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堵车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堵车)

今天来聊聊大家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堵车,尤其是上下班高峰,节假日的高速,遇到堵车,想必有时会心生烦躁,有时半小时的路程,遇上了堵车,一个小时还没开到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提出智能交通将是影响未来10至40年的重大技术,李彦宏(百度创始人)更是认为该技术可使中国大城市5年之内不需要限购限行汽车,并可在10年之内解决堵车的问题但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堵车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会有堵车这种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会有堵车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堵车)

为什么会有堵车这种情况

今天来聊聊大家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堵车,尤其是上下班高峰,节假日的高速,遇到堵车,想必有时会心生烦躁,有时半小时的路程,遇上了堵车,一个小时还没开到。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提出智能交通将是影响未来10至40年的重大技术,李彦宏(百度创始人)更是认为该技术可使中国大城市5年之内不需要限购限行汽车,并可在10年之内解决堵车的问题。但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堵车呢?

汽车越来越多了

这一点也是直接原因,比如一所学校,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那么早上去操场做广播体操肯定越来越拥堵,所花时间越来越长,201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0.91亿辆,到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2.81亿辆,翻了将近三倍。以国内一线城市上海为例,2010年上海汽车保有量为170.25万辆,到了2020年,上海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40万辆,这还是上海在推出每月汽车牌照拍卖制度的情况下,汽车数量仍在增长。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城市就这么大,尤其到了早晚高峰,大家一窝蜂的出行时间,越来越堵也就可以理解了。

人的驾驶水平和习惯不一

每个司机驾驶水平不一样,驾驶习惯不一样,注意力集中程度不一样,比如和前车的安全间距每个司机定义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等红绿灯时第一辆车注意力集中,马上起步了,但第二辆车觉得没到安全距离,等了3秒再起步,第三辆车开车更审慎,等了7秒才起步,等到二十辆车时可能已经延迟了5分钟了,就会形成一个堵车点,同时如果两个路口之间距离不够长的话,可能还会波及到下一个路口。另外,司机的开车习惯不同,势必会有变道,加塞的情况发生,比如嫌弃前车开的慢,我决定变道超车再变回来,但这个动作可能会导致被超的车辆有一个刹车的动作,并干扰了旁边车道的正常运行,很可能会让原本可能已经混乱的交通造成新的堵车点。

道路环境复杂优劣

城市道路复杂多变,比如四车道过了一个路口变成了三车道,直行车道开着开着变成转弯车道,路边突然窜出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车,前方道路正在施工等等,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导致刹车变动,这两个动作又会影响后车,在高峰时期就容易造成堵车,另外,不同城市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城市道路又不是像被北京那样四四方方、笔直笔直的,且辅以隧道高架缓解交通压力,会存在各种小路,大路交错,没有高架隧道,让道路复杂性又进一步提高,也就更大可能导致拥堵了。

如何解决拥堵?

从第一个问题入手解决不太现实,汽车行业作为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我国好不容易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达到世界前列水平,国家不可能希望减少汽车来达到缓解拥堵,另外,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消费,就业也有很好的带动效果,如果从减少汽车来解决拥堵,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确实可以通过自动驾驶来缓解,百度在本次大会上注重解决的就是这个,每辆车驾驶习惯一致,速度均达到理想状态,提前规划好行程,不会无理由加塞刹车,确实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但是想要完全不拥堵也不现实,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井然有序,还是以上学广播操来当例子,如果早上全校开始做广播操,学校会先放音乐,让低楼层的先入场,高楼层后入场,大家入场速度一定都不快,但也不慢,自动驾驶普及后更多的给人是这个感觉,因为汽车的保有量以及出行需求摆在那边。

第三个,可以从简化道路环境入手,那么怎么简化呢?其实各大国家城市也都在做了,造更多的高架、隧道、高速公路,如果一条道路路况简单,没有红绿灯,也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拥堵,又比如马斯克提出的“反堵车隧道”,也是从简化道路环境入手解决拥堵的。

堵车是一个世界难题,曾经中国的京藏高速上有过堵车堵了100多公里,堵了九天多的情况发生,如果将来自动驾驶普及能降低事故率的情况又能缓解堵车,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