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

因为没有合适的选题,影视独舌的70后主编老李和90后记者小杨已经很久没有以“开八”的形式谈论电影了。这次不一样,看完高群书导演的《过年好》,两人的观感是如此地迥异,就有了以下的对呛式交谈。

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1)

1春节档的“特别一号”

李星文:

《过年好》最特殊一点就在于,它是春节档最走心、最能触碰现实的一部电影。《三打白骨精》是一部古典浪漫主义的作品,《澳门风云3》一定是场面更大、腕儿更顶级、王晶式桥段最集中的一部赌片。《美人鱼》目前为止还没有看片,但据说也是一部非常周星驰的作品,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无厘头喜剧。只有《过年好》触碰了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生活痛感,从一开始的逛自由市场到家庭成员的一个个回归,包括各种学生来给赵本山扮演的李老师拜年,五行八作的人生百态都在这里边显现。

杨文山:

《过年好》确实是春节档一部特殊的电影,走的是现实主义的路线。感觉像是用《煎饼侠》的方式拍了一个更加地道的《一切都好》。前半段串联的明星很多,以至于我有些分不清主线人物的关联,更加尴尬的是很多明星都没认出来。还有一点,就是几乎出场的每一个人物都重复了一次“过年好”,而且电影的剪辑方式也是十分独特,像话剧一样分“幕”推进。

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2)

李星文:

有些议题可能沉重了一些,社会生态崩坏的最大表现就是,底层人心的崩坏。赵本山逛自由市场的这一段,虽然是用喜剧方式表现的,那种小商小贩逮着机会就想忽悠、糊弄的状态,现实生活中已经是很普遍了——从事服务业的劳动人民现在已经不那么淳朴。卖菜的不容易,做话剧的不容易,写专栏的不容易,当模特的不容易,开小店的不容易,当学生的不容易,做大款的居然也不容易……所有汇聚到李老师家里的这些人,都在享受社会发展的福利,同时也在承受人心荒漠化的痛苦。在一个贺岁片里头,能够展现这一切,而且是用喜剧的方式巧妙展现,我觉得是有诚意、有勇气的,也不添堵。

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3)

赵本山、闫妮、大鹏

杨文山:

这些片段对现实的刻画确实比较生动,和导演之前的《神探亨特张》里的一些表达类似。但感觉这个电影整体的风格就比较凌乱,虽然电影名字叫《过年好》,故事也是发生在除夕,而且用了很多喜剧演员,但是主题其实不大喜庆,最后大结局像是把故事强硬拉回到贺岁的气氛上,整体看下来,我个人的观影体验偏于古怪。

2本山的庄严演出

李星文:

在《过年好》里面,我发现了一个沉静的赵本山。没有以前小品所锻造出的“大忽悠”的感觉,也不再咋咋呼呼,而是确实收敛了自己的气场,踏踏实实地走进了一个空巢老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发现赵本山不仅仅是一个非常天才的喜剧演员,也是可以塑造带有悲情意味正剧角色的好演员。他和闫妮的对手戏,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很有父女之间相爱相杀的感觉,当闺女的冲突起来会口不择言,当爹的多数时候都能够忍受,有时候一句话也能戳到闺女的肺管子上,这都是非常有生活基础的。

当然赵本山出来不可能没有喜感,他不是以前那种张牙舞爪、控制局面、所有笑点都在他身上的表演方法了,但是举手投足之间、一些台词精微的处理,还是有笑点。感觉由原来热辣搞笑变成冷幽默,有转型。

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4)

杨文山:

赵本山的表演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他的喜剧形象太深入人心,之前在一些影视作品的客串,尽管演的是正剧,但是一开口就让观众笑场,比如《荆轲刺秦王》里的高渐离,《一代宗师》里的“面子里子”论也招笑。这次在《过年好》里挑大梁,尽管还有些语言的包袱,也是为了塑造人物,摆脱了笑星的框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觉不光是年龄,还是现在的心境,赵本山对于这个角色的驾驭得心应手。

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5)

3高群书导演和90后“有仇”?

