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

近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连续登上热搜。广大网友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插画“太丑”“病态”,画中人物都是“唐氏综合征面部特征”,不符合中国人形象。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1)

网友评论称,教材面对的是小学生,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审美,需要出版社和审核部门审慎对待。

还有家长评论称,一直没有注意到该情况,舆论发酵后翻了下孩子的课本,才发现插图是这样的。

在广大网友不断“发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类似的插图被发现,比如下面这张。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2)

随着事态的不断发酵,人民教育出版社作出了回应,表示会立即下架相关图书,并认真重新编排……

网络的力量如此强大,事情得到了迅速的转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了非常重要的社会监督工具,任何“瑕疵”只要传到网上,就会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3)

这件事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彭帮怀,这位语文“纠错教师”,因发现语文教材的诸多错误,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打了10多年官司,只希望为祖国的花朵们提供更加真实、科学的知识,但每次都败诉。

2016年六一儿童节这天,和往常一样,彭帮怀再次因为小学生语文课本走上法庭。在此之前,他已经因教材打了10年官司,提起诉讼近20次,出庭10次,但从未胜诉。彭帮怀也因此被称为“纠错教师”。

这一次,他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存在368处“瑕疵”和一项产品缺陷为名,将相关出版社和书店告上法庭。

经过近4个小时的庭审,法院宣布择期宣判。

经过这么多年的“战斗”,彭帮怀说他已经有了免疫力,和原来一样,彭帮怀用塑料绳将12册教材捆好,拎出了法院。

彭帮怀为何会用诉讼的方式来“纠错”,而不是反映或协商?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4)

写信反映情况,却“石沉大海”

1988年彭帮怀师范毕业,毕业后,他当了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后来,他离开了学校,在郑州办了作文辅导班。

2006年,闲暇之余,彭帮怀发现苏教版小学课本中有60余处错误。

2010年,他以教科书“达不到国家标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为由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不过,他的诉讼请求最终被驳回。

2013年秋天,他阅读了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后,又发现了多处错误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其中,最明显的错误是“沐浴”的“沐”字写成了“沭”,多了一点;“虽有嘉肴”应为“虽有佳肴”;“九月九日重阳节”应明确标注为“农历九月初九”等。

另外,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在这本语文课本中,曹操被定义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彭帮怀认为,曹操生活在公元152年至220年,这一时期史称东汉,公元220年至280年才称为三国,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他还发现了多处语法或标注的问题:

教材第39页注释“曾于1940-1945、1951-1955 年两度任英国首相”,没有必要用上‘曾’字,加用这个字,意思就重复了,属于病句,不符合语法;

第146 页注释“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长生之道”不是“学得” 的;

第180页“写作练习第三题的……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七十二变”与“有”搭配不当,应该是“我也会”;

课本第150页注释中的“哪吒(nezha)” 的注音,第一个字的第一个拼音没有用大写;

教材有12处图片没有配文字说明。

除此之外,课本选用了贾平凹的《风雨》、小思的《蝉》,结尾处分别标注了“1982年秋写于宝鸡”“1980年6月23日”。彭帮怀认为,这是作者记下的写作日期和地点,选入课本时没有必要进行标注。

……

之后,彭帮怀分别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总编、责任编辑、总编辑寄去了信函,但均未得到回应。

无奈之下,他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5)

人民教育出版社认为,彭帮怀指出的问题真正属于硬伤的并不多。对于硬伤,他们会在新版教材中予以修订。

让彭帮怀最为寒心的是出版社面对错误的态度。彭帮怀称,每次他向相关出版社反映教材中的错误,出版社要么不予回应,要么就以其他言辞推脱。

除了人教版教材,彭帮怀的“纠错”范围不断扩大。

2015年,彭帮怀在翻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发行的2015年修订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上下册,共12本教材时,发现了368处“瑕疵”和一项产品缺陷。

彭帮怀说,“瑕疵”主要是指错别字和表达不充分的话等。

彭帮怀将他找出的368处“瑕疵”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交,这些“瑕疵”的依据是《新课标》。

如在苏教版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古诗《石灰吟》第一句为“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而人教版及《新课标》中均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6)

在盘古开天辟地的这篇课文中,苏教版有一句“一个叫盘古的大神,一睡睡了十万八千年”,而在人教版的教材里写的是“一万八千年”。两者相差甚远。

再比如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第7页,有这样一道问答题,“仿照这首诗第二至第六节写一到两节”,彭帮怀认为,“这句话读了之后让人不知所云,属于病句。”

除了这些,在这套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株紫丁香》一文,作者是于旭,而人教版作者却为滕毓旭。

彭帮怀认为的“瑕疵”还有很多,虽然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商榷, 但他认为,不应该将有争议的知识引入到中小学课本中。

