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现蕾后怎样管理开花早(草莓花果期很关键)

草莓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大致分为萌芽和开始生长期、现蕾期、开花结果期。

在萌芽和开始生长期,主要以根系生长为主,加快缓苗、促根壮苗是管理重点。

现蕾期在植株生长一个月左右,第三片叶展开,花序展现,此时期将持续半月左右,这一时期以催化为主,管理目标为促进开花数量的增加和开花期的提早,并提高花的质量。

开花结果期指开花至果实成熟的时期,整个花期可持续25天左右,浆果在开花后的15天内生长比较缓慢,在开花后的15~25天急剧增大、增重,进入成熟期后生长减缓。这一阶段,草莓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如何在维持株势的同时保住果实产质是管理重心,下面我们来挑重点说一说。

01营造良好的环境

草莓现蕾后怎样管理开花早(草莓花果期很关键)(1)

温度:现蕾期白天25~28℃,夜间保持在8~12℃,超过13℃要放风防花芽退化;花期白天22~25℃,夜间8~ 12℃;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左右,晚上8~12℃,最低不应低于5℃。

湿度:花期相对湿度应在60%以下,湿度过高花药不能开裂,花粉粒易吸水膨胀破裂;其它各时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为宜,以减少灰霉病的发生。具体可通过,通风、覆地膜、滴灌等措施降低空气湿度,为减小通风对棚温的影响,时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

光照:长日照、强光照可促进授粉受精、果实发育,可通过悬挂反光幕、清洁棚膜等改善光照条件。

02加强肥水管理

草莓现蕾后怎样管理开花早(草莓花果期很关键)(2)

草莓在顶花序现蕾时应进行第1次追肥,以满足开花时植株对营养的需要。

孕花期草莓对磷、钾肥需求增多,但并不意味着要严格控氮,因为适量的氮营养可防止植株早衰,增加中后期产量。具体视株情而定,如苗弱的少留果,冲施高磷高钾型水肥;苗旺的直接冲施磷钾源库即可。可结合喷施海精灵叶面肥 硼源库,稳固株势,提高坐果率。

当花序果实开始膨大时,要进行第2次追肥,以促进浆果品质的形成。

钾肥为主,辅以磷、镁、钙、锌等中微量元素,最好搭配腐殖酸一起用,注意兼顾养根,可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 磷钾源库,促果膨大,提升品质,防止早衰。膨果中后期可喷红库叶面肥,促转色增甜。

顶花序果实采收期和第一腋花序果实膨大期还要进行第3、第4次追肥,防脱肥与早衰。

以平衡型复合肥为主,对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的,可淋喷含腐植酸、海藻提取物的功能性肥料,如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以控制草莓生长,增加植株抗性

草莓花前、花后及果实膨大期是需水较多的时期,应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草莓采收前要适度控水,以增加果实硬度,减少病害发生。

03配合植株管理

草莓现蕾后怎样管理开花早(草莓花果期很关键)(3)

草莓开花期间利用蜜蜂辅助授粉是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可大幅提升授粉率。放蜂授粉一般在草莓开花前7~8天进行,以熊蜂为佳,前期花少时添辅食,并注意用药安全问题。

草莓开花量很大,应根据草莓品种和植株健壮程度酌情去留草莓花蕾。通常先祛病花,健壮植株顶花序保留8~10个果,侧花序保留5~7个果,疏掉多余弱势花蕾,花量小时可不着急疏除。

草莓开花结果期间,要及时摘除病叶、枯叶、黄叶及植株下部呈水平状态的老叶,每个植株保证有6~7片功能叶,同时要将抽生的匍匐茎及弱的侧芽去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保证营养供应果实,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此外,对结果后的花序,也要及时去掉,以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04病虫防控

草莓现蕾后怎样管理开花早(草莓花果期很关键)(4)

草莓花果期虫害有蚜虫、二斑叶螨、蓟马、斜纹夜蛾害虫等,病害主要以灰霉病、白粉病为主。

蚜虫可以选用农药剂有噻虫啉、氟啶虫酰胺、吡蚜酮;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首选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叶螨可以选用噻螨酮、唑螨酯、乙螨唑;蓟马可用乙基多杀菌素;灰霉病可以使用嘧霉胺、啶酰菌胺;白粉病可以使用腈菌唑。

花期施药后建议进行适当通风,一般施药后2天再放蜂进入大棚,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果实成熟期后避免用药。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