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写得最好的歌词(朴树说如果自己能填出这首词死而无憾)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该词由李叔同(晚年出家,号弘一,被尊称弘一法师)在俗时与友人离别时含泪写下的一首词,后取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便有了今日的歌曲版《送别》。

朴树写得最好的歌词(朴树说如果自己能填出这首词死而无憾)(1)

古来喜好借景抒情,此曲长短句结合,富有古诗词的优雅含蓄之美,却又平白易懂。似乎是量体借衣王实甫的戏曲《长亭送别》(《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的凄美爱情故事)里的一些情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略有不同的是,《长亭送别》描述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离别,而李叔同采用同样的长亭情景,却表达的是真诚友谊。

长亭、古道、碧草、夕阳、晚风、残笛、垂柳、浊酒,已然勾勒出一幅与友人饯行的生动画面,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

以现代流行的语言来说,布景、BGM、人物、对白皆齐全,一部完美作品完工。如今友人即将远去,空留孤影,真可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外在事物越是优美,越是无感,主人翁的离别不舍之情被衬托得越发伤感凄凉。只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同时也盼着友人早归,归时莫徘徊。

朴树作为一代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歌手,作品不多,却个个经典,曲风颇有纯净之美,像是人间最后的一片净土。吟唱《送别》这首歌时,几乎哽咽,并道出如果自己此生可以写出这样的歌词,则死而无憾。也确实,如今大多填词都是描述爱情之伤,世事纷扰或者传达价值观的有棱角的风格,力量感太强将听众带入其立场,或无病呻吟各种炫耀唱功技巧。

而类似儿歌的童稚之音的纯净之美,虽也有忧愁,却舒适平缓,像是镜湖里泛起涟漪,却无骇浪,像眼角湿润却不至于泣不成声,像微风拂面的温柔却不狂风席卷。

寂静的忧愁随风散了,却依然回味。入口即化,回甘良久。

真情真性,本来就如此喜欢,因为朴树也喜欢,似乎便深爱了。

李叔同也真真一奇人,在俗时,于文学是大家,出家后,于佛学也是大家。相由心生,仅仅拥有才华是难以写出如此朴实真切的词的,需要的更是内心也如此般纯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