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

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1)

与其说双男主剧出圈,不如说是此类剧情引起了观众心底的共鸣。

文 | 席添甜

(本文为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实践作品)

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文化多样性促使着不同圈层的小众特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融合,双男主剧的创新潜力与主流文化相辅相成,在商业产出和资本利益的推动下开始了探索发展之路。近期的《山河令》主题演唱会,共60万人次参与抢票,14秒内所有票就全部售罄。当情感诉求遇到了能够寄托的契机,小众文化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地融进主流。

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2)

如此花路走起来

起初,耽美文化作为一种被主流文化排斥在边缘的亚文化,很难有机会走进大众的视野获得广泛关注。

2014年,第一部双男主小说被搬上了银幕。2016年,改编自柴鸡蛋同名小说的校园青春剧《上瘾》在全网播出,在中国首次出现了“现象级”破圈。2018年开始,以双男主为题材的网络剧掀起收视狂潮,赚足了观众的眼球。从priest同名小说改编的《镇魂》到墨香铜臭小说《魔道祖师》改编的《陈情令》,再到今年由《天涯客》改编大火的《山河令》,双男主剧的市场份额在日益升高。

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3)

双男主剧的热度居高不下,不论是力演员还是投资方,都看到了这一香饽饽的变现速度之快。以《陈情令》为例,高颜值的演员、出众的服化道、恰到好处CP感、契合原著的剧情、强大的宣传力度等等,让肖战和王一博这两位起先知名度并不高的艺人跃至顶流吃尽了红利。而剧中其他素人也接到代言、参加综艺,获得了相关流量和关注度。所以资本开始大量涌入这一市场,腾讯视频、优酷和爱奇艺等纷纷布局,也让冲破了圈层的受众有了特殊的体验,更加愿意买账。

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4)

对于演员来说,拥有出色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毋庸置疑是硬件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否和CP营造氛围感则是关键所在。双男主剧要突破,就不能让观众产生出戏的感觉。两人是否“配一脸”,是否拥有“CP感”?同时,过分亲昵甚至擦边球的行为容易引发极度不适,而太过疏离平淡的互动则缺少默契感,如何组合好官配又能不失分寸地拿捏好主人公之间细腻的情感,是演员面临的最大考验。

就剧作而言,改编后的剧情能否贴合原著是让广大书粉转为剧粉的第一要义。不少双男主剧在原著时期就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本身在自己圈子里的热度就居高不下。“腐女”虽然是小众圈层里的群体,但她们活跃的行动力和强大的号召力是不容小觑的,对于原著剧情改动较大甚至歪曲故事走向的行为,她们必然会发声做出反对。拿《陈情令》来说,编剧在拍摄期间乱加女主戏的做法引起了原著粉的极度不满,制作的插曲也遭到了抵制,剧组只能重新做出一系列改动这才有了最终播出的版本。

在投资方看来,能否在剧前、剧中和剧末做好宣传、支持和升温,决定了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此类网络剧的产业链条便应运而生。网络平台纷纷购买版权资源,付费会员模式和超前点播模式逐渐成型。专辑和品牌强强联合、周边和番外创意不断、线上直播和线下相结合的见面会热度爆棚(如2016年《上瘾》剧组在泰国参加见面会、2019年《陈情令》主要成员出席南京和泰国音乐见面会等),这些营销策略一次次吸引着粉丝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资本囤积的力量只增不减。

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5)

谁为双男主剧买单

区别于传统剧集中男性角色对女性角色的保护,在双男主作品里,男性角色也可以是被主动“爱”的,抛开生理上的不同,从人格方面可以将两个人放在感情对等的位置上。

不难看出,在以往各路大男主剧中,女性角色倾向于作为一种衬托,更像是对男主角人格成长与事业发展过程中用于完善角色内涵的工具。随着大男主时代的热度减缓,女性在影视文化上慢慢又有了新要求。那些讲述多个女性和一个男性之间爱恨纠葛的故事,并不能满足女性消费群体的需求。在市场的维动下,大女主剧开始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但随着各种傻白甜人设和欠妥剧情在整个影片市场的横行,观众对这种打着大女主智慧的玛丽苏国产偶像剧越来越失望。