和以往一样,彭帮怀也曾给出版社写信反映,但都石沉大海,最终只好选择诉诸法律。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7)

期待已久的开庭审理

2015年8月,彭帮怀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提交诉状,法院宣布立案。

2015年9月底,彭帮怀又致函教育部,依法申请教育部公开审定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5年修订本)的相关信息。

2016年1月6日,教育部行政复议办公室答复称:“经与基础教育二司沟通,相关教材在2001年-2004年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使用,为使教材更加完善,编写组对个别内容进行了微调,并在书脊处加印了2015 修订本字样,但未向教育部报备。”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8)

获得回复后,彭帮怀大吃一惊。也就是说, 这个教材使用了15年,一直在改,但这些改动都没有得到教育部的审定。

由此可以判断,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5年修订本)是未经教育部审定的“非法出版物”。

在2016年1月6日的状告案中,彭帮怀增加了新的诉讼请求:“对所购教材退一赔三,责令召回本案所涉及的非法出版物,并要求判决被告公开道歉。”

但是,出版社方面提出了异议,法庭宣布延期审理。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9)

“无证据证明教材有问题”

法庭上,作为被告之一的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代理律师答辩称:

“ 该套语文教科书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审定的教材,是合法出版物。彭帮怀称教科书存在产品缺陷是个人意见,未经有关部门认定。并且,彭帮怀现有证据不足,不足以证明教科书内容违法或质量不符合行业标准,因此,教科书并无产品缺陷。”

出版社代理律师认为,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不应当由彭帮怀个人认定,应当由权威部门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但是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彭帮怀并无该方面的证据。

另一被告方的代理律师认为,由于彭帮怀此前已经多次就教材问题向法院起诉,法院均判其败诉,按照“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应驳回彭帮怀的起诉。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10)

曾就教材封面“植入广告”打官司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彭帮怀首次与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打交道”。

2013年4月,彭帮怀曾就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封面涉嫌植入广告,向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引起舆论关注。

在该册课本封面上,两名小学生向医护人员献花,背景是一栋标示为“博爱医院”并带有红十字标志的办公楼。

彭帮怀认为,将特定医院名字打在教材封面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植入广告。

但法院最终并没有受理彭帮怀的诉讼请求。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取名“博爱”医院,是为了弘扬一种大爱精神,传递非典期间众志成城抗击病魔的正能量,该封面与内文中《永远的白衣战士》等课文是相互结合的。

2015年出版社表示将对封面进行调整,删除“博爱”二字。

但2015年修订本显示,“博爱医院”依旧出现在该册课本的封面上。因此,彭帮怀将其列入了368处“瑕疵”的明细中。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11)

提起为教材“纠错”的起因,彭帮怀说:“2006 年的一天,一个学生家长来接孩子时忽然问我,四年级教材上标点符号的使用跟三年级不一样了,到底该以哪个为准?”

彭帮怀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觉得是家长搞错了。在家长的多次反应下,彭帮怀拿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对比,确实在同一套教材里出现了标点符号占格不一致的情况。

还有一次,因为教材的版本不同,有家长质疑老师教错了,找到彭帮怀要求退费。

彭帮怀开始仔细翻阅这些教科书,发现除了标点符号,教材中还有错别字、语句不通,以及不同版本之间的矛盾冲突等。

之后,他一直向各相关部门投诉反映,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教育部都打过交道。

但是,彭帮怀一直未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他开始跟出版社打起了官司。

2010年,同样是纠错,他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法庭。最终,法院认为教材合格,驳回了彭帮怀的起诉。

彭帮怀说,这10多年来,他起诉出版社近20次,出庭11次,而这些官司也大多以败诉告终。

“没有机构来鉴定合格不合格。”彭帮怀认为,这是他败诉的最主要原因,“据我所知,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关于文字鉴定的法定权威机构。教材封面上提到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是个临时机构,不是常设机构。”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12)

近年来,教材中的一些错误被曝光后令人啼笑皆非。例如,教材插图中屈原、祖冲之的衣襟被穿反了;荀子读那个时代不可能有的纸质书;韩愈的生卒年被搞错,只活了15年;李白的诗“我寄愁心与明月”变成了“我寄悉心与明月”等。

当然,除了语文,英语、历史、数学、物理、地理、生物等教材都曾被人挑出诸多错误。

大部分家长和教师和彭帮怀一样,倾向于对教材的差错实行零容忍。他们普遍认为,教材不同于一般图书,它和词典一样,都属于规范性的出版物,其影响非一般出版物可比,理应以更高的标准对待,尤其是对一些知识性差错,更要实行零容忍,“否则会对学生造成一辈子的影响。”最终影响祖国的未来,甚至“丢失教育阵地”。

官网小学教科书争议(因小学课本上的诸多)(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