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方式(电动自行车质量帮扶)

在惠州的一个电动自行车工厂里突发事故,姚华民把问题车的每个零件都翻了一下。他想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检查了一圈之后,发现问题不一定是共性的,也可能是个性问题。最终,他发现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装配人员装配拉电线的时候拉得比较用力,已经缠好的接头保护套部分脱落了,导致金属线外漏,“其实你要去花时间慢慢从源头去找,一点点去分析,问题可能就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里面”。

姚华民不是这个工厂的工人,他的身份是CVC威凯电动自行车产品线部长、高级工程师,也是广东产品医院的一名“医生”。据了解,广东省产品医院成立于2019年,电动自行车产品医院则开展于2021年。CVC威凯自荐承担电动自行车企业帮扶工作,响应政府要求开展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约谈、帮扶以及产品不合格清零工作。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方式(电动自行车质量帮扶)(1)

广东产品医院CVC威凯电动自行车帮扶团队(左一为姚华民)

中小企业的问题五花八门

他们更想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这次在惠州的线下走访,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姚华民说,查出来后,工厂的人都觉得帮扶团队的确帮了很大的忙,“这个问题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装配员装得比较用力,一扯就把线头给扯出来了”。但是姚华民并不认为检查出小问题就没有意义,“因为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说明管理是有漏洞的,人员没有培训到位。每发现一个细微的问题,对于企业后续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

姚华民介绍说,大工厂会更乐于去接受信息,他们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大工厂也愿意让技术人员去学习怎么样提高产品质量,“但是对于小工厂来说,一个人可能顶好几个人用,也没那么多时间,他们更想知道的是,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说是从整个宏观面上去解决”。

“我们的愿景是帮扶所有的企业。”姚华民表示,帮扶工作会有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一起开展,他们会先拿到不合格产品的名单以及检测报告,初步了解涉及哪些的项目,“因为我们是做技术,肯定会清楚哪些项目不合格会引发什么样的危险,识别完成后会做出初步的草案,再去跟厂家去探讨问题”。他表示,在技术上,厂家没有第三方检测机构这么专业,他们分析原因比较浅显,威凯团队就需要给他们深入分析,把根本的原因挖出来,从根本上帮他们解决问题。

帮扶团队与企业通话时

曾被误认为是“假冒的”

2021年,威凯现场出诊89家次,帮扶45家企业,但帮扶远没有想得那么简单。产品医院威凯电动自行车团队,还遭遇过企业在通话时,认为帮扶团队是假冒的、是诈骗团伙。“也有企业觉得自己其实做得也还好,不需要帮助。”姚华民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其实每个企业对于技术帮扶都是有需求的,只是企业接受的程度不一样,“关键是认知的问题。小企业相对来说在认知上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提供更大的平台,普及知识。而我们更多是需要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

姚华民很反对跟企业刚开始对接,就直接指出他们哪里做得不够好,“企业是不能接受的这种沟通的,他们能接受的沟通方式是,我们认可他们做的工作,他们虽然有不足,但他们可以去改进”。为了让更多企业能够了解到帮扶的好处,产品医院还会附加一些科普类、公益类活动,以及会议培训,“企业听了之后,慢慢就会产生兴趣了,这个时候我们再把详细的内容说出来,他们也会更容易接受”。

姚华民强调和企业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因为相对交通领域的其他产品,电动自行车也不算太难的产品。有的企业觉得研究那么深会浪费那多时间,所以没必要,还不如简简单单的沟通一下就算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先跟他们聊聊天”。他也强调同频对话的重要性,要将基础的内容通过容易接受的语言传递给对方。在日常的互动中,企业提出的问题,帮扶团队也会相应解答,慢慢地,企业就会发现帮扶团队点出的一些问题是他们之前没想到,就会想了解更多,“聊多了之后,企业就会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会说我们对他们帮助蛮大的,还会让我们和他们再细说一下,这个过程中,就慢慢把技术问题越说越细,他们也会越来越放松,就能把问题听进去了,从而把整改做得更细致”。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方式(电动自行车质量帮扶)(2)

线下帮扶曾遇到过突发火灾等情况

会帮助企业识别现场作业安全问题

姚华民表示,因为广东省的企业主要是做代驾车为主,他们的厂房一般都是规模比较小的,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开厂。为了降低成本,把房租成本降下来,他们的生产区域也比较分散,有一些分散在村里,有些则是在比较偏的工业区里,所以线下帮扶还是蛮困难的,“因为比较远,又比较偏,有的时候在导航的地图里都搜不到企业。所以就需要提前跟企业约好帮扶的时间”。

除了要和企业解释标准要求,团队还会注意到工厂位置偏僻带来的潜在风险,“因为是位于城中村或者是工业区里的小工厂,环境条件也比较差,所以去到现场的时候,还会顺便识别一些安全问题,比如消防有没有做到位、容易爆炸的锂电池有没有储存好,现场的作业规不规范等等,同时也把检查的结果反馈给企业”,姚华民说,企业对于这方面的信息都是比较缺失的,反馈给企业后,企业也会做相应的处理动作,能够帮助他们在安全和技术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提升。

