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

束角式是个对称体式。通过束角式,我们有机会找到身体不对称之处,并让这些部位恢复成对称状态,尤其是髋关节与骨盆一带。首先,我们要辨识哪些基本动作创造出束角式的模样。例如,髋关节弯曲、外展、外旋,而髋关节动作的每项要素,就好比是整个体式故事的次要情节,因此,练习时若能多加留意这些要素,我们就能更容易察觉每个动作的细微差异。一开始是外展,内收肌如果太紧,双腿膝关节就不易往两旁拉开。这时,可以利用诱发式伸展,增加内收肌的长度,以放松髋关节,拉开膝关节。有关诱发式伸展的概念,前面已有详细说明。再来,我们要提升髋关节外旋的幅度。髋关节外旋的动作如果受限,多半为内旋肌太过紧绷所致(髋关节的内旋肌包括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因此,我们要用莲花坐式提供的诱发式伸展,扩大髋关节外旋的范围。结合髋关节外旋的幅度与内旋肌的诱发式伸展,以加深束角式的姿势。

接下来,我们要借助髋关节的深层外旋肌及骨盆底肌肉,使骶骨前屈,稍稍加深整个姿势。连接双手和双足。束角式可发展出几个变化式,其一是肘关节弯曲,把躯干往前拉;另一变化式是挺背,肩胛骨靠拢,把躯干往上提,扩展胸腔。利用双臂和腘绳肌,把双足往骨盆的方向拉(这也是完成阶段时要达到的其中一项目标)。髋关节属于球窝关节,活动范围大,所以双膝展开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髋关节,而非膝关节。千万不可在膝关节上施压,务必使其保持在铰链关节(hinge joint)的状态下。

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1)

基本关节位置

·髋关节弯曲、外展、外旋

·膝关节弯曲

·踝关节保持中立

·躯干挺直

·肩膀弯曲、内收、外旋

·肘关节弯曲

束角式准备动作

借由膝关节弯曲,髋关节弯曲、外展、外旋,使身体摆出束角式大致的模样。接着,让大腿与小腿尽量靠拢,可启动腘绳肌。腘绳肌是膝关节的肌肉稳定器,而收缩腘绳肌可维持膝关节面的密合度,避免过大的力道传到膝关节的软骨。双手握住双足,手肘放在大腿与小腿间内侧的缝隙上,接着,尝试靠拢双腿的膝关节(内收的动作),以进行内收肌的诱发式伸展。此时,双臂虽然抵住双腿,但你最多只能用正常力道的20%并拢双膝。在这个姿势维持几个缓慢、深沉且稳定的呼吸,接着放松内收肌,转而启动髋关节侧面的肌肉,也就是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拉近膝关节与地面的距离。换言之,我们利用诱发式伸展带来的松弛效果,增加内收肌的长度。再来,以抱腿摇篮伸展式拉长髋关节的内旋肌,使其更容易达成外旋的动作。如有必要,以上步骤可一再重复,扩大髋关节活动的范围。练习完束角式时,务必小心解开动作。最后,还要回到手杖式,以收缩、平衡刚才练习时所伸展的肌肉,也就是髋关节的内收肌和内旋肌。如此才可维持瑜伽哈/他(阳/阴)的本质。

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2)

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3)

步骤一 收缩腘绳肌,以弯曲膝关节。腘绳肌一收缩,不光使膝关节弯曲,还会收拢尾骨,因为腘绳肌的起端就位于骨盆后方的坐骨结节上。收拢尾骨时会自然把髋关节往外旋,而这有助于练习束角式时达成髋关节外旋的动作。缝匠肌从骨盆前侧一路延伸至膝关节内侧,能使髋关节弯曲、外展、外旋。收缩缝匠肌,骨盆前面感觉像是有条绳索拉着。缝匠肌名称源自拉丁文“sartor”一字,本意是“裁缝师”,因为以前的裁缝师工作时,总是盘腿而坐。你会发现,缝匠肌的走向横跨了膝关节,因此练习束角式时,缝匠肌亦可辅助腘绳肌弯曲、稳固膝关节。

收缩腰肌,使髋关节弯曲、外旋。启动腰肌的诀窍是,膝关节尝试往身体方向提时,双手下压膝关节。

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4)

步骤二 臀部两侧用力,使髋关节外展、外旋,并把膝关节往地面拉。收缩臀大肌,可外旋髋关节;收缩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可外展髋关节。启动这些肌肉的同时,也会刺激大腿内侧的内收肌产生交互抑制作用,使其放松,进而伸展。当你在收缩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时,可能会察觉矛盾之处,因为这两条肌肉会使髋关节内旋,而练习束角式时,这两条肌肉主要的动作是外展股骨。不过当然,此时其部分肌纤维必定也会伸展,以外旋髋关节,如同我们在“束角式准备动作”一节描述的情形。

请注意,当髋关节完全外展时,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收缩的力道会小很多,因为两条肌肉的长度几乎已缩到最短。此时,必须收缩腘绳肌,并用双手把双足往骨盆的方向拉,同时膝关节尽量贴近地面。臀中肌、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这些肌纤维皆附着于髂胫束上)共同作用,可增加髋关节外展的幅度。(髂胫束是一种带状纤维肌腱,从大腿外侧一路延伸至膝关节外侧的正下方。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的止端皆附着于髂胫束上。髂胫束可使髋关节外展,并稳定膝关节。)

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5)

步骤三 收缩肱二头肌和肱肌,使肘关节弯曲。这个动作会把足跟往骨盆的方向拉。接着,按照步骤四、步骤五的说明,收缩肌肉。

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6)

步骤四 收缩下斜方肌,使肩膀往下背的方向拉;收缩菱形肌,使两块肩胛骨往脊椎方向集中。你会发现,这个动作让胸部往前展开,并在双手握住双足的情况下,拉近足跟和骨盆的距离。下斜方肌和菱形肌收缩的动作,要跟步骤五说明的背部伸展动作结合起来。

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7)

步骤五 启动竖脊肌和腰方肌,以坐得既直又挺。这两块肌肉一收缩,可将力道传到握住双足的双手,进而把双足往骨盆拉近,促进伸展大腿内侧的内收肌。你会发现,下背挺起时,骨盆随之前倾,带动附着于坐骨上的腘绳肌。腘绳肌一被拉动,小腿自然往大腿收拢。

瑜伽高级体式八角式(瑜伽解剖体式-束角式)(8)

总结 以上环环相扣的动作要素,使大腿内侧的内收肌,以及帮助髋关节内旋的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的肌纤维,通通伸展开来。完成束角式后,记得回到手杖式,平衡前述肌肉的伸展,此外,也可仔细感觉自己练习完束角式后,手杖式是否有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