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工作座谈会(瞭望动能转换的生动教材)

文 | 李广春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够爬坡过坎的关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山东,4年的艰苦探索成效如何?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用较大篇幅,集中展示了齐鲁大地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动能转换齐鲁新生》用鲜活的案例、翔实的数据,给我们讲清了什么是动能转换、为什么要动能转换、怎样动能转换、动能转换带来哪些变化毫不夸张地讲,这篇雄文是动能转换的生动教材,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动能转换工作座谈会?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动能转换工作座谈会(瞭望动能转换的生动教材)

动能转换工作座谈会

文 | 李广春

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够爬坡过坎的关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山东,4年的艰苦探索成效如何?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用较大篇幅,集中展示了齐鲁大地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动能转换齐鲁新生》用鲜活的案例、翔实的数据,给我们讲清了什么是动能转换、为什么要动能转换、怎样动能转换、动能转换带来哪些变化。毫不夸张地讲,这篇雄文是动能转换的生动教材。

成功的经验大同小异,背后的努力却各有各的不同。从“两个70%”(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70%、重化产业占传统产业70%)到“四新”经济占比31.7%,从粗大笨重的“地炼第一省”到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独占鳌头,从产业链中上游向下游延伸,每走一步都执着而艰辛,每一点成绩都可喜而不易。凤凰涅槃,山东试验,为动能转换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指南。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离不开优势互补配套协作的产业链垂直整合。面对传统思维的束缚、传统产业的羁绊,新旧动能转换不再是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也不再是避实就虚的运动战,而是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倾其所有的歼灭战、务求必成的攻坚战。这需要从战略思想、战术思维和政策保障上来一次脱胎换骨的自我革命。山东4年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动能转换路径清晰,举措得当,成效明显。

老摊子上育新增长点。传统与现代是相对而言,现有的传统产业看似包袱,注重科技创新,包袱会变财富,存量会变增量。新旧动能转换不是简单的关停并转,也不是另起炉灶、从头重来,而是把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向“新”改造。壮士断腕,淘汰落后产能,昔日当家的钢铁、煤炭、电解铝、地炼等产业,先“瘦身后健身”,“粗大笨”化之以“高精尖”,鸟枪换炮,技术突飞猛进,工艺科学合理,装备智能先进,产品引领市场,模式触电上网,管理高效精干,企业欣欣向荣。所有这一切,凝聚了齐鲁大地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体现了齐鲁大地对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使命担当,昭示了齐鲁大地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探路的坚强意志。

新领域里抢占先机。如果说实体经济是山东的看家本领,那么数字经济就是齐鲁人比拼未来的最大增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变应变,以快制快,让数字经济跑赢下一场决赛。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是山东明确的新增长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动能十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1140家“瞪羚企业”、20家“独角兽企业”,在市场叱咤风云,领风气之先。

政策包里有锦囊妙计。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强产业”,他们先后出台六批政策清单,根据不同形势打出不同“组合拳”,政策包梯度投放,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应运而生,揭榜挂帅,222项技术难题得以攻克。改革开放45条新政,紧盯国际市场前沿,制度创新、产业融合、科技合作、经贸合作、人才集聚、区域协同、文明互鉴。营商环境等一系列动能转换关键环节,都有清晰的顶层制度设计,旨在打造一流的创新高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打通堵点,突破难点,拆除了隐性门槛,打破了政策壁垒,推动改革由专项突破向系统集成升级,一批集约化审批、智慧化服务的特色品牌深得人心。更为可喜的是,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推出5个方面20条政策,形成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同频共振。政策包里的锦囊妙计,催生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层出不穷,智慧交通、量子通信、云计算、海工装备、氢能源等20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家创新创效评选中,山东2021年获4大类11个奖项,数量居全国首位。

山东的动能转换生动实践告诉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当务之急就是,敢于向落后思维挑战,善于在传统产业上技术突破,勇于在“数转智改”中开辟新路,精于在政策创新集成中释放红利,将动能转换进行到底。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