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四时杂兴5语文教学案例)

在我们的语文“新课标”中主要体现了以下一些精神:

1、注重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学生的纵向发展,以评价促发展

我们来看一些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来具体分析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实用细节,以及其中反映的教学理念问题。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四时杂兴5语文教学案例)(1)


案例一:

某学生第一次测试中,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甲”,结果考试成绩是“丙”,老师鼓励他,给他二次评价的机会,不出意外,他果然获得了“甲”;

第二次测试,他的目标依然是“甲”,但成绩仍旧是“丙”,老师鼓励他,再测又是“甲”;

第三次,他的目标是“丙”,再后来他什么目标都没了,他觉得反正老师会宽容他的。

从上面的这个案例中,我们很明显看出这名老师只注重鼓励学生而忽视了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固然评价应当淡化甄别功能,故而二次评价应运而生,但二次评价在应用过程中,绝不能忽视“鼓励”与“压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所以,如果学生需要进行二次评价,也应当讲清楚,因为已经测试过一次,所以第二次测试成绩即便得了甲等,也应当降一等级。如果学生想要拿到真正的甲等,就应当努力,无需进行二次评价。


案例二:

《滥竽充数》教学中,某老师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一学生说,“我觉得南郭先生很聪明”。教师问:“为什么?”那学生说,“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是其动作也装得很像,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

教师表扬道:“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

同学们纷纷说,“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知道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合奏的机会,混了进去,很聪明。”“南郭先生一看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很聪明。”

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见解,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

于是学生最终都接受了“南郭先生很聪明”的结论。

虽然新课标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在该案例中,很明显,学生把“滥竽充数”解读为“南郭先生很聪明”,已经完全背离文本,曲解文本。教师对于错误的“立异”给予肯定,就缺少了“是非”标准的判断,传达给学生十分错误的信息,不能盲目赞同学生的发言。

故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021.4.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