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李叔同为什么经久不衰(为什么李叔同能写出送别这样的传世名篇)

长亭古道。

芳草连天。

知交零落。

夕阳山外。

他是李叔同,也是弘一大师。

他的才华、风情与万丈红尘比肩。

他最早将油画、钢琴、话剧引入中国。

他擅长书法、诗词、丹青、音律、金石。

他“二十文章惊海内”,音乐、戏剧、书法、绘画、诗词皆是一流。

在盛名抵达巅峰之际,他却抛妻弃子,遁入空门。

为什么李叔同能写出《送别》这样的传世名篇?

我想这源于李叔同独特的人生经历。

送别李叔同为什么经久不衰(为什么李叔同能写出送别这样的传世名篇)(1)

1918年6月30日,李叔同告诉丰子恺等学生:“我要入山出家。”

学生问他:“老师出家何为?”

李叔同淡淡地说:“无所为。”

学生再问:“忍抛骨肉乎?”

他说:“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

听闻他要出家,日本妻子赶来,“你出家我怎么办?为什么要我回日本?”

李叔同把手表留给她作纪念:“你有技术,回国不难生存。”

说罢,在茫茫白雾间乘舟而去。

妻子失声痛哭,他却头也不回。

李叔同遁入空门,令当世者唏嘘不已。

其实,他在文章中早就透露出了向佛的根由。

对于人生无常、生命倏忽、红尘飘荡,他有深刻体验,却无法为自己的心找安稳的落处。

他将身心寄托于佛法,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只剩下弘一大师。

剃度后,弘一大师苦心钻研佛法,以戒为师。

圆寂之前,弘一大师留下绝笔,那是令世人怅然的四个字:悲欣交集。

此时人们也一定会想到《送别》。

送别李叔同为什么经久不衰(为什么李叔同能写出送别这样的传世名篇)(2)

最后,我们一起重温著名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