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发展过程(中华历史两千问156)

问题一

第1段,隋炀帝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妈。也就是说,两个人是“表兄弟”。

问题二

“李世绩”不是李渊的儿子。

问题三

故事说明了,李渊是从“太原”起兵的。

问题四

李渊的庙号是“唐高祖”。

问题五

倒数第2段,讲述了这些割据政权。“窦建德”建立了“夏”。

唐朝历史发展过程(中华历史两千问156)(1)

唐长安城沙盘微缩模型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不过,他这个开国皇帝呢,就不得不和他光芒万丈的儿子一起说。这也是历史上独一份。今天咱们先说说当爹的。

别的开国皇帝,庙号都是“太祖”,他不一样,他的是“高祖”。是不是级别就低了点?还真是。既然是皇帝,就得有家庙,既然有家庙,祖宗八辈都得是皇帝。他家的就是“李虎”。没办法,那这个祖先,惹不起。

李虎是北魏、西魏名将,八柱国之一,也就是说,他们老李家的根基,在他李虎。人家就妥妥地当定了“唐太祖”。李渊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当“高祖”了。

李虎是鲜卑化的汉族,他的鲜卑姓是“大野”。这姓也够霸气的。咱们现在基本上不会提李虎了。但是李唐那个时候,人家地位高着呢。便器,以前俗称“虎子”,那不行,得改名,成“马桶”了。“老虎”,那更不成了,民间就只能改称“大虫”了。《水浒》中武松打虎那段,就“老虎”、“大虫”混着用。

说起这避讳,李唐时候也是挺有特色的。李唐皇帝还是很强权的,首先,他们不遵循以前“二名不偏讳”的原则,比如“李世民”,那“世”、“民”两个字,都不能说。

可谓对中国日常生活影响甚远。因为“李世民”的缘故,“观世音菩萨”都改名“观音菩萨”了。“民部”改称“户部”了。当然李渊也没想到他二儿子当了皇帝。这事,当初怎么也不可能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也知道这麻烦太大。他在位时候,明确说,只用避“世”就可以了,单独一个“民”字不用避讳。但是后来变得越来越严格了。

因为皇帝姓李,也带来了其他变化,据说,民间禁食“鲤鱼”了。本来鲤鱼这东西呢,杂食、生命力强,而且鲤鱼贼好认,两个须子很明显。有一种说法,“四大家鱼”就是这个时候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四个哥们,都干不过鲤鱼,想吃鱼,也只能人工养殖了。

老李家,把兵符也改了,有祖先“李虎”在,哪能用“虎符”,改成“鲤符”了。

老李家,知名度最高的是谁? 那肯定是道家的老子李聃[dān](聃本意是指下垂)了。东汉的时候,衍生出的道教也很尊崇李聃。现在必须是最尊贵的人了。什么“道祖”啦、“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怎么高级怎么来。道教也成了国教了。都是“一家人”么。

《西游记》里说李世民怎么怎么虔诚地派唐僧去西天取经,仔细想想,他们都说自己是老子的后代了,不求道祖太上老君,巴巴的去求佛祖,这不是拆台么?当然,这也是开个玩笑。

唐朝,道士的地位一直都挺高的。比如杨玉环,就曾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曾出家为女道士的公主,就更多了,比如李治的太平公主,李旦的玉真公主等等。终南山更是兴盛。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才短暂地提倡过佛教。没办法,儒家不会支持,道教说不过去啊,只能从佛教入手了。

聊了这么多,咱们单说说李渊的八卦之处。史书《新唐书》明确说“体有三乳”。李渊也是一个“计划生育困难户”。据记载,他一共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历史上也都排得上的。这41个孩子中有30个是在玄武门之变后生下的。

玄武门之后,李渊当了9年的太上皇,给李世民添了30个弟弟妹妹。当然很多人,又被武则天给杀了。 幸存的也很多。

这些后来的儿子女儿,李世民对他们基本都不错,其中最有名的,也是最小的一个,还和咱们的文学经典有所关联。他就是李元婴,李渊最小的儿子,和李治同岁。李治在李世民的儿子中,都算年龄小的了。

李元婴呢,被封为滕王,特别喜欢修高楼,前后差不多修了3次,最有名的,就是南昌的滕王阁。当然,王勃的滕王阁,不是李元婴的滕王阁,因为,李元婴每到一个地方,就折腾一回,扰民,他修的滕王阁很漂亮,但是被弹劾了,李治很生气,他的那个阁就荒废了。后来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但是还叫滕王阁了。

李渊这个太上皇,当得还是很憋屈的,形同软禁。后来的皇帝,通过这个案例,对“太上皇”就有了更深的体会了。

唐朝历史发展过程(中华历史两千问156)(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