李星文:

开个玩笑,我怀疑高群书导演和90后“有仇”。片中热依扎演的被父母竭尽全力供养到国外读书的一个女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脑残粉”,沉浸在自己的个人享乐当中,对父母的苦心完全不能理会,对于生活的甘苦没有切实的体验,对于社会上的风雨好像是完全隔绝的。她所代表的这群人有一套自洽的理论,可以用“骄奢淫逸”这四个字来形容,“心怀天下”这种传统的对于读书人的要求,还有“担当责任”的金科玉律在她们身上都不起作用。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追求感官快乐,家长、长辈都是围着她转,为她服务,而她没有感恩之心。

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女孩就是按照这样的路线来塑造的,当然在最后的大营救当中她也转变了,也算回到了常理常情常态。总体感觉,导演对所有的人群都有包容心,唯独对这个90后问题少女“不原谅”。联想到当年他和《小时代》的争端,足见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脑残粉”仍然不妥协。

影片塑造的这个角色是有穿透力的,它可能未必全面和准确,但确实把成年人眼里的90后的核心属性给勾画出来。当然每一片树叶都是不同的,影片是把一部分90后的特征集中起来,进行了一个符号化的摹写。虽不全面,但是警世性和典型性还是有的。

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6)

热依扎

杨文山:

作为一个90后,对于这个话题只有一句话:个体的差异永远大于群体。上一代人看下一代人,咋看咋不顺眼,好像这也是历史规律,好在00后也已经壮大起来,90后也算“多年媳妇熬成了婆”。我倒不觉得对于某一特定人群,“想黑我不可以”,但是电影里的90后女孩的塑造太浮于表面了,只呈现现象,也没有解释。假如她真那么没心没肺,怎么会有一个看上去彬彬彬有礼的美籍华裔同学喜欢她呢?还有,你对于90后的期望太不切实际了,你刚才也说整个社会生态都崩坏了,“骄奢淫逸”是时代特点。

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7)

炎亚纶

4市场越来越少辜负好电影

李星文:

应该说在2015年之前,我对中国电影市场是非常悲观的,但是2015年下来以后我的看法改观了许多。比如说在暑期档,“圣妖侠”这三个质量还算过硬的影片一出来,就把《小时代4》、《栀子花开》这种烂片打得稀里哗啦,让对电影有所期许的观众出了一口气,看到了希望。《夏洛特烦恼》一出来,创造了没有明星大腕,纯粹靠文本、导演、喜感逆转的案例。《老炮儿》一出来,这种在思想层面切入比较深、对于社会有一定干预度的作品也能获得9个亿的票房,这就打破了观众只喜欢看架空、奢靡、不走心影片的神话。文艺片得到鼓励,武侠片低谷不沉沦,虽然“瞎胡闹”是市场中相当有势力的一支,但是它不能一统天下了。

《过年好》改编自一部有相当文学含量和极高情感浓度的话剧《守岁》,当年由高群书监制,李宗熹导演,江珊主演。当然,它不是话剧的简单翻拍,主体故事做了很大变动,而且因为众多明星的参与,增添了很多一晃而过的戏份,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作品了。但我觉得它的文学性还在,三言两语刺痛人心的功力还在,包括最后那场大搜索当中,煽情的效果也都在。它不像《老炮儿》那样切入得比较深,但人文关怀并无二致。

这其实也是高群书的特点,他是中国电影界一位社会思考型导演。思考社会的导演在如今花花绿绿的世界中受到了一些抑制,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的特点,他所擅长的东西在这个电影中还是有所体现。在其他几部大片的强烈竞争之下,这不大可能是一个爆款,但我觉得如果这么一个还敢于和大家的心灵碰撞和对话的作品能得到相对理想的票房,也是观众更加成熟的一个标志吧。对了,这部电影提档到2月1日与观众见面了。

90后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年好抚慰了所有人)(8)

高群书

杨文山:

电影市场确实是越来越成熟,专业化的创作团队的作品撑起市场的大梁。从元旦档期来看,今年市场在同档期比去年确实水深了许多,今年的春节档票房应该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盘子。原来《过年好》有一个话剧的底子,难怪设计成多幕剧的形式,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这部电影关注的议题和表现方式都没有让我有太触动。每部电影都有属于自己的观众,作为春节档唯一一部走心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过年好》体现了文化多元性,其实去年的《狼图腾》也卖得不错,春节档也不是铁板一块,非得笑脸迎人。这个市场已越来越少辜负好电影。

【整理:杨文山】

投稿、应聘记者职位请联系邮箱:794206937@qq

或(电话/微信):18801497413

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