在女性不断走向成熟独立的今天,催婚、相亲、生子依然是很多都市女性所感到烦恼的问题,尽管自身条件优秀,但不可避免的会被周围的人群去强调女性的身份,强调家庭。在现实生活面前,女性渴望不被世俗所捆绑的爱情,因此那些充满套路、名不符实的言情剧并不会让这类观众买单。

如今,“她文化”的浪潮正热,女性在社会里有了角色的多元性。热播剧《三十而已》的主演之一江疏影就此话题曾强调道:“她文化的崛起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关,随着女性社会价值的体现,她们主动追求幸福的能力增强了”。

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6)

在各路粉丝狂磕CP的盛况下,从双男主剧中脱颖而出的主角们也顺应热度代言了一系列产品,如口红、粉底液、香水等,大多都是引导女性群体进行消费的产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有了足够的经济支撑,在文化作品的上层建筑中便多了更多的选择权,反过来市场便会为女性提供产品。所以,女性为双男主剧买单,也是为自身的理想型感情与追求更多的自由买单。

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7)

“好嗑”背后的不易

在微博cp超话社区里,占据榜单前三的的分别是“浪浪钉”(126万粉丝)“博君一肖”(335万粉丝)和“俊哲”(30万粉丝),《陈情令》和《山河令》的热映满足了观众对CP的幻想,可谓是剧里疯狂,剧外不凉。

这部双男主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双男主剧持续输出真香系列)(8)

为什么说双男主剧有别于BG(boy and girl)的双向救赎,因为你我同等势均力敌,谁都不软弱,同等被保护,所以你值得我去全心全意的信赖。这种情感也正是女性所追求的。耽美文学是在女性渴望平等感情背景下创作的作品,它本身就基于这种纯粹的感情之上。因此如果在改编时强加BG线,那么引起的强烈谴责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与其说双男主剧出圈,不如说是此类剧情引起了消费者心底的共鸣。影视剧对观众的引导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女性观众。在快餐时代的今天,情感慰藉是非常稀缺的资源,所以纸片人的日常和磕CP的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中发酵成了“真香”系列,谁品了不说一句确实上头。

但是,在CP爆红成为顶流后,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是否继续营业CP的设定?如何协调唯粉与CP粉之间的关系?怎样得到主流文化和媒体的认可?改编剧的内容同质化严重,观众是否产生审美疲劳?倘若一味迎合市场化的喜好,此类影视剧是否会重“量”轻“质”?

小众文化在新媒体语境中创新式地走向主流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是否一直要把已成体系的耽美标识限定在“社会主义兄弟情”的框架内,更要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群体进行建构和修整。

道阻且长。对于它们来说,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同等重要。红利丰厚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政策风险。双男主剧如何在引领健康风尚的同时又能保留影视的自身特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本质上,这更像是一场思潮运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女性热衷于磕CP去感受纸片人的快乐?原因很简单,现实生活里缺乏自己想要的情感需求,人们只能在作品中寻找慰藉。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独居人口将上升到9200万,未来单身人口将达到4亿。对于当下众多90后乃至00后来说,或许生活和情感的压力离开了到处碰壁的现实,在作品里才能得到宣泄与缓解。一旦尝到了甜头,就再不愿意再抽身了。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受众基于心理或社会的需求,会带有目的地使用传播媒介。女性渴望被理解的亲密关系,在现实中得不到回馈以后,她们会将需求寄托于虚拟作品之中,由此来满足自身对爱情的追求。双男主剧变更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凝视,打破了男性角色塑造的工具化,没有将女性独立与男性对立起来,呈现非黑即白的特点。而是借用了男性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去建构两性关系,反映出女性对于平等感情的追求与渴望。

所以CP磕着真香,现实生活也是真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