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

“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它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

01

“临川四梦”中神话意象的特点

汤显祖在“临川四梦”中运用了纷繁复杂的神话意象,这些神话意象除了具有神话思维通常赋予它们的内涵以外,汤显祖在创作过程中还丰富和发展了神话意象的内涵,使其在“临川四梦”中体现了自身的特色。而这些神话意象对于“临川四梦”的创作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1)

“临川四梦”主要运用了“嫦娥奔月”、“箫史弄玉”、“牛郎织女”、“刘晨阮肇”、“巫山神女”、“裴航云英”等神话故事意象。它们表现出爱情与长生两个母题。

在这些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主要表现了“爱情”,牛郎与织女不顾阻隔而成婚,被银河分开之后,每年只能在七夕之夜相见。“临川四梦”中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意象多与男女主人公相关:《紫钗记》中的李益与霍小玉、《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南柯记》中的淳于棼和瑶芳公主和《邯郸记》中的卢生和崔氏,汤显祖描写他们相会、成亲、分离、思念之时,经常出现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相关神话意象,如“牛郎”、“织女”、“鹊桥”和“银河”等神话意象。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2)

向往长生成仙是原始先民畏惧死亡所运用的逃避手段,“嫦娥奔月”神话与“箫史弄玉”神话都体现了这一点。嫦娥窃药奔向月宫、箫史弄玉最后成凤凰而升仙,都是向往长生的表现。

在“刘晨阮肇”神话中刘晨和阮肇到达了一个仙境“武陵源”,这从侧面说明了人们对于长生的渴望。“临川四梦”也表现出神话意象的这一特点:《紫钗记》中当霍小玉病重奄奄一息时、《牡丹亭》中杜丽娘思念梦中之人将近病亡之时、《南柯记》中瑶芳公主在瑶台叹息自己病重不能久在人间时,汤显祖往往运用神话故事意象表现这些人物对生命的渴望。可见这些神话故事意象都体现了“长生”。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3)

“临川四梦”的神话意象以神话故事意象为主,这与神话意象具有的非自觉性、集体表象等特点有一定的关系,还与“临川四梦”的情节需要息息相关。汤显祖不自觉地运用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这种原型与他的思想,尤其是“唯情观”和“贵生说”不谋而合。

02

大多与婚恋主题相关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4)

汤显祖的文艺思想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唯情观”,他认为“世间只有情难诉”、“人生而有情”,汤显祖在作品中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有情世界,“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其中的神话意象大多与婚恋主题相关,更体现出了汤显祖的这一文艺思想。

“临川四梦”神话故事意象中的“嫦娥奔月”神话意象、“箫史弄玉”神话意象以及“牛郎织女”神话意象都与婚恋主题有关。其中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意象更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特点,“临川四梦”中运用了“牛郎”、“织女”、“银河”和“鹊桥”等神话意象,《紫钗记》的“巧夕惊秋”一出通过描绘七夕节乞巧的全过程,体现了小玉对于李益的思念。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5)

牛郎和织女每年还可以相见一次,而小玉和李益则多年不能相见,可以看出二人的相思之苦。除此以外,《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中涉及到夫妇成婚的情节时,就会出现“牛郎织女”神话故事意象,其中“鹊桥”与“牛郎”,“织女”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神话素意象中也有许多神话意象与婚恋主题相关,其中包括神仙意象中的“春神”、“花神”、“明姑仙子”、“飞仙”,神物意象中的“龙”、“凤”、“鸾”以及“神境意象”中的“十二楼”等。特别是“龙凤”在“临川四梦”中经常连用,更体现了这一特点。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6)

“临川四梦”中的《紫钗记》与《牡丹亭》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线,因此神话意象几乎都与婚恋主题有关。而《南柯记》与《邯郸记》是关于成佛成仙的作品,但是其中也有许多与婚恋主题相关的神话意象。这更说明汤显祖旨在构筑一个完美的有情世界。

03

突出女性神仙意象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7)

“临川四梦”神话意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突出女性神仙意象”。在神话素意象中神仙意象的数量最多,其中的女性神仙意象主要有:“麻姑”、“龙女”、“百花仙”、“莲花仙”、“紫薇仙”、“何仙姑”、“明姑仙子”、“玉女”、“天女”、“飞仙”等。

在神话故事意象中,几乎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是神仙意象,它们大多为女性神仙,例如:“嫦娥奔月”神话中的“嫦娥”、“箫史弄玉”神话中的“弄玉”、“牛郎织女”神话中的“织女”、“巫山神女”神话中的“瑶姬”。可见“临川四梦”中运用女性神仙意象的比重之大。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8)