他曾经就遇到过在帮扶过程中,工厂突然着火的经历,“那时候我们跟工厂的技术人员在一楼谈产品有没有风险时,二楼就突然着火了”。姚华民说,发现火情时,他们就赶紧去灭火,但他发现,工厂里一部分的灭火器是失效了,“因为干冰灭火器里面装的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本身瓶子比较重,(工厂)不知道灭火器里面到底还有没有灭火剂,长期也没检查,所以拿过去(灭火)的两个灭火器都没气,没办法灭火”。

等到灭完火后,团队就跟工厂去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火灾,还顺带检查工厂的消防设备。检查过程中,姚华民还发现工厂同时配有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因为不同灭火器的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两者是不能混用的,混用之后不但不能灭火,还会助火”。工厂的人一听,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说他们都只知道需要用灭火器,但却不知道这些具体的注意事项”。

另外,姚华民还发现他们灭火器摆放的位置都比较分散,而且在锂电池储存的地方,放置的灭火器也比较少,“现场治病,把火灾发生的风险都讲了一遍,包括锂电池储存时还要准备干沙作为灭火器材”。

然而,线下走访并非一次就能解决全部“疑难杂症”。有的企业下次会出现别的问题,或者是走访一次之后,问题还没能解决掉,就会预约其他时间再走访,“有的企业需要线下走访两三次…但我们会经常有电话、微信互动的,他们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会线上解答”。

有时候,企业会询问产品设计的方向、产品风险,“有的企业技术人员设计车的时候,不了解产品能不能合规,就会拜托我们先简单看一下,如果合规的话,企业再去做定型生产”。

解决系统性的问题

而非单一整车的问题

“电动自行车常见不合格的项目有车速限制、车速防篡改、充电器与蓄电池等,”姚华民表示团队的初衷是帮扶所有不合格的项目,而充电器与蓄电池项目较为突出是因为其涉及了全产业链条的联动和全链条的技术提升,“对于整车企业来说,他们在零部件方面的技术能力是相对薄弱的。”据介绍,以前产品医院只会关注到产品本身,而不会关注到产品产业链的上下游,充电器作为完整的商品由生产厂家提供给企业和经销商,因此,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项目不合格问题上,威凯帮扶时不仅关注产品本身,也综合考虑产业链上下游,“去考虑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去解决整体……我们要解决系统性的问题,而不是单一方面整车的问题”。

姚华民以广东某知名品牌企业为例介绍,企业表示产品的充电器都是直接采购的,但充电器的供应商表示,如果要彻底解决充电器不合格的问题,成本就会很高,而且还会导致其他附加的风险。姚华民认为,这时候就需要帮扶团队的技术人员出面去协商,用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提供一系列的方案给供应商,比如更改接口、改方案等等,“因为充电器属于上游供应商,所以要和供应商的技术人员探讨问题,再跟整车技术人员去把问题讲清楚,才能达到帮扶企业的目的”。

当此次帮扶也发现了产业链下游端——经销商出现的问题。姚华民介绍,管控不严格时,有的经销商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偷换零部件,原本100多块的充电器可能会换成非原装的十几块的充电器,把非原装的卖出去之后,原装的充电器又会当配件来卖,以此去牟利;而有的经销商也会替换其他品牌的电池,再如车辆如果有零件运损,经销商也可能会自己随便找个部件换上去,“这是存在风险的”。姚华民表示,销售终端不属于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现在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经销商和整车厂签订相应的协议,去约束不合规的销售行为”。帮扶团队会建议企业,定期让当地的技术销售经理去巡查,看经销商有没有按照要求去装配车辆,去跟用户解释产品应该怎么使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用户都骑过电动自行车这款产品,还要跟用户去讲要佩戴头盔,在哪里去上牌等等最基本的内容”。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方式(电动自行车质量帮扶)(3)

声音

当企业能够有自己完整的一套质量评估体系,能够自主做来料检验、不合格产品的筛查管控,以及产品的出厂检验,在市面层面,虽然帮扶团队无法把控,但企业能够和供应商签订一定的协议去管控经销商的行为,“符合些条件的话,我们就认为企业可以基本保证产品的质量”。 ——CVC威凯电动自行车产品线部长、高级工程师姚华民

背景

新国标刚发布时

电动自行车抽检不合格率高达70%

2018年7月,国家认监委(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电动自行车产品由生产许可证转为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CCC认证”,通常称为3C认证)管理。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相比1999年发布的旧国标,新国标的各项参数都有了新变化,不过,最重要的是,新国标是由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

据介绍,刚开始时,电动自行车抽检不合格率能高达70%。电动自行车新标准刚发布时,很多企业厂家处于过渡期间,对标准的理解不到位,“有部分厂家还是按照以前的标准去做,因为在旧标准中,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否决项,即使厂家有不合格的项目,但也不影响这些产品成为合格产品,因此会出现这样矛盾的情况,但自从新标准发布后,这种情况就不再出现了”。

统筹: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方式(电动自行车质量帮扶)(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