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

还记得3年前震惊全美的名校招生舞弊案吗?

美国上流家庭为了让自己小孩读上名校,通过行贿和代考等走后门的方式挤进名额,读取人人称羡的名校行列。

事发后,这起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招生舞弊案,共有57位家长遭到检方指控、并得到应有的惩罚,其中不乏好莱坞明星以及政商名流。

然而,最后一名涉案家长近期等来法庭的正式宣判——无罪,使他成为所有涉案家长中唯一获判无罪者

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1)

用20万现金贿赂名校教练

根据路透社报导,6月16日,美国波士顿联邦法院裁定,被指控贿赂和欺诈两项罪名的阿敏·库里(Amin Khoury)无罪。

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2)

图源路透社

库里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名投资商,在多地拥有房产,其父Amin J. Khoury是飞机客舱内饰制造商B/E Aerospace创办人。

2020年9月,库里被联邦法院指控贿赂网球教练恩斯特( Gordon Ernst),以帮助他的女儿在 2015年以网球运动员的身份进入乔治城大学。

法庭文件显示,库里通过中间人向恩斯特支付了约20万美元,之后恩斯特给库里女儿所在学校的辅导员发了电子邮件,声称他“非常愿意招募”库里女儿加入自己的团队。

库里女儿在2014年10月申请乔治城大学,恩斯特为她写了一封推荐信,赞扬她在高中网球队表现优异。

就在她申请后的几天内,恩斯特给乔治城大学的招生官发了邮件,力荐库里女儿加入该校,但没有透露和库里的交易,恩斯特还将她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和成绩转发给了招生官。

2014年11月,库里通过短信询问恩斯特,他的女儿是否应该参加校友面试,对方给予了肯定答复,并建议她在面试中应该强调对乔治城大学网球队的强烈兴趣。

1个月后,乔治城大学联系了库里女儿,声称已经对她的申请进行“初步审查”,表示她的录取几率很大。

最终,她在2015年被这所大学录取。

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3)

辩称给钱是友人之间的礼物

库里是检方代号“校队蓝调行动”(Operation Varsity Blues)调查的第57起涉案家长。

与其他被定罪家长的不同处在于,库里并不是这起大学招生作弊案的中心人物辛格(Rick Singer)的客户。

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4)

图源 Netflix

他是和一名中间人——在布朗大学时期的朋友、也是一名网球招募者进行合作,用纸袋装入现金向恩斯特支付了20万美元,检方称这笔交易是3人在罗德岛重聚时完成的。

库里的女儿确实打过网球,但检方认为,她的技术低于乔治城大学新招体育生的标准水平。

库里的律师辩称,那20万美元是送给恩斯特的“礼物”,当时恩斯特的经济十分拮据,因为学校新运动中心的建立,让他无法再利用学校的网球场举办私人夏令营来增加收入。

而库里的女儿是被大学“适当录取”,美国大学通常在录取时会对有钱家长子女提供有利待遇。

律师将政府的明星证人形容为编故事的“骗子”,目的只想免于犯下潜在税收犯罪。

库理律师还表示,库里女儿告诉陪审团,她对付钱给恩斯特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未参与任何形式的贿赂或欺诈行为。

在陪审团宣布判决后,美国检察官拉切尔·罗林斯表示对无罪判决感到失望,但无论如何,这项调查和诸多起诉已经“导致了大学录取过程的巨大和系统性变化”。

她说:“这些案件暴露了:财富和特权在扭曲一个本应以成绩和水平为基础的系统性,可能发挥了令人不安、不适当和不公平的作用。”

恩斯特没有在库里这次审判中作证,他已承认收受超过300万元贿赂以协助学生入学,他将于今年7月判刑,辛格则是9月判刑。

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5)

特殊入学通道录取率高达9成

2019年被爆的美国名校招生舞弊案,是美国司法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大学招生诉讼,整个调查涉及全美200家代理机构,范围横跨美国6大洲,共有57名家长遭到指控。

目前这57人中的大多数都已经表示认罪,对他们的处罚也从缓刑到9个月的监禁不等。

除了库里这唯一被判无罪的家长,此案能够引起司法争议的涉案者还有一位,他就是唯一没有把赃款揣进自己口袋的斯坦福帆船教练约翰·范德莫尔(John Vandemoer)。

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6)

图源 Getty Images

美国大学对于体育特长生会采取不同的录取标准,可以说,比起按照传统路线考入的学生,体育特长生享受一条特别的入学通道。

按照招生流程,体育特长生一般会先由校队教练推荐,再由大学的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的初步审核,通过审核后,学生才会收到校方发放的“提早招生邀请”(early admission)。

在学生填完相关的书面资料后,再由招生办公室进行最终审核。

这种特殊入学方式拥有“提早申请、专人处理”的优势,且录取率高,堪称“终极入场券”。

以哈佛为例,普通入学方式的录取率不到5%,但体育招生的录取率却高达90%

当辛格以“经历造假”的方式,将富人子弟的体育特长“杜撰”出来,甚至贿赂体育教练为他们背书时,身为斯坦福帆船教练的范德莫尔,自然也是目标之一。

只是范德莫尔在接受辛格的77万美元贿赂后,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斯坦福以及帆船校队,一毛都没有进到私人口袋。

这个行为使他的犯罪指控(确实接受了贿赂)得到轻判,加上认罪速度迅速,法官象征性地判他一天监禁,还有两年的监外看管。

有趣的是,在被斯坦福开除后,范德莫尔将参与舞弊案的全过程以及心路变化,都写在了2021年9月出版的“Rigged Justice”一书中,颇有点警示忏悔录的意味。

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7)

打破名校光环的迷思

虽然舞弊案差不多已经盖棺定论,但在此案引爆全美讨论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反思所谓“名校光环”的迷思。

根据此案拍摄的纪录片《买进名校》就采访了前斯坦福招生官Joe Reider,他直言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变成商品,目标是放在录取,而不是获得教育。

教育顾问Barbara Kalmus则表示,家长对名校的执着,原因之一是它变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你的子女进入了顶级名校,作为父母的地位就会提高,而重点就是炫耀。

校方和父母15年后又打起官司(最后一名家长被判无罪)(8)

图源 Netflix

而除了父母和学生,造就文凭迷信盛行的推波助澜者,也有大学、企业、排名机构、媒体,以及我们共同参与塑造的“社会期待”,这些都支撑着名校光环的继续运行。

一张名校学历到底代表什么,是人脉、名声还是未来顺遂的仕途?

无法否认的是,有个好看的履历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不管是校友还是学校本身,手里都牢牢掌控着大多数的资源。

只不过,买到offer不代表顺利毕业,挤进常春藤不代表出得来。

身为父母更应该回溯到最基本的问题:让孩子受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是追逐名利还是学有所成?一张名校学历,值不值得自己赌上一切?

想通这些问题,或许就能打破对名校的迷思,从而做出更适合孩子的求学决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