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

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1)

因为喜欢新奇,朱文轶选择成为一名“有趣”的充气游乐产品设计师,12年初衷不改。生活中的场景、一个神话故事、一部卡通电影、或是其他各种类型的玩具都可能成为他的灵感来源。他所设计的动物和古堡题材充气游乐产品系列,色彩丰富且造型奇特,成为中山新宏达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下简称“新宏达”)的品牌标志。

37岁的朱文轶,个子不高、性格沉稳。与每位产品设计师一样,他总是需要在设计创新、成本控制和客户要求上进行权衡取舍,有时甚至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他坦言,有些创意就像是在冒险,如果得到市场认可那就是成功。“一个设计师既要保持创作精神,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2)

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3)

“小狗乐园”获评“创意产品”

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4)

“打开包装、接着充气,看着眼前的物体缓缓展开,逐渐‘长’高‘长’大。直到最后嘭的一声,瞬间变成了一个雄伟的城堡,又或是一个巨大的怪兽。”2004年,25岁的朱文轶第一次来到中山,接触到移动式充气游乐园,就对这有趣的东西着了迷。“这是一个很棒的idea,我喜欢有创意的东西。”朱文轶说。

充气游乐设施或玩具在没充气时,只有充气后体积的几分之一到1/10,这就解决了大型游乐设施不方便搬运和储藏的问题。但是当时在国内,充气游乐园的概念并不多见。虽是一面之缘,广州美术学院装潢美术设计专业出身的朱文轶坚定地选择了留下,与这些孩子们喜欢的怪兽和城堡作伴,而这一呆就是12年。

初入一个陌生的行业,每个人都需要适应和熟悉的时间。“他思考能力很强,也愿意去钻研,但是性格不是很活跃,不会轻易吐露自己的想法。”从入行那天起,余祖日就成了朱文轶的老“师傅”,他一直相信这个“闷葫芦”徒弟有一天会琢磨出“好东西”。果然,在2008年,朱文轶的名字就逐渐在新宏达的大院里传开了。他设计的“小狗乐园”被美国儿童创意杂志授予“2008年度创意产品奖”,这也是新宏达在家用小型充气游乐产品上的首次创新性尝试。

作为一款家用小型充气游乐产品,“小狗乐园”占地面积不到12平方米,却能让人一眼就记住。它的设计巧妙利用了滑梯护栏做成斑点狗造型,跳床门柱及横梁则做成了狗屋,用比较少的结构形成了更多看点。“当时的市场上,美国的一线品牌在做家用小型充气游乐产品时,还是以满足功能性的需求为主,造型奇特的比较少见。”朱文轶说,“我们的产品也是以出口为主,如果完全按照他们的设计风格走,很难搏出位,这就逼着我们另辟蹊径去做出创意。”从2008年至今,“小狗乐园”也一直是新宏达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5)

“龙堡”卖得最贵订单最多

“小狗乐园”的设计成功了,朱文轶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色调搭配要丰富、造型要奇特,还要注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更重要的是,他的产品设计开始得到市场的认可,这对要求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产品设计师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2012年,国外的几拨客户慕名而来,他们想要一款大型租赁充气游乐产品,要求其实很简单,就将“小狗乐园”的设计进行放大,1倍甚至是4倍。可当销售经理将客户的要求转达给朱文轶的时候,这个倔强的设计师却一百个不乐意。“我不希望同一种设计出现在两个不同的产品上,这对两款产品的销售都没有好处。”朱文轶暗想,“既然要放大体积,那就做一个更宏大的产品出来。”

这一次,他的创作灵感是西方熟悉的古堡和翼龙。然而,设计图刚出来的时候,却是一种家用卡通产品的感觉,这让朱文轶有些失望,“我想要跳出之前的思维,增强真实感。”他决定给整个“龙身”进行喷绘,做足每一个细节。改到最后,龙堡被加入了非常多的亮点:高清透亮的“龙眼”,高度精细的“龙鳞”……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龙没有翅膀照样可以上天入海,可国外的龙不行。考虑到这点,他又在设计图纸上给龙“装”上了一双翅膀。

客户起先也很吃惊,这显然和他们最初的想法不太一样,但是很快接受了。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大胆得让人欣喜的方案。“客户本要求我这样做,但实际上我没有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好在这次冒险成功了。”朱文轶说,现在“龙堡跳床”,在同级别产品中卖得最贵,而且还是订单最多的。事实上,“龙堡跳床”和此前的家用小型充气游乐产品相比,装饰和色调搭配采用了更加写实的手法。“这种高清丰富的视觉感观,是之前的产品没法比的,这也给今后的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思路。”朱文轶说。

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6)

想办法让创意价值最大化

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7)

很多人说,在一个项目或产品开发过程中,创意产品设计师50%的时间是在沟通,40%的时间是在思考,剩下10%的时间是在画图纸。与每位产品设计师一样,朱文轶也总是需要在设计创新、成本控制和客户要求上进行权衡取舍,而这也考验着一个设计师的底线。

“充气产品和其他车缝类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外形的不可控性。”朱文轶说,它在充气后,外形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不是平均的,有的地方会拉伸,有的则会收缩。“控制成品的外形,完全要凭经验去推测、去调整。”正因为存在这样的难题,对于每一个设计,从构思选题、草图修改、功能配置、色调定位和二维三维装饰,朱文轶都会反复推敲。特别复杂的,他还会制作手工造型,来分片制作裁片。

可就算是要求如此细致,有时候样板出来,还是同预想中的有所出入,虽然这种差别可能只有1厘米。2015年朱文轶设计了一款“火星小伙伴”,在样板出来时,滑梯的护栏向外放宽了1厘米。“可能外人看来这无伤大雅,但是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影响到客户的体验。”朱文轶连夜拿着设计图纸又跑向生产车间,请工程师将护栏向内收缩1厘米,一连几次调整才最终定版。

不过,他也会和工程师就细节问题争执不下,时常闹到师傅余祖日的面前。“设计上他是有发言权,但是这东西毕竟要变成产品,所以设计师有时候也需要做出让步。”余祖日说,“如果争执的细节涉及到质量改进,又或是影响整体的呈现效果,我会赞成他的意见。”

其实,朱文轶心里很清楚: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哪怕是增加几美元,都是非常敏感的。想要增加新的卖点,还得严格控制成本,这的确不容易。12年以来,内敛的朱文轶正不断尝试主动沟通,在不影响品质和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做这一行一定要有创作精神,哪怕是研发过程难一点、或是周期长一点。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创意是有价值的。”朱文轶说。

有的人说,设计师的黄金年龄是50岁以前,朱文轶不这么看。作为一名设计师,他认为自己才刚刚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希望能做到六七十岁,到那时继续保持年轻的思维,不断想出新的创意。”

主办:

中山市委宣传部

中山市文明办

中山市人社局

中山市总工会

南方日报驻中山办事处

协办:

广东移动中山分公司

这些新闻你可能也感兴趣

刘永森的银壶作品(他是个闷葫芦)(8)

统筹|赵威 郑平 陆兴华

南方日报记者|郭冬冬

摄影|王云

编辑 |蒋晓晓

本文是中山微观察原创文章

欢迎分享,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可与本平台联系

中山微观察

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