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从哪里来科学实验报告(科技论文----)

电从哪里来科学实验报告(科技论文----)(1)

在寒假中,我偶然间看到小孩子们嬉戏玩耍的磁性小球,突发奇想,用磁性小球做了一个小“游戏”。

首先准备一个废弃的铁管和一个磁性小球,将磁性小球从铁管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但根据我的生活经验,我却发现小球的落地时间不太对劲,于是我又做了一组对比实验,用相同高度,另一组实验让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是我听到了一前一后两声小球落地的声音,这也证实了我的发现,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延时”的现象呢?

我认为,下落时间的不同应与实验用品材料的不同有关,为了证实我的猜想,我做了几组对比实验:

材料

结果

实验一

铁制管,磁性小球

下落时间比自由落体长

实验二

塑料管,磁性小球

下落时间与自由落体相同

实验三

铁制管,塑料小球

下落时间与自由落体相同

实验四

塑料管,塑料小球

下落时间与自由落体相同

(长管和小球的材料为唯一变量,其余均相同。)

听了我的解释,我的朋友也兴冲冲的做了和我相同的实验,却发现了不同的结论,从她的实验中,无论小球和长管采用什么材料,下落时间都与自由落体的时间是相同的。我仔细检查了她所用的材料,却发现她用的是装修厨房用的燃气金属长管,由于陈旧是开裂了的,也就是说这个长管并非闭合的导体,难道,真的是因为铁管不闭合,才使得下落时间出了问题吗?为了证实这个猜想,我又做了几组对比实验:

金属管是否闭合

结果

实验五

下落时间与自由落体相同

实验六

下落时间比自由落体长

(铁制管是否开槽为唯一变量,其余均相同。)

在反复做了相同的几组实验过后,我发现,开了槽的铁管都无法影响小球下落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我上网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开了槽的金属管是无法形成闭合的回路的,而感应电流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闭合的回路,没有闭合回路,也就无法形成感应电流,也就无法形成阻力了。

通过以上两组实验,我们解释了所谓神奇的“延时”现象,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存在的条件。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物理的重要性和它带给我们的神奇经历。

电从哪里来科学实验报告(科技论文----)(2)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现象和应用是可以用电与磁来解释的,例如给我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发电机,虽然只是几组小小的实验,但是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不仅让物理这一学科体现它的实用性,而且激发了我们去实验,去探索新知的欲望。

作 者:万州上海中学高2019级15班 谭黎

指导教师: 万州上海中学 田 杰

教师评语:该文作者善于探究,通过游戏偶然发现了奇妙的延时现象。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对比探究,理论解释,最终找到了小磁球延时的原因。该文探究过程层层深入,探究方法科学合理,体现了作者良好的科学习惯和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