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月饼(魏新月的饼)

传统节日越来越像传统吃日,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像清明这样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总觉得节也过的没着没落,济南话说,么么答答的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魏新月饼?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魏新月饼(魏新月的饼)

魏新月饼

传统节日越来越像传统吃日,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像清明这样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总觉得节也过的没着没落,济南话说,么么答答的。

诸多食品中,和节日本身最浑然一体的,非月饼莫属。

月饼老早就有。三千年前,殷周时代,民间为纪念闻仲,吃太师饼,该饼边薄心厚,有甜味,相传为闻太师发明,曾为军粮。不过,这仅仅是传说而已。商纣王自己虽有酒池肉林,也轻易不会舍得用点心做军粮,实在太过奢侈。

更像是月饼雏形的,是汉朝的“胡饼”。由于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了胡桃、芝麻等馅料,给饼有了更丰富的味道。“胡饼”的叫法一直延续到唐朝,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有吐蕃商人向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我很喜欢“胡饼”这个名字,现在偶尔也会说: “胡饼”。 对家把牌推倒 ,我胡万。”

据说,胡饼改称月饼,是唐玄宗李隆基干的。一天,他和杨贵妃赏月,李隆基说:“胡饼这名字也忒难听了。”杨贵妃仰望着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说:“皇上,那就叫月饼吧。”

这两口子一叫月饼,全国人民都跟着叫月饼了。

然而,这个记载并不可靠。包括杨贵妃爱吃的荔枝,很可能来自于她的老家四川。一骑红尘要从岭南过来,荔枝就算不坏,品相也受损,这一点我有经验,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广州,回来路上,在一家果园买了一筐荔枝,现摘的,汽车一路开到济南,皮全黑了。

《洛中见闻》载,唐僖宗中秋吃月饼,味道极美,命御膳房将月饼赐给新科进士,可见当时月饼还不普及。南宋吴自牧的《梦 粱 录》,元朝周密的《武林旧事》,都提到月饼。 所以,确切的说,大家都把月饼称之为月饼,还得到宋朝。 像苏轼写的: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

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朱元璋起义时用月饼传递信息,所谓“八月十五杀鞑子”,通过月饼,建了一个个群。这件事倒是在一些县志上能找到出处,如河北《新河县志》载:“相传月饼之会为朱元璋杀鞑子之暗记。”山东《青城县志》载:“八月十五杀鞑子。”《台南县志》载:“汉人以密令藏月饼,相约一时起义,遂于一夜杀完元兵,所以才有俚言‘三家养一员,一夜蟳埔(杀)完全。”

但我还是不太相信,因为那时候不会有那么多月饼可吃,要 群主发月饼,别说那时,就是今天,把我这篇文字转到群里,群主会发吗?

我小时候,月饼都是稀罕物件。最早只有一种馅,就是现在被好多人吆喝着要“滚出月饼界”的五仁月饼。个大,体沉,拿手里能当铁饼掷。吃起来要小心,里面有好多整块的冰糖,吃得太急,一大口下去,正咬住冰糖,嘴角一甜,眼前一黑,大牙几乎要被崩掉。

我觉得,冰糖就是月饼里面的牙,这也算是月饼在以牙还牙吧。

在这种月饼里,有著名的青红丝。关于青红丝的成分,有人认为是桔子皮,有人认为是萝卜丝,还有人认为是红薯丝,甚至有人认为是姜片。为这个,我还和纪连海老师有过一番争论,在录节目的现场,编导打了几个电话去问,得到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通常来说,青红丝为桔子皮所做,先切,再泡,再染,再腌,然后用糖粉去拌,最后晒干,工序颇为繁复。“五仁”虽不含青红丝,五仁月饼中,青红丝却必不可少。但是,青红丝又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喜欢的人极其喜欢,讨厌的人极其讨厌;喜欢的人嚼着青红丝,就像在一盘寡淡无味的菜中突然吃到一根香喷喷的肉丝一样,讨厌的人吃到青红丝,如同在一盘原本还不错的菜中突然吃到一只小虫子一样,甚至能感到青红丝在嘴里蠕动。

没办法,对青红丝,我们就是这么爱憎分明。

后来有一天,突然吃到了一种新的月饼。白纸裹着,拆开后,里面是一层层的酥皮,中间点着一个红点,掰开来,里面既没有五仁,也没有青红丝,而是枣泥馅的。

这是我童年最爱吃的月饼,和五仁月饼相比,这种月饼皮不油,馅不腻,吃起来爽甜可口。

那时的中秋节,有这种月饼相伴,就觉得美满。

再后来,月饼的花样越来越多,只要想吃,几乎什么馅都可以吃到。但我发现,自己已经不爱吃月饼了。尤其是远离家乡后,越来越感觉到,中秋节最重要的是团圆,吃什么都是一样的,否则,总感觉再圆的月饼也缺了一口。

那时,即便是五仁月饼,也很受欢迎。我记得当时家里的月饼放得时间稍长,太硬了,奶奶就把月饼放到锅里蒸,蒸的软乎了,月饼馅的香味从表皮渗出来,轻轻咬一口,不用嚼,就化在了嘴里,有一种奇妙的味道。奶奶去世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蒸的月饼。

关于月饼,每个人都有好多故事,恰恰是因为关于中秋,每个人都有一腔乡愁。

都知道,鱼香肉丝里没有鱼,老婆饼里没有老婆,然而,我相信,合家团圆吃月饼时,还真能咬出一轮月亮。

篆刻:袁朝霞

看了点“ 在看”,点了真好看。

转发朋友圈, 更多朋友看。

所发文章,多为原创

更新缓慢,保证质量

喜欢作者,欢迎赞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