗倭民族英雄。据曹氏家谱载:北宋末年,曹彬后裔,山东武惠堂曹姓、梁姓、开封府任姓、中原季、刁、姜、李等众姓,携家谱、典籍,举家携庄客南渡;元末明初,避兵火,自金陵、句容,经常熟北渡,迁通州余西场。

张謇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6)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宣统元年(1909年),被公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宣统二年(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长,江苏两淮盐总理。民国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民国4年(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民国7年(1918年)10月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民国8年(1919年),建成南通更俗剧场。民国11年(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大生纱厂走向衰落。

刘瑞龙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7)

刘瑞龙(1910年10月-1988年5月25日),男,江苏南通人。 曾化名石钧、李世萍、王大舜、张云生。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共产党,任南通特别党支部书记,是党在南通地区早期创始人之一。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华东局农委书记、华东土改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职。刘瑞龙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回忆红十四军》。

姚穆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8)

姚穆,1930年5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纺织材料专家、教育家,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终身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8年姚穆考入南通学院(现为公立南通大学)纺织科纺织工程系;1950年在西北工学院(现为西北工业大学)纺织系学习;1952年毕业后留在西北工学院纺织系任教;1957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纺织系任教;1960进入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1972年担任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系副教授;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87年担任西北纺织工学院名誉院长;1989年获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设立姚穆院士奖学金。姚穆长期从事纺织材料学、纯化纤仿毛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开拓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新领域,发明具有现代高新技术特征的新型仿毛涤纶长丝及其系列面料,研制出多种纺织测试仪器、测试计量标准器。

张孝若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9)

张孝若(1898-1935年),本名怡祖,以字(孝若)行,又字潜庐,江苏南通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之子。“民国四公子”之一。1918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回国后从旁辅佐父亲,1922年北洋政府任命他为考察欧美日九国实业专使,他因此多次前往欧美考察。曾担任江苏省议会议员、吴佩孚联军司令部参赞、淮海实业银行总经理等职,曾被任为中华民国驻智利首任公使(未赴任)。1926年其父张謇去世后,继任大生纱厂等企业董事长、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 University)校长。1935年10月17日,于上海遭仆人暗杀,时年37岁。

韩紫石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10)

韩紫石先生(公元1857--1942年)名国钧、亦字止石,晚号止叟。 [1] 江苏省海安镇人,今海安市(原紫石县)的奠基者。因其排行第三,生平业绩颇丰,家乡群众均以“韩三爹”,“紫石”称之,表示尊敬。在北洋军阀时期,他与南通的张謇,位高望重,同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全国水利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黄灾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莅任期间,改良农工,崇尚实业,兴利导淮,关心民瘼,明足以察闾阎之苦,力足以遏奸宄之萌,言足以重官府之信。其一生德政贤明,广为推恩。

王绵之

南通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江苏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11)

王绵之,1947年经国家考试合格并授予中医师证书,1951年在南通医学院夜校学习西医一年结业。1956年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方剂教研组组长,1957年开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工作。先后任方剂教研室主任、校门诊部主任、中医基础部主任、校高职称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兼光明中药函授学校校长;曾任国家(85版)药典委员会中医组组长、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职,为全国政协六、七、八届委员暨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编著有《中医学概论(初版)》、《汤头歌诀白话解》、《方剂学》等9种著作;撰有“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简史”、“漫谈方剂教学”、“肝炎的辨证论治”等30余篇论文。王绵之为国家药管理局第一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北京地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