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十大诡异怪物(地壳的深处还有个)

我们的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颗存在着生命的星球,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地球上的生命主要集中地球的表面,而在地球表面以下不远处就应该是一片死寂的“暗黑世界”。原因很简单,在地壳的深处不但没有太阳光的照射,而且还充斥着高温、高压,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命应该是不可能存在的。

冰川十大诡异怪物(地壳的深处还有个)(1)

然而实际上的情况却不是人们起初想象的那样,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类渐渐地拥有了探索地壳的深处的初级能力,科学家在对从不同深度抽上来的地下水研究后惊讶地发现,在地壳的深处还有一个“暗黑生物圈”,各种奇特的生命令人眼界大开。

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在地下1000米的地下水中,平均每毫升也包含了10万至100万个微生物(注:在地球表面的生态水中,平均每毫升包含着100万至1000万个微生物),而在更深的地下,微生物的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它们依然大量存在,并且这些生命种类非常丰富,物种也很奇特。也就是说,在地壳的深处还有另一个生命世界,因为这里终年不见一丝光亮,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暗黑生物圈”。

冰川十大诡异怪物(地壳的深处还有个)(2)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在“暗黑生物圈”中的不少物种都与地球表面的生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地壳深处的另一个生命世界里,生命所需要的能量不再依靠太阳光,而是依靠地球内部的各种资源。下面我们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明。

在非洲南部的一个名为“姆波内格”(Mponeng)的金矿之下2800米处,地下水的温度常年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上,并且没有阳光,也没有氧气。然而就是在这个对生命来说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中,科学家却发现了一种学名为“Candidatus Desulforudis audaxviator”的奇特细菌。

冰川十大诡异怪物(地壳的深处还有个)(3)

(图为 Candidatus Desulforudis audaxviator)

研究表明,这种微生物的生存并不需要阳光和氧气,它们能够利用地壳深处的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产生的放射能,直接将周围的硫化物、二氧化碳、氨以及水和氮元素等等物质转化为自己的生命物质(如氨基酸和蛋白质等),而假如将这种微生物放在地球表面的充满了阳光和氧气的环境中,它们却无法生存。

这种微生物属于无机自养生物,除此之外,“暗黑生物圈”中还存在着很多采用另类生存方式的微生物,比如说各种嗜极生物(嗜热、冰、酸、碱、盐、高渗透等)、化学能自养生物、贫营养生物、真岩内生物、耐脱水生物、耐金属生物……等等等等,各种奇特的生命令人眼界大开。

冰川十大诡异怪物(地壳的深处还有个)(4)

那么在这个地壳深处的另一个生命世界里到底有多少生物呢?需要指出的是,地球内部的温度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研究表明,地球的深度每增加1000米,温度就会上升20至30摄氏度,所以说当地球内部的深度达到了一定的值,其温度就会超过生命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再也不可能存在生物了。

那么生命的耐热极限是多少呢?在目前已知的生物里,存在着不少可以在高温的环境中生存的物种,其中最耐热的生物,能够在高达121摄氏度的温度下正常生存,顺便讲一下,这种微生物被称为“菌株121”,发现于太平洋的海底。

冰川十大诡异怪物(地壳的深处还有个)(5)

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生命的耐热极限应该在120至150摄氏度之间,也就是说,这个地壳深处的“暗黑生物圈”大概会延伸到地下5000米的位置,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生存空间。如果按照现有的数据来推算的话,那么在这么大一个空间里,应该至少存在着数百万种微生物,而它们的数量很可能会远远地超过了地球表面的生物。

我们现在知道了在地壳的深处还有另一个生命世界,生命种类非常丰富,物种也很奇特。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在这个“暗黑生物圈”里,除了微生物以外,会不会还存在着高级一点的生命呢?

冰川十大诡异怪物(地壳的深处还有个)(6)

对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而言,依靠太阳能来合成生命物质,以及依靠有氧呼吸来获取能量的生存方式是演化出高等生命的基础,原因就是在地球表面的阳光很充足并且很稳定,而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率也是很高的。

然而在“暗黑生物圈”里,由于条件恶劣,可利用的能量相对较少并且很不稳定,因此在这里只能“养活”一些简单的微生物,它们获取能量的方式,通常都是能量利用率极低的(比如说无氧呼吸),这也是它们在恶劣条件下不得不采用的生存方式。总而言之,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演化出高等生命的条件,所以高等生命是不可能在地壳的深处存在的。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