这些女性神仙意象大多出现在“临川四梦”关键性的情节中:《紫钗记》的“第六出堕钗灯影”、“第七出托鲍谋钗”、“第四十四出冻卖珠钗”等由此可见汤显祖对女性神仙意象在“临川四梦”中的重视。

“临川四梦”中运用的女性神仙意象一些与男女婚恋相关,例如织女、弄玉,还有一些来源于佛道神话,例如佛教神话中的龙女、观音,道教神话中的麻姑,何仙姑等,这些女性神仙意象在“临川四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紫钗记》“第三十三出巧夕惊秋”中就专门描绘了七夕情景,其中运用了“牛郎织女”神话故事意象:在这一段中描绘了七夕节时,小玉乞巧的场景,这时小玉与李益已经分离多年,小玉的乞巧表现出了她对李益的思念之情与期盼其归来的焦急之感,其中运用的“织女”更能表现出小玉的心情。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9)

在《南柯记》与《邯郸记》中都运用了“织女”,其中一句为“天宫织女犹自嫁,”出现在淳于棼与瑶芳公主以及卢生与崔氏成婚之前,代表了“就算是天上的织女也希望自己择取婚配对象”,这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重视。

“临川四梦”中女性神仙意象的运用更能体现出汤显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至情”思想,这种“至情”主要体现在女性身上。所以“临川四梦”中神话意象具有了“突出女性神仙意象”的特点。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10)

“临川四梦”中的神话意象之所以具有上述特点,是因为汤显祖赋予了这些神话意象更加强烈的人性色彩,这与前代作品中神话意象的运用有所不同:元杂剧的神仙道化剧主要运用神话意象,明清传奇中也不乏运用神话意象的作品,这些作品多数描绘了主人公成仙成道,过着逍遥自在、与世隔绝的生活。大部分作品中的神话意象都是对人间甚至人的否定,例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吕洞宾三度城南柳》、《铁拐李度金童玉女》、《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等一些元杂剧中都运用了不少的神话意象,但是从总体看来这些神话意象完全表现神话世界的超凡脱俗,宣扬人不能有情欲,只有成为真正的神仙才能有所作为,这样就给人一种无情之感。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11)

汤显祖在“临川四梦”中运用神话意象组成的神话世界却带有一种与人间世界无异的感觉,其中的神仙意象具有丰富的情感,无论神话素意象中的自然神或佛道神话意象,还是神话故事意象都带有了“人”的感情,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之感。

《牡丹亭》是一部表现至情、追求自由的作品,其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一个被禁锢的女性形象,她向往青春的自由与情的释放。其中的女性神仙意象不仅体现了杜丽娘的美貌,也体现着杜丽娘的寂寞与对于青春流逝的惋惜。神物意象又表现出她对自由的希望与所得。另外仙境乐土意象的运用则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有“情”的理想世界。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12)

《南柯记》与《邯郸记》和元杂剧中的神仙道化剧有相似之处,它们的情节都是劝诫世人脱离尘世,修行成仙。尽管故事情节相似,但是与元代的神仙道化剧相比,它们所体现的理想世界是基于人间世界而言的。

《南柯记》中淳于棼在自家的大槐树下醉倒而后入梦,在蚁国经历了人生宦海沉浮,醒后,还不忘在蚁国的荣辱,最后由契玄禅师点化终于醒悟成佛。在《邯郸记》中一心想考取功名、有所作为的卢生在吕洞宾的玉枕中入梦,梦见了自己一生的大起大落,醒来后顿悟,随吕洞宾修行成仙。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13)

这两部作品中以梦中的情节为作品的主要部分,着重描写在梦境中的世界。虽然是梦中,但其实与现实世界没有差别,因此其中所运用的神话意象就具有了明显的人性色彩,而在入梦之前以及梦醒之后的情节也是《南柯记》和《邯郸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两个部分运用的神话意象主要为佛道神话相关的神话意象,例如吕洞宾、何仙姑、佛、观音,瀛洲等等,而汤显祖使这些神话意象也带上了“人”的色彩。

简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简介(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14)

《紫钗记》以李益与霍小玉爱情为主线,其中运用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意象则表现出了小玉的寂寞孤独,以及对于李益归来的期盼。汤显祖赋予这些神话意象很深的情感内涵,具有了更加强烈的人性色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